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關於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思考

關於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思考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學校教育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就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進行整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計算機與各種課程的整合,就是將各種技術手段完美而恰當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壹樣自然流暢。要實現“壹體化”的目標,教師不僅要熟悉和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質、本學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學中的難點、傳統教學的優勢和局限性,結合技術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壹,“壹體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標。

教育信息化是指將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深入地應用於教育領域,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形成壹種全新的教育形態,即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有什麽特點?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來考察。從技術上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開放性、享受性、交互性和協作性。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作化、管理自動化和環境虛擬化的顯著特征。

信息化教育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美好未來。但是,教育信息化是壹個適應性的社會過程,意味著與傳統教育環境存在主動互動的傾向,其性質決定了它能否很好地適應環境以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而可能促進教育創新和加強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功能都取決於其使用者。有人說得好:“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壹根強大的魔杖,那麽教師就是操縱它的魔術師。”因此,對於我們教師來說,面對即將到來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認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觀念,懂得利用信息技術支持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明確提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的要求,以促進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如何有效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這壹課題越來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中小學的重視,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標。

實現教育信息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提高教育綜合實力的新增長點,是推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教育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在綜合實力競爭中追求教育優勢的必爭之地。正因為如此,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代教育的制高點。誰占領了這座山,誰就在新世紀中處於有利地位。

第二,“壹體化”是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

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指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學科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壹種新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意味著信息技術被視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然而,融合並不意味著混合。它強調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之前,要明確信息技術的優缺點和學科教學的需要,努力找出信息技術能提高學習效果的地方,找出哪些教學內容用傳統手段達不到或達不到很好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達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教材不再局限於印在書本上的文字和圖形,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教材,如電子教材、多媒體軟件、在線教學程序等等。隨著信息資源的不斷增長,教育和學習的課程資源不再局限於課堂上使用的教科書和教具,課外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如書店和圖書館的各種書籍,博物館和科技館的展品,科研機構的科研報告,各種媒體的新聞和社會信息等。

從學習方式上看,信息技術打破了班級授課制的組織形式,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檢索、調查、實驗、討論等多種方式獲取知識。從教學組織的角度看,信息技術強調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改變單壹的班級教學體系,輔以小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個別輔導、開放式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為教師的指導活動和學生的自主參與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活動可以有以下幾種結構: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個性化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中,學生學習的許多目標需要學生主動地、有目的地獲取材料,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

傳統的教學活動由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個要素組成,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壹個有機整體,從而形成壹個穩定的教學結構。其特點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和教學媒體的輔助,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在這個結構中,信息技術只是作為壹種承載和傳輸工具而存在,並沒有真正成為結構中的壹個元素。因此,如果不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構建新的教學結構,即使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再先進,也難免會穿新鞋,走老路。

第三,“整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於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合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徑。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壹直是中心。教師以“壹張嘴、壹支粉筆、壹塊黑板、壹份教案”的方式,通過課堂教學和板書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雖然便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有助於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但過於註重教師的教學壹面,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壹面。作為認知主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極大限制,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地位。當然,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去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處理信息,進而構建新的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關鍵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學模式的中心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揮者和促進者。在現代信息技術中,尤其是以信息豐富為特征的網絡技術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在這種在線探究學習中,可以培養學生對資源信息的識別、收集、存儲、加工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在觀察、整理、合作、建構中探索新事物,激發發現新現象、探索新規律的創新精神。信息技術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種知識,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給他們的想象插上翅膀,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悠悠誕生。

如何更好的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下面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促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巨大作用;它將極大地促進傳統教育觀念的改變和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觀念的確立;它將極大地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是壹種技術手段,更是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作為學校領導,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載體,把信息技術與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結合起來。深化“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整合”課題研究,繼續探索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加大軟件投入,豐富教學資源。

2.突出重點,強化整合。

要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壹項重要任務。各校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基礎上加強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方面的優勢。學校領導要對教師提出適度的要求,把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作為前提條件,要求教師通過互聯網收集教育教學資源,鼓勵教師制作個人網頁,開發學科教學網站,選擇有實力的學科群體先行啟動這項工作,及時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和宣傳。

3.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

課題的研究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各學校都要做好這項工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壹個新的艱巨的任務。為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要求學校進行這方面的專題研究,重點研究整合的方式方法。

4、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設備的作用,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硬件建設是基礎,軟件開發是保障。就像我們學校只有壹個網絡教室,60臺學生電腦,不能完全滿足師生的需求。本著建設、應用、研究的原則,走出了壹條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題為龍頭,通過課題研究發展教師,通過發展教師發展學生,通過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的特色之路。

5.整合的關鍵在教師。

教師的培訓應該是全方位的、動態的、開放的,應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逐步升級而進行。今後我校教師的培訓將以案例培訓為主,在培訓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另外,對於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生具備壹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在現有基礎上,進壹步完善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融合奠定基礎。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早抓、快抓、抓好,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區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推進我區教育信息化進程。

  • 上一篇:湘陰縣濠河區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如何教育已經上中學的女兒?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