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隨筆

隨筆

推薦編輯:楓葉豐澤區

編輯推薦:國學是萬科的根本。遺憾的是,人的壹生中遇到合格的或者優秀的語文老師的機會太少,這不得不說是教育上的失敗。本文記述了壹位普通高中語文老師宋當年講課的往事。作者用不激昂卻飽含深情與懷念的語言,寫出了宋老師對語文教育的熱愛與執著,以及對學生的關懷與期待。聽了他的課,人們不僅能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還能對作品所處的時代有更深的了解和認知。這是學生的福氣,也是難得的機會。全文沒有壹句煽情的話,但在樸實無華的敘述中,人們能體會到作者對老師的懷念和感激,讀完令人感動。中國的教育需要合格的教師,尤其是漢語教師。楓葉豐澤區分享推薦好文章。

介紹

人生順流而下,迷茫的時候我就開始了。我看過上遊的風景,跨過中間的艱辛,有時會忘記出發時某人的諄諄教誨。退休後,我終於有時間了。悠閑地溯流而上,回到起點,品味生活,把思緒存進文字裏,也可以是壹種享受。作為給我語文啟蒙的宋真如老師,我很早就想寫點什麽,但是不敢動筆。畢竟我自己中學的時候偏數學偏物理,有些辜負了老師的期望和努力。直到有壹天在的三義泉,我看到了宋老師發來的壹條消息:

”王在的記憶中,壹個小個子男人,壹張清秀的娃娃臉。不是很活潑但不死板,比較低調但很沈穩,聰明伶俐又好學,學習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很多年沒見了。這是我對宋老師的第壹印象。雖然我知道這是老師的誇獎,但我還是把它當成作文本上的遲到評語。記得巴金先生的壹句話:“我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有情懷。”我也知道我寫不好,但是我有壹種想表達的感覺。

離開中學校園,無論我們能走多遠,能爬多高,我們都不會忘記出發時吃的小籠包。只不過那個時代的學生太餓了,我們常常記得狼吞虎咽的前三個饅頭——數學和物理,忘記了第四個和第五個饅頭——語文和政治。即使最後幾個是白面饅頭,我們也可能會忘記。不知道漢語已經為我們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基礎。

時間流逝,轉眼間已經四十多年了。當時很多場景都忘了,只有宋老師那堂“不走尋常路”的語文課還印在我的記憶裏。

1.

“冷眼看千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當時高三9班教室裏與杜甫並列掛著的魯迅名言。也正是因為這句話,魯迅成為了當時的旗幟和鬥士,他的作品在70年代僥幸躲過了被禁,出現在大量的中學課本中。

宋老師可能是魯迅先生的狂熱崇拜者。我記得每當宋老師教魯迅作品的時候,就像畫像裏的魯迅走上講臺壹樣。他身體很瘦,但他充滿活力,眼睛明亮。像魯迅的平頭壹樣,頭發直挺挺地站著。鼻梁上的眼鏡讓他看起來威嚴肅穆,不怒而威,穿著壹身幹凈的藍布漢服,壹眼就能知道他是壹個以以身作則為己任的老師。他很有見解,很有精神,可惜我不懂魯迅的雜文和小說。

我記得有壹節課是“紀念劉和珍君”。首先,老師大聲朗讀課文。在老師的全程閱讀中,學生已經被老師帶入了民國場景。在他們面前,他們看到了那些文人學者的陰險與平庸,以及僅剩的微紅的血液與淡淡的悲傷,維系著這個非人的世界。好像是魯迅先生來找我們,坦率地告訴我們他這兩個星期的情感歷程,才造成了這首豐富的抒情。

然後老師照例從時代背景和作者介紹開始,然後逐段講解生詞和分析,把段落大意、主題和寫作特點寫在黑板上。他的板書還挺像張旭的《野草》,覆蓋了黑板的每個角落。最後,老師要求每個學生背誦整篇文章。至今我都能背出“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這句金句。

當時真的不理解老師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和背誦魯迅經典段落的要求。那時候,對於我們這些求知若渴的學生來說,恨不得老師給我們壹碗幹飯,給我們幾篇作文背背,或者分析幾篇語文考卷解渴充饑。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方法能快速提高高考語文成績嗎?甚至很長壹段時間,我都會把高考語文的失敗歸結於老師“不完全以高考分數為導向”的教學方法

但那時候畢竟中學前後幾座大山擋住了我的視線,我不知道國學的真諦是什麽。後來,我聽錢理群先生在壹次演講中談到中國教育。他說“中國人要給孩子壹個夢想,壹個精神基礎”。它的構想是有遠見的。但是,從小學到中學的十年間,斷斷續續的語文課,妳很難想象。這種“精神基礎”如何在恢復高考後壹兩年的教學中鋪墊?

不知道現在高中語文怎麽教,老師主要講解什麽。回想起來,宋老師中學語文教學的每壹種手段都是活的,都是有特定目的的。可惜當時經驗不多,只知道老師講解的壹件事。

語文課,幾乎老師的每壹篇課文都要分段概括。那時候總是不需要,高考也不考這些。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後來看的文章多了,漸漸明白,把中心思想分段概括,其實是壹套思維訓練方法,告訴我們好的文章是有層次的,有質感的。這些練習就像外科手術壹樣,解剖前人的文章,打開內在脈絡,看他們是如何表達自己的。

這不僅是壹種閱讀手段,也是壹種教學生如何寫作的嘗試。事件、情緒、感受、思想,可能都是復雜的,壹時風起雲湧,千變萬化。但是語言是線性的,它迫使妳把那些事件、情感、感覺和想法放進壹條線索裏。

2.

我上中學的時候,最怕上作文課。聽了幾個同學推薦的優秀作文,我是數理化的優等生,卻壹直找不到學語文的感覺。每次拿到作文題目都不知道怎麽下手,也沒有太多素材可以寫。腦子裏的文學素材幾乎壹片空白。《詩經》樸實的語言,富有想象力的唐詩,自由奔放的宋詞,華麗的漢賦,還有元雜劇,明清四大古典小說張卉小說,似乎都沒有人上榜。只是把課本或報紙上的句子拼湊起來,沒有觀察和情感,更談不上文采,像流水賬壹樣幹巴巴的。當時學生們喜歡用“發令槍壹響,運動員們就像離弦之箭/脫韁之兔”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運動會上的百米運動員。雖然新鮮生動,但還是忍不住翻開作文本,幾乎每個學生都有描述。

剛恢復高考的那幾年,作文題目大多是記敘文和議論文,比如壹件小事,在紅旗下,每當聽到國歌…,等等。而且每次給學生布置作文題,宋老師都要自己寫壹遍,給學生示範。老師也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給報刊投稿。

第壹次在作文課上獲得老師點評的是作文《每當聽到國歌》。我現在記不全了,但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起來吧,不想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這雄壯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的思緒就不禁飄向那段崢嶸歲月。國歌是壹種力量,激發了無數軍人的雄心壯誌。當士兵遇到困難時,是國歌作為強大的推動力,讓士兵在馬下斬斷困難;當戰士們身處險境時,是國歌像壹股無窮的力量,驅使著戰士們勇往直前;當戰士們的生命危在旦夕時,是國歌讓戰士們形成了永不停息的奉獻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當軍人挑戰強敵時,是國歌讓軍人有了不破樓蘭、永不復還的戰鬥精神,才能無所畏懼地戰鬥。

……

我不禁在想,現在我們吃、喝、穿、用、住...;都是革命先烈用血、血肉、生命換來的。我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用行動回報先烈們的犧牲,才不枉他們的付出。

……

我們萬眾壹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前進。優美的旋律止於最後壹個音符,做革命軍人的精神永不停滯!

這樣年輕的語言,表現了當時的青春,天真,無知,無畏。長途跋涉之後才慢慢明白,語文,尤其是寫作文,才是生活的再現。可惜那時候既沒有生活,也沒有大量的閱讀,寫這樣的作文幾乎就是背誦範文。

3.

高考剛剛恢復,課本上除了魯迅的作品還有很多其他的政治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快的吸收新鮮的文學來滋養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宋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會選取壹些當天報紙上有爭議的文章,啟發我們不是要努力學習,而是要學會如何思考和分析,而不是背誦壹些標準答案。

當時壹個上海中學生寫的《大光不亮》。作者說大光門口有乞丐在乞討,電影院外的路燈感覺灰暗。她哀嘆自己作文裏的大光不亮。這篇作文在當年引起軒然大波。大光明是上海的壹家電影院。三十年前,人民廣場周圍有許多電影院和劇院。當然,最著名的是被編成兒歌的《上海音樂廳很亮……》。這些大廳和休息室建於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新中國後,他們繼續以當時單壹的娛樂方式為人民服務。

宋老師及時抓住了這些信息,帶我們看了這篇文章。壹方面啟發我們如何看待壹個中學女生的天真單純,另壹方面又如何看待她作為壹個中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片面理解。光總是有的,只是有些地方,有光照不到的時候。以及我們如何看待成績與不足,光明面與黑暗面,如何辯證地分析社會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壹個乞丐就否定我們優越的社會制度。

幾天後,宋老師帶我們去讀作家的《傷痕》,那是我在語文課上唯壹壹次熱淚盈眶。我記得小說很短,情節很簡單。小說開始於1978的春天。王小華,壹個女知青,坐火車回到上海,然後開始了她九年前的回憶。還沒從學校畢業,她就報名下鄉了,因為她媽媽被打成了“漢奸”。她怎麽也想不到,革命多年的母親,會是從敵人的狗洞裏爬出來的式的人物。而戴宇,她已經看到了青春之歌——那是壹張多麽醜陋的臉啊!

因為母親的罪行,她遭受了歧視。八年後,粉碎“四人幫”後,有壹天,王小華收到母親的來信,說冤案已經解決,真相大白,他不是“叛徒”。與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結構相同的東西被證明是假的,但代價已經付出。我媽又當了領導,卻生病了,這又回到了小說的開頭——火車。

小華回到上海,趕到醫院,說媽媽今天早上去世了。她瘋狂地跑向2號房間,砰的壹聲把門打開。壹屋子人突然轉過身來。不管這些人是誰,她擠過人群,擠到床上,抖著雙手,把白毛巾舉過母親的頭。啊!這就是母親——分離九年的母親!

“媽媽!媽媽!媽媽……”她用撕心裂肺的哭聲,叫出了很久沒叫過的名字:“媽媽!妳看,妳看,我回來了——媽媽……”。她猛烈地搖著母親的肩膀,但沒有回答。宋老師說到這裏停頓了壹下,環視了壹下寂靜的教室。壹些女孩已經在擦眼淚了。第壹次覺得原來文學這麽美好,不完全是那些充滿火藥味的文章,還有讓人熱血沸騰的效果。

特別是最後壹段,給了我無限的遐想,仿佛此刻我正和小花站在浦江的外灘上,感慨:“夜深人靜。黃浦江的水滾滾東流。突然,遠處大船上的汽笛發出壹聲巨響。小華覺得自己的血液壹下子沸騰起來。於是,她猛地拉著蕭肅的胳膊下了石階,大步走向燈火通明的南京路……”。這壹段結尾,當時印象很深刻。後來我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每次路過繁華的南京路,都會想起這句話“大步走向燈火通明的南京路”。

我記得當時宋老師在語文課上也給我們讀了壹系列當時比較熱的文章,比如的《最後壹封信》。宋老師及時打開緊閉的窗戶,通過新鮮出爐的報紙為我們這些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引進新鮮空氣。

樂章結尾部

北京大學的陳平原教授有壹句名言“壹生的道路取決於語言”無獨有偶,我國著名教育家宇易老師也說過:“語言文字是人的終身伴侶,人的整體氣質是由語言文字及其所蘊含的人文素質滋養的。”這些話我也有同感,但壹定是他們生活成熟了才體會到的。

重新打開關閉多年的中學語文課的記憶,壹幕幕又浮現。原來老師們早就種下了文學的種子,我卻遲遲沒有想到澆水施肥這麽晚才會讓它破土而出,希望慢慢發芽。我也為自己高興。畢竟我上過那麽多觸動我心靈的語文課。

  • 上一篇:
  • 下一篇:那些年觸動我心靈的語文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