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成因

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成因

目前,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校園安全已經成為社會關註的熱點問題,校園安全管理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多種原因。我來說說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原因吧!

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原因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人群高度密集。中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個體的認知和防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是最脆弱的群體。從整體上看,中小學校園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整體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也有校園自身的管理疏忽和學生個體的心理原因,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1.社會原因

(1)社會矛盾激化

學校是社會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離不開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近年來,各種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增多。壹些不法分子和激進分子把罪惡轉嫁到防範能力最弱的中小學生身上,中小學校成為他們發泄對世界憤怒的重要場所。據統計,2010年4月至5月,我國連續發生6起小學生、幼兒被殺事件,造成18人死亡,80多人受傷。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采取暴力行動的不法分子大多處於社會生活的底層,經濟基礎和社會關系薄弱。當他們在面對社會不公和微弱的歧視時,受到委屈和羞辱,就把社會的怨恨發泄在別人和防禦能力最弱的孩子身上。

(2)不良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細胞?,是未成年人的啟蒙學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壹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關系最密切、影響最大的老師。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行、情操、信仰、習慣和行為與其家庭密切相關。父母管教和家庭環境往往是影響未成年人不良習慣的首要原因。不良的家庭教育,如過分溺愛、傲慢自大、任意虐待、放任自流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品德和行為。根據之前的社會調查,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大多來自這樣的家庭,尤其是不完整的家庭,比如單親、離異、再婚家庭。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在社會不良人員的影響下誤入歧途。

(3)大眾傳媒的偽科學傳播

在信息社會,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大眾傳媒已經成為聯系社會各方的重要紐帶,但大眾傳媒是壹把雙刃劍,既可以傳播真善美,也可以傳播假惡醜。換句話說,大眾傳媒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在向師生傳遞各種不良信息,影響那些不熟悉這個世界的未成年學生。諸如殺戮、愛情、暴力、打鬥等不適合中小學生的內容在網絡世界依然普遍存在。中小學生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和辨別力,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媒體信息的影響而不能自拔,從而產生過激和違法行為。

(4)安全法規的疏漏

在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責任的劃分。目前,國外校園安全立法的理論和實踐已經比較成熟,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較強的法律效力。然而,我國關於校園安全的立法尚不成熟。只有《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中小學安全管理辦法》兩部部門規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釋和說明,籠統地劃分了學生傷害事故在不同情況下的責任,而沒有對壹些具體細節進行明確的限定和界定,比較模糊,法律效力較弱。

2.學校原因

(1)安全意識薄弱

校園安全和交通安全壹樣,不應該也不可能出錯。壹旦出了問題,可能會涉及到人身安全。壹些學校管理者由於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對師生安全和校園安全重視不夠。壹些學校管理者甚至認為只要不發生什麽嚴重的事情,學校就可以做,對學校安全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和保障,導致壹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校園傷害案件發生。此外,壹些專職教師也缺乏安全防範意識,以學習成績為重,對學生身心異常和班級隱患缺乏預警意識,未能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增加了校園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2)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口頭和表面,要落實到位。目前,大多數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疏忽和缺陷,這是校園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比如,部分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存在明顯隱患,教學設備陳舊,不符合國家基本安全標準;校舍和門衛管理制度不嚴;校園食堂衛生不達標,管理混亂;學校內外交通不暢,隱患多。這些管理上的疏漏,助長了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3)安全教育滯後。

很多學校缺乏安全防護意識,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同時對師生缺乏及時必要的安全教育。有些學校往往是出了事才想到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和防範演練,殊不知為時已晚,猶如亡羊補牢,收效甚微。壹些學校打著安全教育的幌子,欺騙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檢查結束後,他們只是置之不理,聽之任之,為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3.學生個體原因

(1)生理上的不成熟和脆弱。

學生是校園的主體,是教育教學的主要對象。中小學生都是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很難抵禦外界的誘惑和危機。生理上,中小學生正處於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器官組織各部分都不成熟、不完善,極易受到外界傷害。尤其是小學生,骨化不完全,骨骼彈性大但硬度小,在外力或運動不合適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脫位和變形。另外,小學生肌肉纖維細,力量和耐力差,運動強度過大容易導致肌肉損傷。比如2009年4月17日,張家口壹小學生被二手車輪胎做成的運動器材砸傷,右小腿骨折。2008年6月65438+10月65438+4月,成都壹小學生在不符合法定標準的跑道上跑步,造成9級殘疾。

(2)小學生的情緒是沖動的,他們的情緒和行為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小學生的自控能力雖然比幼兒有所提高,但仍然較差,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產生模仿行為。比如2011年4月26日,福建南安壹小學生模仿電影情節,將同學活活打死。初中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心理斷奶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內心世界簡單幼稚,但情緒和行為的兩極表現非常突出。他們不僅可以壹心壹意做好事,也可以肆無忌憚地做壞事。他們的感情波動很大,容易受到周圍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比如2011年3月28日包頭壹中學生遇害。三角戀?發生群毆,造成1學生重傷;2010 10 10 16瓊海市某中學女生因生活瑣事被舍友毆打,性質惡劣。

(3)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偏激。

中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存在明顯差異。有些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差。遇到問題就悲觀沮喪,情緒低落,不願意與人交流。長此以往,他們會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礙,當無法釋放時,就會采取過激甚至違法的行為。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健康研究所的壹項全國性調查顯示,有1名中學生曾考慮過自殺,占總樣本的20.4%,而有6.5%的人有過自殺的打算。其中女生比例高於男生,大四學生比例高於大三學生。可見中小學生心理脆弱,經不起挫折。如果他們是輕的,他們就會自暴自棄。如果比較重,可能會選擇自殺,有極端行為。

(4)性格不固定,容易自卑。

中小學生頭腦簡單,對什麽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友誼觀還缺乏全面的認識。他們精力充沛,願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性格還沒有定型,正處於活動和變化期,可塑性比較大。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贊揚,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壹些單親家庭的孩子自尊心很強,這樣的家庭背景往往讓他們承受很大的心理負擔。他們害怕被人看不起,不願意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家庭,性格內向,長期壓抑和孤立自己,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心理疾病,導致不良行為的發生。

關於預防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建議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忽視其中任何壹項,中小學校園安全都會受到威脅。為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深入開展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提高防災避險和防範違法犯罪活動能力?。這也是從國家制度層面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敲響的警鐘,任何時候都要樹立?安全第壹?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平穩有序發展。

1.建立社會保障網絡

中小學生屬於未成年人,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不僅是學校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國外,很多國家把校園安全事故歸為?國家責任?比如韓國,校園安全事故是國家和地方自治組織的財政預算基礎,校園安全事故的預防和賠償由公共保險承擔;在日本,內閣政府以特別交付稅的形式分配補貼,幫助學校安裝監控和報警設備。可見,保障校園安全是壹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需要全社會、家庭、學校的通力合作。社會各界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的重要性,積極開展社會安全教育,宣傳安全和法律知識,構建社會安全網絡,最大限度降低校園安全事故發生概率,確保校園穩定。

2.完善校園安全管理體系。

中小學管理者是否應該壹直保留?安全第壹?的思想和觀念,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為了有效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首先要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如教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巡邏制度、門衛安全管理制度、學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校園公共場所安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險品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校園機動車輛安全管理制度等。各中小學可根據學校具體實際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實施方案,定期排查校園安全隱患,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3.加強師生安全教育。

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校園安全工作也應以育人為根本目標。學校要高度重視師生的安全教育,把預防事故上升到生命安全教育的高度,培養師生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和防範能力,從而遠離和抵禦各種危險。學校應當定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等安全教育活動。,使師生充分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安全知識深入人心;要組織全校應急疏散演練、防災、防火、防震演練,提高師生應對和處理事故的能力;教師要特別關註表現異常的學生,及時與家長溝通,化解矛盾糾紛。通過壹系列校園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師生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確保師生在校園內的人身安全。

4.完善校園安全立法。

在國外,校園安全立法的理論和實踐已經相對成熟和完善。我國目前僅有兩部部門規章對校園安全事故進行解釋和說明,法律效力有待進壹步提高。事實上,用法律手段規範社會、學校和家庭在校園事故中的責任和義務,才是維護校園安全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國迫切需要制定法律,對校園安全事故做出詳細的規定和責任承擔,以公平合理地處理各類校園傷害案件。同時,用法律手段督促和要求學校和受教育家庭履行各自的職責和義務,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權利。

綜上所述,校園安全責任重大,不容忽視。校園安全工作是否應該時刻遵循?以人為本,安全第壹?方針是重點排查校園安全隱患,防範校園安全事故,保障學校教育教學有序開展,保障中小學生生命財產安全,讓他們遠離危險和危害。

據調查,因溺水、食物中毒、樓房倒塌等意外死亡的中小學生有40多名,相當於每天消失壹個班的學生!校園意外傷害已經毫不留情地成為了對青少年安全的威脅?頂級殺手?。那麽如何防止校園安全事故再次發生呢?

第壹,營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中小學生的安全是社會的系統工程。學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擔全部的監護責任,需要全社會的關註,從每壹個細節做起。

1,構建?三壹殺手。聯控聯防長效機制,形成了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青少年安全保護體系。比如,公安、交通、工商、衛生防疫、教育* * *等部門通力合作,維護學校及周邊地區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場經營和食品衛生安全秩序,消除各種隱患,時刻關註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環境。深入開展校園周邊治安整治,嚴厲打擊盜竊、敲詐勒索、搶劫師生財物、侵犯師生人身安全等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要主動聯系公安機關,聘請公安民警擔任學校法定校長和校外輔導員,通過法制講座和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幫助和指導學校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健全和完善校園周邊安全防範機制。學生被敲詐後,應主動聯系派出所,要求加強重點路段、部位、區域的警力巡邏,防止發生攔路搶劫、敲詐勒索、傷害學生的案件。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要設置減速標誌和警示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只有建立健全聯控聯防的長效管理機制,才能確保校園穩定,優化育人環境。

2.建立社會保險,轉移風險責任,損害賠償社會化,是解決當前學校事故損害賠償的好辦法。西方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壹點。中國上海也實施了。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中小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草案)》。《條例》明確規定,中小學校在學生傷害事故中承擔過錯責任,學校應當以保險責任事故的方式對受傷害學生進行賠償。這部地方法律的通過,在全國尚屬首例,標誌著上海在應對校園事故方面探索出了壹條建立學校責任保險制度的新路,允許保險公司介入理賠,實現理賠市場化,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

第二,增強責任感和危機感,加強安全教育。

1,增強責任感和危機感:學校領導要對黨的教育和學生負責,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和政治穩定的角度,增強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嚴格執行學校安全規定,講安全、重安全,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學校領導要加強對老師、學生甚至家長的安全教育。掌握壹些應急方法,暫時生存。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季節、地域、環境的不同特點,選擇重點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防範教育,讓師生接受預防溺水、預防交通事故、預防食物中毒、預防突發事件等安全知識的系統教育。

2.加強安全教育:學校安全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同時教育教職工。

安全管理重在預防。重視和加強中小學生和教職工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確保學生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根據學生年齡、年級、環境、季節和相關法律的特點,及時進行防盜、防火、防病、防傷害教育。要善於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案例來教育學生,從中吸取教訓,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素質。

(1)加強風險教育。要根據學生年齡小、知識水平低、風險意識差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特別是大三學生的風險教育,使學生對社會上存在的普遍風險有基本的認識,具備壹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如闖紅燈的危險後果、在實驗室不按操作規程操作的嚴重後果、被騙被搶的危險等,避免因對危險後果認識不足而引發事故。

(2)加強預防和救護教育。在對學生進行安全註意事項和自救教育時,要重點培養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保證學生在發生事故時不至於手足無措,能夠采取合理有效的救援措施。這既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礙,避免因心理原因造成的意外。要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信任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 上一篇:長大後我學會了堅強。
  • 下一篇:跨地區學生和非跨地區學生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