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廣東省揭西縣峰江鎮歷史

廣東省揭西縣峰江鎮歷史

峰江鎮原名峰江區,1951年由奉安區劃定,後稱第六區。

1957更名為鳳江鄉,1958並入棉湖公社,191從棉湖公社拆建。1983又叫峰江區,1988又叫峰江鎮。

峰江鎮位於揭西縣東南部,距縣城40公裏,東臨榕江,與棉湖鎮隔江相望,西接金河,北接塔頭,南接普寧梅塘,面積33.675平方公裏。全鎮以平原為主,僅有洋溪村和赤新村* * 787.1畝低山。

耕地25791畝,旱地1.668畝。

全鎮總人口72436人,轄15個村民委員會(東光、東風、東新、楊楠、陽西、楓溪、楓南、楓北、赤新、紅溪、洪湖、花寨、洪江、洪欣、鵝嘴)和1個居委會(橋頭居委會)。

峰江鎮交通便利,能源充足,通訊便捷,基礎設施完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縱橫交錯。

合綿公路貫穿境內,東至綿湖至揭陽、汕頭,西至金河至河坡縣城;塔豐公路北至塔頭、京西花園、五經府;沈峰公路西至深坑、普寧裏湖。

這三級公路貫穿的村委會有11個。

按照高標準建設的東風-東新、都塘-膠州山、洪江-洪湖、洪欣-峨嵋等農村公路,三條主幹道連接鎮內各村。豐棉大橋和過境公路的建成,將進壹步改善奉江新區的交通條件,加快發展步伐。

奉江電信分局和郵政分局為人們提供方便快捷的電信服務。目前,全鎮共有電話用戶5253戶。

35000伏變電站為全鎮生活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峰江鎮是揭西縣主要產糧鎮之壹,耕地面積25791畝,旱地1.668畝。

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小麥、花生、甘蔗、冬瓜、芥菜等。

2000年水稻種植面積3.37萬畝,總產量達到1.46萬噸。

重點發展以蔬菜生產為主的“城郊型”農業,實現連片種植和規模化生產。經營面積在20畝以上的種植戶28戶。

今年,該鎮種植了近4000畝蔬菜,總產量達2000萬噸。

果樹種植面積3500多畝,主要類型有荔枝、龍眼、橄欖、生橙、桃、李、香蕉、泰國石榴、哈密瓜等。最近引進甜玉米和美國蘆薈新品種,正在逐步推廣。

養殖品種包括:豬、羊、淡水魚、牛、奶牛、雞、鴨、鵝,以淡水魚養殖為主。現有淡水魚養殖面積4476.0畝,年產量759噸。

農業生產基地呈區域布局,陽東主要生產蔬菜(東光、東新、東風);洋溪村種植水果和反季節蔬菜(芥菜);洪江糧食高產區(洪江、洪欣、鵝嘴);赤心(赤心、洪湖)淡水養殖。

峰江鎮三面環水,北江有北山水庫,南江有橫江水庫,南北河流呈“V”字形在鵝垂村外交匯。

全鎮堤線長19.15km,其中金鳳威廉段16km,東新村老鼠溝段3.15km,設置5條11孔的堤防,凈寬32m,* * *(鄂南)有5個電排站。

改革開放以來,個體私營企業異軍突起,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果脯、蜜餞、泵頭電線、吹瓶機塑料成型、蔬菜腌制、碾米榨油、五金電線等行業工廠、企業423家。,2000年總產值36324萬元,其中個體私營企業35779萬元。全鎮工業生產分布如下:陽東現有蜜餞加工企業200余家,年加工能力8000噸,產值65438+億元。胡風是用塑料和吹制的瓶子做成的,洪江是用電線、塑料和五金做成的,花寨村是用腌李子烤的。

該鎮2000年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2.5%,工業經濟已成為該鎮經濟的主要支柱。通過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正逐步從壹個農業大鎮向壹個工業大鎮邁進。

  • 上一篇:中學教師師德師風事跡材料
  • 下一篇:天長市高中排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