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中國現代新教育和舊教育有什麽區別?

中國現代新教育和舊教育有什麽區別?

摘要:中國近代新學制的建立是伴隨著新式學堂的興起和西方教育的學習而產生的。在學習西方教育的基礎上才有了新式學堂的興起,新式學堂的出現才有了近代新式學堂制度的誕生,並最終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建立了近代第壹個真正實行的新式學堂制度。因此,中國近代新學校的興起和與之相適應的新學術體系的出現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關鍵詞:新學校;新的學制;西方教育

中國現代新學術體系的出現不是歷史發展的偶然產物。陶行知在《中國新學術制度建設史》壹文中指出:“壹切制度都是時代的產物。學校制度並不違反這壹原則。是這樣,學制也得這樣;時代如此,教育制度也不得不遜色於此。時代變了,順應時代需求而來的學術體系也要變。”中國近代新學制的構建是伴隨著新式學堂的興起和對西方教育的學習而進行的。

第壹,新式學校的興起和發展是學習西方教育的結果。

(壹)在中西強烈對比中向西方學習的必要性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用大炮和軍艦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將中國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擴張浪潮。正如馬克思所說:“清朝的威信壹遇到英國的槍炮就掃地,中華帝國的千古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擊,與文明世界隔絕的野蠻、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了。”這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之間的壹種特殊的接觸形式。封建制度的落後和腐朽與先進文明的資本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在經濟、政治、科技和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鴉片戰爭時期,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在進行工業革命。中國還是封建專制政治統治,而西方已經進入資本主義200多年;中國科技雖然有古代的四大發明,但在現代科技上卻大大落後。文藝復興之後,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非常發達,出現了許多重要的發明和先進的成果: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笛卡爾的幾何學、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等;當中國的封建儒家思想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時,西方的個性解放、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卻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實踐。所以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社會還處於封建、保守、封閉、落後的狀態,而西方社會是先進、開放、發達的。根據我國著名學者任教授提出的文化發展勢差理論,不同文化接觸後,高水平的先進文化必然會影響低水平的落後文化。這種現象就像水的潮汐壹樣,是不可逆的,所以被稱為“文化勢差”這種差距和不平衡的狀況決定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必然流向落後的地區。在近代中國,這種流動的方式是以戰爭打開國門,西學在炮火的轟擊下輸入中國。從此,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政治、經濟發生巨大變化,領土和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沖擊,不僅有封建主義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還有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中國作為落後地區,要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完成現代化教育的歷程,必須向西方先進國家和地區學習。

(二)晚清中國傳統學校教育的衰落。

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問題纏身,傳統教育陷入危機。

1.科舉考試千瘡百孔。首先,學校成了科舉的附庸,科舉考什麽,學校就教什麽;怎麽考科舉,學校會教的。科舉考試內容空洞,形式專制,考場作弊嚴重。“回答敷衍著題目,沒有發明,不夠得人”;“詞只是華而不實”,八股文的結構束縛了文人的思想。科舉制度作弊成風,冒名頂替屢禁不止,加上八股取士,導致晚清士人泛濫。

2.這所學校名存實亡。清末的封建學校教育體系,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是完整的,但由於官員腐敗、科舉舞弊、學風陳腐等原因,這些學校形同虛設。教育內容空洞無用,教學活動無法開展。比如最高學府國子監,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辦學混亂。學生進監獄讀書,卻沒有讀書學習的欲望。他們經常嘴裏叼著煙鬥,手裏拿著茶杯四處遊蕩。學校已經閑置,書聲不明。取消了“坐監”制度,允許學生在宿舍自習。只要初壹和初十五來兩次監課,大部分的指導老師都是老而平庸的。學校名存實亡,發揮不了實際作用。在民族危機的重要時刻,舊的封建學校教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不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人。

3.學者的學風正在下降。清政府閉關鎖國,對內設立文字獄,采取高壓政策鉗制思想;長期以來,知識分子愚昧無知,不願上進,逃避政治,研究與現實無關的理論、考證和修辭,形成了許多以考證為主要特征的學術流派;民族精神空虛無力,思想界呈現出壹片冷寂的景象。社會上有壹種不健康的學風,就是“我敢說我的意思,除非我是朱的,我不敢做,除非我是朱的家庭禮儀”。這樣的學術氛圍是不可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人才的。

(三)向西方學習,建立新學校

晚清腐朽的學校教育制度已經衰落,培養出來的人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第壹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對外開放。林則徐、魏源等壹些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西方列強有強大的船和槍,於是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以曾國藩、李鴻章、左為代表的清政府官員切身感受到了西方列強的先進和強大。他們認為船和電報的速度很快;軍事裝備和機械的本質是強大百倍的;炮彈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水陸通,限制少,千年不遇的強敵。“所以,只有學習西方國家的技術,才能制服洋人。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外國人大量湧入中國通商口岸,中外交流日益頻繁,使得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急需大量新式洋務人才,而舊的封建教育是不可能培養出這樣的新式近代人才的。因此,人才問題十分突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教育,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此外,洋務運動期間還興辦了壹批現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急需大量現代科技、軍事技術和外交方面的人才。然而,在洋務運動初期,中國非常缺乏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甚至早期教會學校的畢業生也不能滿足人才的需求。因此,洋務人才的缺乏成為洋務運動進壹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面對人才的壓力,洋務派不得不創辦新學校,培養系統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和近代科學技術的人才。從1862到1900,第壹所近代新式學堂——史靜文同堂開辦之時,直到江蘇吳蓓學堂創辦,30年間,洋務學堂* * *建立了近40所新式學堂。這些新式學堂主要有三種類型:第壹種是外國語學堂,主要有史靜文同會館、上海話廣會館、廣州文同會館、新疆俄語會館、湖北強子學堂等。第二類是工業技術學校,主要有福州船政學校、江南制造總局附屬技術學校、廣東實用學習館、福州電報學校、天津電報學校、上海電報學校等。第三類是軍校,主要包括南京陸軍學校和天津海軍學校。在這些現代化的新學校中,教育內容已經涉及到中國的舊學校所不具備的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知識。

第二,中國近代學校的創辦過程。

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出現了“本末倒置”現象,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獨特現象。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體系的建立,既不同於西方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於中國周邊國家(如日本)。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先發展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再發展專科教育和高等教育。而中國近代新式教育是從創辦語言學校開始的,之後是軍事技術學校和各種工業學校,再回來發展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反映了近代中國人的被動和急於求成。

從11,6862年6月史靜文同博物館成立,到1905年6月清政府“停科舉廣學堂”,中國近代新式學堂的開辦經歷了44年,經歷了洋務學堂、維新學堂、新政學堂三個歷史發展時期。與此同時,科舉制度終於建立起來了。

洋務教育是中國近代官方教育的開端。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因內憂外患而誕生的洋務學堂深刻認識到:“自強之道,在於育人;求賢之道是先設學堂,於是洋務派創辦了壹系列新式學堂。從1862洋務學堂創辦史靜文同博物館,到1890江蘇武備學堂最終創辦,洋務* * *幾十年間創辦了近40所新式學堂。主要涉及兩種類型:外國語學校和軍事技術學校。其中,史靜文同堂和福州船政學堂是晚清洋務運動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所新式學堂,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洋務學堂的出現適應了“西學東漸”的主流趨勢,其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外語、自然科學、實用科學等“西學”課程,成為區別於封建教育的重要標誌。洋務學堂為近代中國培養了第壹批翻譯家、外交官、海軍人員和科技人員,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教育的現代化。

如果說洋務派建立的新式學堂停留在學習西方技藝的層面,那麽維新派建立的新式學堂則深入到制度層面。維新派認為中國衰弱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不良,學術落後,所以變法的根本在於培養人才;人才的繁榮在於辦學。當時維新派創辦了許多新學校,特別是康有為創辦的萬畝草堂和譚嗣同、黃遵憲等主辦的時事學校。還有盛宣懷創辦的北洋西派、南洋公學,梁啟超等人創辦的經學派,率先引領潮流。其他類型還有依桐學派、瀏陽數學學派、紹興中西學派等。,在當時產生了重要影響,培養了許多新人才。此外,在戊戌變法中,規定將書院改為新式學堂,向中西學學習。省會辦的書院應該是高等學校,府城辦的書院應該是中學,縣城辦的書院應該是小學。所有地方政府捐助的社會學、誌願學也要中西結合。不在廟裏的也要改成學校,明確建立史靜大學堂。這些新學校的建立對新政時期新學校的出現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清末新政時期湧現出壹大批新式學堂。1901 04年9月14日,清政府頒布聖旨,提倡學習,下令將全國各地的書院改為大中小學堂,指出“人才是政事之本,教育人才,目的是培養學術知識...除了在首都設立大學堂之外,要切實整頓,把各省的學院全部改為省會的大學堂,全部建立政府。各地紛紛響應清廷詔令,新政時期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據統計,1903新式學校769所,1904猛增至4476所,1905猛增至8277所。它的發展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可見,此時的新式學堂逐漸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的主體,從而推動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實際進程。

第三,近代中國建立新學術體系的理論基礎。

洋務教育是近代教育的開端,它在許多方面為中國封建傳統教育註入了新鮮血液。然而,在學術體系的建立方面沒有取得任何成就。30多所新式學堂都是洋務官員各自為政,缺乏國家整體規劃和學術體系。洋務學堂屬於新式學堂,具有中等教育性質。沒有小學教育與之銜接,沒有高等教育機構進行研究。然而,實踐中的猶豫並沒有阻止理論的前行。中國人經歷了壹個學習和探索引進學術制度的過程,逐步構建了中國自己的新的學術制度理論體系。

首先,中國第壹位留美學生洪榕提出了建立新的學術體系的建議。他在1860年考察太平天國都城天京時,與太平天國後期領袖洪仁玕討論太平天國的計劃,提出了七條教育改革的建議,其中四條與建立新的學制有關,如“建立各級學校教育制度為民,以聖經為教科書之壹。”這種思想已經大致類似於資本主義學校制度。

第二,隨著中國教育在西方的逐漸深入,壹些人帶著羨慕的眼光向中國人展示西方的學制。中國第壹個出使歐洲的官員賓純在同治五年(1866)的《職員手記》中介紹了“歐羅巴各國”廣設學校的情況:壹國壹縣有大學、中學,壹鄉壹市有小學。孩子七八歲進小學,學業有成的進中學,中學有成的進大學。同治十二年(1873),李在《太西學概論》中介紹了德國學制,並將德國學制概括為“本國之制,無地無學,無人不學”。此外,黃遵憲著有《日本雜詩·日本誌》,薛福成著有《去四國》。

隨著西學的傳入,壹些西方傳教士如恩斯特·費伯、林樂之、蒂莫西·理查德等也著書介紹西方的學校教育制度,對當時學校制度的宣傳做出了貢獻,並對清末教育改革產生了啟發。

第三,構建新的學術體系的輪廓。隨著西方教育制度的傳入,中國人開始構思中國自己的教育制度,構建了壹系列新的教育制度大綱。鄭在1884的《盛世危言》中建議“略加修改,文武之術分大、中、小三等...三年內優秀者從小學升中學,三年內優秀者從中學升大學。”在中國建立高等教育體系的藍圖已經勾畫出來了。光緒二十二年(1896),李端棻在《請興學堂》中奏道:“在京師和各省縣都要設置學堂”,不僅建議進壹步推廣新式學堂,而且對課程也作了詳細的規劃,使中國教育制度進壹步系統化。

第四,隨著維新運動的發展,康有為、梁啟超順應當時教育界效仿西方建立近代中國教育制度的號召,試圖扛起大旗,引領教育制度改革。65438年至0898年維新時期,梁啟超參考日本和西方教育制度,結合本國國情,制定了《史靜大學章程》,為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康有為還特別提出設立教育部這樣的教育行政機構。在“戊戌變法”中,部分實行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教育制度和方案,如“廣設學堂,提倡西學”。但“1898年政變”結束了百日“維新變法”,也斷送了19世紀的新學制。

第四,中國近代新學術體系的誕生。

在中國人構想建立新學制的過程中,教育刊物《教育世界》也對日本近代學制進行了介紹和評論。與此同時,清政府還派官員考察壹些國家的教育制度。這些都為新學的建立做了必要的準備。

1901在民族危機的壓力下,清政府實施“新政”,頒布“促學聖旨”,極大地促進了近代新式學堂的發展。因此,新學校的發展,特別是三級學制的形成,呼喚著現代學制的引入,客觀上要求建立統壹的學制提上日程。

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吏部尚書張百熙起草的《國子監章程》。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第壹個完整的學制,也是第壹個由政府以政令形式公布的學制,但由於某種原因並沒有實施。

1904 65438+10月13、張柏芝、張之洞、榮慶重新起草了壹份《奏學堂章程》,頒布實施。是我國教育史上第壹部完整的學術體系文件。因為這壹年是舊歷中的癸卯年,所以又叫“癸卯學制”。學制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指導思想,以尊孔讀經為宗旨。內容比《仁音學制》更詳細。“癸卯學制”的體系分為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和師範教育三大體系。整個學習期長達26年,即使不算通儒書院的5年,學習期也長達2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學制。

“癸卯學制”的制定和實施,不僅為中國新學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且促進了各級新式學堂的發展。據統計,到1909年,全國共有小學51678所,中學460所,高等學校127所,師範學校514所,工業學校254所。因此,“癸卯學制”是近代學習西方教育的系統成果,也是近代中國教育改革承前啟後的壹個環節,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中具有標誌性意義。

  • 上一篇: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是怎樣的?這種教育模式的優缺點是什麽?
  • 下一篇:校園合唱俱樂部活動計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