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用現代社會學解釋性別中立現象

用現代社會學解釋性別中立現象

壹,性別角色中立的原因

(壹)家庭教育的預期變化

家庭作為個體社會化的第壹環境,對兒童性別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在嬰兒時期,父母對男孩和女孩區別對待,在孩子形成或意識到性別特征或性別角色標準之前,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使他們接受適合其性別的固定模式。具體來說:第壹,父母在命名、穿衣打扮、臥室布置、玩具選擇等方面給男孩女孩營造不同的環境。以名字為例,有學者對無錫某中學壹個年級的243名學生的名字進行分類,發現65.8%的男生的名字都是勇敢、高大、強壯。有70.5%的女生的名字是賢惠,迷人,聰明。其次,父母在行為準則上對男孩女孩的要求不同。比如父母會對男生說:“要堅強,不然以後怎麽在社會上立足?”他對女孩說:“不要這麽沒禮貌,不然妳以後會很討厭的。”

同樣,如果家庭從小就用相反的性別角色對待孩子,也會出現相反的結果。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為了增加社會生存的砝碼,有些女孩被教育得越來越“強勢”,而有些男孩被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卻養成了軟弱多愁善感的習慣。壹項針對北京、上海、深圳1000名家長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家長在教育女孩的方式上傾向於男性化,包括鼓勵女孩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影響和領導他人,能夠從事壹些傳統觀念中不適合女性的工作。

(二)同伴群體倡導風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的性別角色規範是兒童通過強化、模仿、觀察和學習逐漸形成的。隨著兒童的逐漸成長,同伴群體已經成為個體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重要媒介。

與其他媒體相比,同輩群體影響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對兒童的行為提供及時和直接的反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壹些學者的研究表明,有性行為的孩子比有性行為的孩子更受同齡人的歡迎,更少被同齡人取笑。

不難推斷,中學生“中性形象”的流行與學生同輩群體的認同和推崇密切相關。有記者對哈爾濱市南崗區某高二(1)班的18名女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15名女學生喜歡李宇春風格的“中性”著裝和發型。11女生表示不喜歡穿裙子,更喜歡穿寬松的運動裝或者牛仔褲。

典型群體成員的非典型行為的例子動搖和改變了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這種動搖性別觀念的行為,如果在不同情況下反復出現,會有效果。當顛覆傳統性別角色的形象和言行出現在同伴群體中,並且這種現象被群體內部的價值所認同,就會從最初的點點滴滴蔓延到迅速發展,形成新的性別角色認同。

文化媒體的多樣性

人類學家米德認為,不同的文化塑造了男女不同的性格特征,從而導致對男女角色的不同期待。這在媒體文化中尤為明顯。首先是媒體手段的多樣化。電視、電影、書籍等傳統媒體通常傾向於鞏固、強化和誇大性別角色的社會特征,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個體性別角色的社會化。然而,作為“第四媒體”,計算機網絡給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壹方面,網絡媒體倡導多元、中立的價值取向,有助於兒童突破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另壹方面,網絡媒體可以讓孩子參與實時的角色互動實踐,強化孩子的角色體驗,更快更好地掌握角色行為;而且,由於網絡虛擬世界缺乏現實的規範壓力,兒童可以體驗多重性別角色,這可能促進兒童性別角色的分化,也可能導致兒童認知和行為的偏差。

媒體文化中男性和女性形象的呈現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日本的漫畫,還是韓國的影視劇,男的如玉,女的俊男靚女,成了流行的“明星照”。渾厚的超女嗓音讓“絕育女孩”成為人們關註的話題;今年,當帥氣的向鼎出現在《加油!在選秀節目《好男兒》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外表中性的“花樣男子”。這些時尚影視文化的粉絲以青少年為主,青少年所遭遇的性別角色形象的沖擊和顛覆是不可忽視的。

(四)個人主動性的發揮

社會學研究認為,從嬰兒期開始,貫穿整個成人階段的性別角色社會化,是獎勵、懲罰、忽視、期望等外部壓力的結果。但是,兒童對成人施加的壓力,對成人行為的模仿,並不是被動的,而是壹個選擇性的、主動的過程。比如學校課本中對兩性的社會特征、社會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的描述,以及老師對男女生的不同期望,都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社會對兩性不平等的刻板印象。面對這些印象,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性別偏見,他們接受壹部分,抵制壹部分,又抵制壹部分。在反抗的學生中,有的以消極的方式反抗,如打架、遲到、不做作業、退學等。還有壹些人以積極的方式反抗,比如拒絕接受性別偏見,維護自己的經歷,提高自我認同感,對性別問題有自己的理解,賦予自己改變社會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可以說,少女中性形象的出現是個體自我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家庭和學校對男性角色優勢的肯定,激發了女學生對其性別取向的反抗,表現為女性可以像男生壹樣打扮和行為,同時具有男性的性格和氣質,從而完成了對其性別角色的重塑。

綜上所述,當前的青少年中性化並不是壹個偶然的或孤立的現象,它是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中各種影響力量變化的結果。這種現象反映了以下問題:

首先,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受到挑戰。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容貌姣好,美女如雲”,“男主外女主內”等性別角色觀念根深蒂固。比如在職業上,人們通常認為男性角色的定位是能夠控制和操縱環境,而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是妻子和母親的被動角色。這些觀念長期主導著人們對性別角色的認識,並塑造了與之相適應的男女性別形象。通過不斷的強化和重復,人們對男女的“應有形象”形成了壹些固定的期待,逐漸成為壹種刻板的性別角色觀念。雖然近年來在男女性別形象上不時出現壹些“趨同”和“錯位”,但這些“趨同”和“錯位”通常不容易被社會成員所認同,而更多被視為“失範”甚至“出軌”。

壹方面,傳統的性別角色概念部分反映了男女社會角色的現實,但另壹方面,它又使社會中的性別不平等合理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的變化,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傳統意義上的男女差異也在發生變化。以職業為例,女性越來越多地進入男性主導的行業,男性也開始參與女性領域,比如男幼師、男護士。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已經逐漸被打破,家庭中男女有別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這些都影響了青少年對自身性別角色的認識。

其次,性別角色教育日益暴露。

在家庭或學校中,對青少年性別角色的教育還很薄弱,可以說還沒有納入正式的教育計劃。雖然家長和老師都在不斷強化角色期待,但這種角色期待是傳統觀念主導下的“無意識”期待,家長和老師對青春期性別角色的強化是受“自古自然”觀念支配和影響的。很少有人主動將青少年性別角色教育提上日程。這導致家長和老師在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觀念或消除性別刻板印象時,缺乏足夠的依據和恰當的手段,尤其是面對各種觀念沖突時,對孩子的說教顯得蒼白無力,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和反抗。

因此,性別角色中立現象壹方面質疑傳統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提供了壹個反思男女平等發展的機會。另壹方面,如果青少年不顧文化傳播的單方面影響和成年人的壹廂情願,被描繪成假小子和娘娘腔,那麽他們的角色就會紊亂和迷失,從而導致性取向的尷尬。據哈爾濱希望青少年心理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有近百名學生受到“性取向”問題困擾,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和幫助,占該中心接待青少年的5%。

二,加強性別角色教育的措施

“中性化”作為壹種已經出現的社會事實,被家長、老師或媒體視為“洪水猛獸”,試圖壹棍子打死是不現實的。正視這壹現象,加強性別角色教育,趨利避害,為青少年營造健康的性別角色認同空間。

(A)在青少年中建立對性別平等的正確理解

壹方面,成年人要教育青少年認識到,男女生理結構不同是不可否認的現實。但是,生理上的差異不代表優劣,也不壹定導致性格和人格上的差異。在這方面,男女是平等的。另壹方面,這種男女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別特征的前提下的平等發展,而不是沒有性別差異的平等。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應該在充分發揮自己“性別”優勢的基礎上,註重向異性學習,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點,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二)通過教育消除青年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

生理因素只能使人傾向於不同的行為,而教育可以使青少年糾正和引導他們的生物傾向。教育者可以鼓勵學生有性別差異的概念,也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學校和社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鼓勵他們用新的性別模式來代替。

首先,教育者要善於挑戰自己的性別刻板印象。其次,通過各種措施糾正學生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比如,表揚和鼓勵非刻板行為;讓學生接觸性別中立的角色和學習材料等。第三,加強男女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第四,鼓勵學生考慮非傳統職業。

(三)引導青少年培養雙性戀氣質

197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加比和傑克林系統調查了大量關於性別差異的研究數據,指出與男女心理差異相比,男女心理相似性更顯著。

貝姆認為男性和女性的性別特征是兩個獨立的維度,人可以是雌雄同體的,即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實驗表明,在很多場合,雙性化氣質的人比刻板化氣質的人表現更好。這就為男女和諧發展,全方位互補提供了壹個理想的模式。在對中國300多名大學生進行的進步測驗(BSRI)和訪談調查研究中發現,23.1%的男生和15.4%的女生是雙性戀。研究發現,90%的雙性化學生都是各級學生幹部,成績優異,在班級綜合評價中名列前茅。責任心強,自信,興趣廣泛,心理健康。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和”未必是壞事。教育者可以通過教育培養男女生的雙性化,從而形成理想的性別角色。

  • 上一篇:江陰國際班學費
  • 下一篇:天津市高中升學率排名及分數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