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名山區詳細資料大全

名山區詳細資料大全

名山區是四川省雅安市的轄區,位於成都平原的西南邊緣。地理位置:北緯29° 58′~ 30° 16′,東經103° 02′~ 103° 23′,面積614.27平方公裏,總戶籍人口27.87萬,常住人口26.9萬,轄9個鎮。東距成都90公裏,西距雅安13公裏)。

名山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適宜農耕,植被茂盛。年平均降雨量1,500mm,雨天225天。夜雨占80%,森林覆蓋率32%。

2018,18 10月22日,名山區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地區名單。

基本介紹中文名:名山區外文名:名山區行政區類別:市轄區面積:四川省雅安市轄區:9鎮11鄉鎮* * *駐地:猛養鎮茶都大道481號。電話區號:0835。郵政編碼:625100。位置:成都平原西南邊緣:614.27平方公裏。人口:27.87萬人(2018)。方言:西南官話灌紅補丁牙面補丁氣候條件:季風濕潤氣候著名景點:蒙頂山、百丈湖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火車站:名山站車牌號:川T行政代碼:511803 GDP:865438+2200萬元(2018)常住人口:26.9萬(2018)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行政科、地理西魏廢帝2年(公元553年)後,開始移民,建立蒙山(今蒙陽名鎮)為兩郡。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蒙山縣分為利州縣和李紳縣。593年(隋開帝十三年),蒙山縣改為名山縣,縣名取自中國久負盛名的蒙山,沿用至今。隋仁壽4年(公元604年),崖州廢為郡。楊迪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棄的崖州設在林瓊縣,有名山、石羊(州治)等縣。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實行州縣兩級制,恢復崖州,設名山等四郡。1955隸屬西康省,同年四川與西康合並為省,隸屬四川省雅安區(後改地區)。1989被國務院批準為開放縣。2012 165438+10月6日,名山縣撤銷,設立雅安市名山區,以名山縣行政區域為名山區行政區域。行政區劃1996,名山縣面積614.3平方公裏,人口25.7萬。轄8鎮7鄉:猛養鎮、百丈鎮、車靈鎮、永興鎮、馬嶺鎮、新店鎮、城西鎮、黑竹鎮、城東鄉、前進鄉、中峰鄉、練江鄉、料場鄉、萬古鄉、紅星鄉。2004年,名山縣轄9個鎮(蒙陽、百丈、車靈、永興、馬嶺、新店、黑竹、紅星、蒙頂山)和11個鄉(茅河、雙河、解放、紅巖、尖山、城東、前進、中峰、連江、成都)。2013年,名山區轄9鎮11鄉:蒙陽鎮、新店鎮、永興鎮、紅星鎮、百丈鎮、車靈鎮、馬嶺鎮、黑竹鎮、蒙頂山鎮、雙河鄉、連江鄉、前進鄉、解放鄉、萬古鄉、馬嶺鄉。地理環境位置名山區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地理位置:北緯29° 58′~ 30° 16′,東經103° 02′~ 103° 23′,面積614.27平方公裏,轄9個鎮,11鄉,東鄰成都。地質名山位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受成都平原與盆周山地過渡帶地形影響,淺丘主要發育在宗崗山、蒙頂山、蓮花山山麓,向斜地形由西北向東南發育。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適宜農耕,植被茂盛。年平均降雨量1,500mm,雨天225天,夜雨占80%。森林覆蓋率為32%。自然資源氣候資源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雨量充沛,全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4℃,最高氣溫35.2℃,年平均降雨量約1500mm,年平均無霜期298天,年平均日照1018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82%。動物資源2012、名山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被譽為“綠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態天堂”,自然環境適宜多種動植物生存繁衍。現有林業用地面積3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2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4.2%。陸生野生動物包括豹、豺、狼、野豬等哺乳動物14種,杜鵑、黃鸝、杜鵑等鳥類40余種。水生野生動物包括鯉魚、鰱魚、桃花魚等16種魚類。有松科、杉科、柏科、銀杏等45科。,竹子資源豐富。珍稀生物10余種,有古茶樹、千年銀杏、珙桐、千佛耳、蘭花、白燕等。水資源利用率2012。河流大多發源於該地區,屬於青衣江和岷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名山河、嚴陣河、林溪河、朱昌河和兩河。名山區水資源總量67680萬立方米,水能理論儲量33560千瓦,蓄水量3598.8萬立方米。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0個,日產能5650噸。礦產資源到2012,名山區已探明礦產資源,我國礦產以沈積礦產為主。中國的礦產資源主要是沈積礦床,包括芒硝、天然氣、砂金、石膏、石灰石、膨潤土、頁巖和泥炭。其中芒硝遠景儲量達1.61.6億噸,是我國西南地區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的超大型礦床。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543.8+000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約5億噸,泥炭儲量豐富。人口根據2018公安戶籍報告,年末有94092戶,總人口27.8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9300,非農業人口89300;男性人口1,422.09萬,女性人口1,364.05萬,性別比為1.04 . 3:1.000。2018年出生率為9.47‰,死亡率為7.46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01‰。2018年末常住人口26.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1400,農村人口157600,城鎮化率41.4%。經濟發展匯總經四川省統計局批準,2018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1223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5%。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210777萬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32768萬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268694萬元,增長9.6%。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5%、54.2%和34.3%,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個百分點、4.6個百分點和2.9個百分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240元,增長8.2%。第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3: 41.1.32.6調整為25.9: 41.0: 33.6438+0。民營經濟2018年,名山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01587萬元,同比增長8.5%,占GDP的比重為61.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1.9%。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34330萬元,下降4.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092萬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1711165萬元,增長9.4%。農業2018,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7657萬元,增長3.8%。其中,種植業產值256563萬元,增長4.1%;畜牧業產值97771萬元,增長2.8%;漁業產值3664萬元,下降2.0%;林業產值2878萬元,增長3.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781萬元,增長1.6%。2018年種植糧食作物10834公頃,總產量67682噸,其中大春糧食10534公頃,產量6678噸;小春糧食300公頃,產量1.004噸;油菜籽2317公頃,產量4052噸。2018年,全區茶園面積23126公頃,其中,投產茶園面積約21082公頃,較2017年同期增長3.3%;全區茶葉總產量49962噸,增長2.5%。“蒙頂山茶”獲得了第壹張國際商標註冊證和第壹張進入歐洲市場的船票。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0.72億元,躍升至全國第八位,四川排名1,獲評全國“最具運營力品牌”。2018年,生豬出欄53萬頭,羊2.43萬只,家禽202.92萬只。期末生豬存欄36.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21萬頭。肉類總產量為43191噸。2018年完成造林2.86萬畝。2018年,有179個村莊受益於自來水,188個村莊連接了有線電視,180個村莊連接了互聯網。年末農機總動力28萬千瓦。2018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32億元,其中地區工業總產值33.92億元。工業增加值總額282138億元,同比增長1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同)同比增長12.0%;主營業務收入89.0億元,同比增長7.3%;利潤總額2.7億元,同比增長0.5%,產銷率93.5%。虧損企業8家,虧損企業虧損額4004萬元,同比增長79.8%。2018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調控。精制茶7841噸,下降3.8%;單晶矽1164噸,下降27.8%;人造板94950立方米,增長29.3%;大米12076噸,下降3.6%。2018,茶企轉型穩步推進。茶企轉型升級十八條措施全面落實。148家“小散”茶企退出茶葉生產加工行業,866家茶企完成功能區劃和除塵降噪設施安裝,其中93家茶企完成“煤改電”、“煤改氣”,兌現補貼830萬元;茶葉加工業實現產值23.7億元,增長47.3%,稅收3026萬元,增長64.3%,新增茶葉企業7家,實現節能減排35%。完成茶葉加工企業空間布局規劃,啟動蒙頂山茶葉、黑竹集中加工區首批標準廠房建設。2018年,建築業產值(含省外)5.09億元,增長26.4%,建築業總產值(不含省外)4.33億元,增長14.0%;建安項目投資41.97億元,增長29.5%。國內貿易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4.87億元,同比增長10.0%。按經營區位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516億元,增長10.6%;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971億元,增長9.5%。分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總額8.37億元,增長10.5%;零售額23.58億元,增長9.7%;餐飲業零售額2.23億元,增長10.8%;住宿業零售額6700萬元,增長101%。2018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4.87億元,同比增長10.0%。按經營區位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516億元,增長10.6%;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971億元,增長9.5%。分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總額8.37億元,增長10.5%;零售額23.58億元,增長9.7%;餐飲業零售額2.23億元,增長10.8%;住宿業零售額6700萬元,增長101%。2018年,全區接待遊客520萬人次,增長15.0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0億元,增長31.25%。“世界茶源——茶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榮獲“2018全國茶旅金牌線路”稱號。蒙頂山茶文化旅遊節榮獲“中國十佳茶樣”。成功創建中國農村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獲得“世界最美茶鄉”美譽。2018年,全區引進到位資金35.04億元,增長26.2%,其中省外資金13億元。簽訂正式協議8個,其中總投資超億元的項目7個;簽訂框架協議10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談14跟蹤項目和15儲備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01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83億元,增長3.01%,其中地區投資34.74億元。2018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投資)58438+03億元。2018年,全區工業投資1518億元,增長17.4%;技術改造投資165438+8600萬元,增長19.0%;民間投資33.69億元,增長84.7%。2018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533億元,比上年增長481%。商品房銷售面積32.07萬平方米,增長116.7%。財政金融2018年,全區實現壹般預算收入20110000元,同比增長21.9%,其中,稅收收入15478萬元,占壹般預算總收入的77.0%,增長20%。地方壹般公共支出1174710000元,增長6.2%。2018年,全區全部組織收入6.22億元,增長22.65%。其中,稅收收入60287萬元,增長22.66%;非稅收入191.3萬元,增長22.1.4%。在稅收收入中,工業增值稅27403萬元,增長14.9%;第三產業稅收收入32829萬元,增長306.5438+0%。2018年,全社會存款余額1393423萬元,較年初增長5.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080707萬元,較年初增長13.6%;全社會貸款余額6541.83億元,較年初增長20.6%。科教文衛教育2018年末有17所小學;13普通中學;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2018年年末小學生總數為15512;普通中學學生總數為10776。年末小學專任教師759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人數為917。2018年,雅安北附實驗學校啟動,名山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與明二中合並。引進成都市實驗小學辦蒙頂山鎮中心小學。科技2018年,全區* * *推薦省市科技項目8項,成功獲獎6項,項目經費1.75萬元,比2017年同期增加46萬元,增長35.7%。“野生茶樹種質資源發掘、特色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獲“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壹等獎”,區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成功申報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引進企業21家,申請專利56項。全區認定科技人才34名。其中,科技R&D人員22人,科技創新人員4人,科技活動貢獻者8人。文化:2018。年末全區有圖書館、文化館2個,影劇院1個,體育場館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52300冊。2018年,名山區啟動了蒙頂山生態文化旅遊楊康產業園主幹道壹期建設,引進了蒙頂山禪茶文化藝術中心和“世界茶源-茶業文化旅遊經濟走廊”,獲得“2018年全國茶旅黃金線路”稱號。蒙頂山茶文化旅遊節榮獲“中國十佳茶樣”。成功創建中國農村壹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獲得“世界最美茶鄉”美譽。2018年我區免費低價開放場館體育鍛煉任務為3萬人次。組織承辦了雅安名山區“中國人保杯”男子籃球邀請賽、2018名山區首屆博愛醫院杯斯諾克錦標賽、雅安名山區周末男子籃球比賽、雅安名山區第二屆高三運動會隆重舉行、雅安市第十七屆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組隊參加雅安“我要上省運會,做壹個健康的四川人”比賽中的太極拳、健身氣功、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2018雅安“農商銀行杯”男籃聯賽;雅安市第十七屆中學生田徑錦標賽,名山隊獲得初中組總分第壹名;名山中學隊獲得高中組總分第壹名;名山三中代表隊獲得高中組總分第三名。舉辦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培訓班。組織開展“送體育下鄉”活動23場,900余人參與活動,惠及全區3萬余人。衛生2018,全區醫療衛生機構205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92張;醫院和衛生院技術人員119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23人。2018區人民醫院與成都市第壹人民醫院建立合作機制。區人民醫院、省人民醫院建立遠程會診系統,與市人民醫院成立康復專科聯盟,完成市級科研項目1項;區中醫院康復科被評為省級中醫重點專科。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居民收入2018,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7元,增長8.0%。人均生活支出18086元。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2元,增長9.1%。人均生活支出10311元。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3%。社會保障2018,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449人;690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1%;勞動品牌培訓594人;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124人。2018年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0926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2105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6431人,其中15231人,城鄉居民參保率達到98%。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5881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4647萬元。完成了2018年140個參保單位4730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申報核定工作。2018年,社會福利收養單位14家,其中:同級* * *創辦的老年收養機構8家;各類社會福利收養單位床位1750張,本級* * *設立的老年人收養機構床位800張。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2957人;五保戶(城鄉貧困供養人員)113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9。2018通城區新開兩條公交線路。2018年,全區公路總裏程797.57公裏,其中等級公路(含高、壹、二、三、四級公路)749.82公裏,高速公路47.75公裏。等級公路中,壹級公路12.48km,二級公路27.48km,三級公路16.22km,四級公路693.64km..公路客運全年完成周轉量5406萬人公裏,下降19.9%;公路貨運完成營業額111998萬噸公裏,增長8.3%。2018年,全區郵電主營業務收入201.53萬元;固定電話用戶40152戶;手機用戶265553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73787戶。民族文化茶文化:蒙頂山也因此成為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人勞作茶的地方。“水在長江心,茶在蒙山頂”千古傳誦,“茶祖故裏,世界茶源”享譽海內外。茶文化紅軍文化:1935 165438+10月13、紅四方面軍進入名山。在百丈關地區與國民黨劉湘部隊展開激戰,全軍覆沒1.5萬余人。吳誌英(1857-1918),著名歷史人物,雅安市名山區人。清末民初四川著名學者、史學家、書法家。曾任子洲逸風學院、建州蔡彤學院講師,冠縣講師,成都尊經學院講師,錦江學院助教,國學院董事。他曾響應“康梁變法”,組織“蜀社”創辦《蜀報》,是主要作者。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憤然回到家鄉隱居,鉆研學問,潛心寫作。《壽錄叢書》七十二卷代代相傳。他還擅長書法。在書法理論上,他接受了康有為、包申伯理的崇北魏論。在書法實踐中,他猛攻篆書毛筆和漢魏碑刻,他的書給人的印象是“正面用得好,反面施,飛動猛,書體厚重簡潔”。當時的文學家、書法家趙茜稱贊說:“他的書氣勢磅礴。”矗立在成都市人民公園的“辛亥陸寶紀念碑”朝東,是吳誌英的手。吳麗珍吳麗珍,著名山人,住在蒙山腳下。《四川通誌》四十記:“漢代名山縣西蒙山坎羅吉創始人吳立真,行住民,種茶。”吳麗珍父親早逝,家境貧寒,母親積勞成疾。他是個孝子。每當公雞報曉,就拿著工具,爬到樹冠頂端,割草拾柴,換飯碗給媽媽治病。有壹天,吳麗珍撿柴火,渴得嘴裏火辣辣的。他抓了壹把“常青”(野生茶樹)葉子,放在嘴裏慢慢咀嚼。他的口渴漸漸停止,睡意漸漸消失,精神倍增,頗為奇怪。我又摘了壹些帶回家用開水沖泡給我媽喝。成功了。吃了幾天,病情好轉,喝了壹個多月,身體恢復。村民生病了,他熱情地把葉子泡在水裏給他們喝,效果也很好。可惜這樣的樹不多,長出來的葉子也遠遠不能滿足治病救人的需要。他決心種植更多的茶樹。

為了采摘茶籽,吳麗珍跑遍了三十八座蒙山。他把茶籽帶回家,摻上沙子放在籃子裏,蓋上稻草,這樣茶籽就不會發黴受凍。為了選擇播撒茶籽的地方,吳麗珍越過山頂,分析了野生茶樹的生長環境,得出蒙頂五峰(今黃茶園)和嶺腳灣之間的地區最適合茶樹生長的結論。雨量充沛,土層深厚,終年多霧,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產出來的茶葉物質極其豐富,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藝,蒙山茶品質獨特,在中國茶史上獨樹壹幟,經久不衰。

為了種茶,吳麗珍在荒山裏搭棚蓋房,打井取水,開墾荒地,種茶籽,管理茶園,傾註了全部的身心。可想而知,吳麗珍敢為天下先經歷了多少磨難和失敗。好事多磨。吳麗珍用勤勞和智慧澆灌著翠綠茁壯的茶樹。他成功了。吳麗珍將茶葉煮成湯,布施鄰裏,造福人間。許多人擺脫了疾病,許多人保持健康。他以種茶為民的精神,書寫了中國人最早的茶史。何崇正何崇正,清代鹹豐、同治時期李蘭起義著名將領,出生於雅安市名山區,生卒年不詳。

做壹個“俠義之士”讓人焦慮。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因在府試中批評時弊而被指責鞭笞。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李詠、蘭揭竿而起,對清廷充滿怨恨的何崇正投奔其麾下,旨在“殺貪官救民,與民共富”。足智多謀的他在藍部擔任軍師,先後轉戰青神、浦江、大邑、雅安、名山、滎經、天全等十余縣,為抓獲馬天貴、張萬祿、於振海等清軍重要將領做出了貢獻。他領導的起義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沿途示人”,深受人民擁護。起義失敗後,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 上一篇:初中三好學生主要事跡怎麽寫
  • 下一篇:河北省2006年初中會考理科綜合試卷(課改實驗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