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永善縣的歷史沿革

永善縣的歷史沿革

永善屬涼州,周屬雍,秦屬西南夷,漢初屬犍為縣諸提縣,西晉初屬縣諸提縣,南朝屬寧州諸提縣南廣縣,寧州諸提縣合陽縣。隋黃凱三年,改郡為州統郡,屬南路開邊郡,唐南詔任時屬部。

清雍正八年(1731),將四川所轄屯渡壹帶劃為永善,屯渡設防汛。雍正九年十月(1731),“永善縣魯甸巡檢司移至副官村”。同時,魯甸樓堂隸屬昭通府,永善設副官寨防守。同時,由於米鐵縣城地勢狹窄,易攻難守,多次被士兵移至聯豐。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靖江縣(今綏江、水富等地)北辟為副官村,井底設彈壓廳(後改為1946分縣撤地),掌管下半部郡。1950年4月,永善解放,屬雲南昭通。

永善縣位於烏蒙山西北部金沙江南岸,位於東經103 15′—104 01′和北緯27 31′—28 32′之間。東與大關、演金縣接壤;昭通市以南;北部綏江縣;西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的雷博、金陽兩縣相望。東西橫距46.6公裏,南北縱距121.2公裏,總面積2778平方公裏。縣城駐地溪洛渡鎮海拔820米,距昭通市政府駐地昭陽區180公裏,距省會昆明580公裏。1978永善有中小學763所,學生43630人,教師1931人。校舍破爛不堪,桌椅、儀器和書籍極其匱乏。

1984永善縣實行升學率、鞏固率、完成率、升學率管理,並在三平開展試點。1986,永善京新小學、京京農場小學被認定為區域實驗小學。從65438到0995,對永善縣中小學進行了分級分類管理。將經濟條件、氣候、設施相似的縣級中學和鄉(鎮)中心學校列為壹級進行評價,在教育中引入競爭和獎勵機制,增強教育內在活力,促進教育發展。1990至2007年,永善教育先後獲得世界銀行貧困地區貸款、國家“第六個國家教育計劃”、茅草屋改造、香港苗圃項目等資金。此外,廣泛動員社會和個人捐款、集資投資教育,極大地改善了永善縣的辦學條件,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大幅提高。2000年,永善縣基本普及六年制義務教育。

截至2007年,永善縣共有636所學校,有78,554名學生、5,007名兒童和3,579名教職員工。永善縣所有農村中學和完全小學都從茅草房、土木結構房變成了明晃晃的磚混結構房。學校配備了桌椅和教學儀器。小學校舍建築面積20.93萬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築面積13.96萬平方米。2007年,永善縣作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第壹年參合人數為278486人,參合率為68.51%。全年減免人民補償基金1238.81000元,554792人享受報銷減免,住院補償金額3000元以上57人。2008年,參與率達到73.03%。

  • 上一篇:中學生小品劇本
  • 下一篇:食堂衛生自查報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