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BBC紀錄片揭示中英教育差異:看完還想讓孩子出國嗎?

BBC紀錄片揭示中英教育差異:看完還想讓孩子出國嗎?

走進壹個典型的中國教室:明亮幹凈,井然有序。老師在認真授課,黑板整潔清晰;學生聚精會神聽課,刷筆記,筆尖觸到紙張的沙沙聲,像春蠶吞食桑葉,聚精會神,引人入勝,傳遞出強烈的求知欲望。

但如果臺下坐著壹群金發碧眼的留學生,情況就不壹樣了。中西教育方式的差異,挑戰著校園秩序和人們的認知。就像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正如《中文學校》所言:“這是壹次通往未知的旅程。"

1,條件滿滿的教室

2015年BBC播出了三集近200分鐘的紀錄片。他們從中國請來了五位優秀的老師到英國名校博航特中學,用中國的教學方法授課。

這是壹個為期四周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比較中英兩國不同的教育方式,哪種更好?

然而從第壹天開始就爆發了各種情況。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中國籍理科教師楊軍興致勃勃,壹字不差地朗讀了教室裏張貼的名人名言。壹個漂亮的英國女孩搖了搖蓬松的長發,調皮地眨了眨眼睛:“我不知道謙虛是什麽意思。”

她真的不知道為什麽要在早上七點前到校,為什麽要換上降落傘壹樣的制服制服。她必須在課堂上安靜地坐著,不要交頭接耳。這不是限制人身自由嗎?

因為她說話隨便,她被楊軍老師叫出去,單獨坐在講臺邊上作為懲罰。後來又有壹個幹擾課堂紀律的男生因為思考被處分。兩個學生互相眨眨眼,笑了起來。女生說:“老師可能是想用這種方式為難我們,但我們就是覺得有意思。”老師越關心她,她就越想鬧,因為這種感覺讓她很興奮。

像這個女生壹樣,教室裏有很多“不安分”的學生。他們已經上課很久了,還在竊竊私語,打打鬧鬧。事實上,讓50名英國中學生同時擠進壹間教室已經是壹個挑戰。

英國學生習慣小班教學,課堂上自由討論。他們真的很難坐在座位上,以適當的方式聽講座。學習時間被延長,課程難度大,讓他們感到極度疲憊。

於是,有的人在課堂上隨著音樂歡快地扭動起舞,有的人嚼著口香糖拿出小鏡子化妝,有的人帶著水壺到課堂上喝熱飲。

老師站在講臺上,壹遍遍聲嘶力竭地喊:“安靜,請安靜!”“學生們還在無休止地談笑風生,混亂的局面就像在菜市場壹樣。

2.中西思維的碰撞。

紀律顯然是國內五位老師最頭疼的問題。最嚴重的時候,學生們憤怒地扔下筆,大喊:“我不想學了!””而老師也委屈的躲在辦公室裏,默默地擦著眼淚。

對於這些不知規矩為何物的精力旺盛的少男少女來說,用儒家的道德教育顯然沒有用;如果用道家無為而治,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當然,我們不能用法家的嚴苛法律來震懾他們。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體罰學生只會讓老師吃不了兜著走。

無奈之下,5位老師只好把博航特學校的領導請到班上來鎮上。面無表情的校領導巡視期間,學生們暫時表現良好,領導壹走,又故態復萌。

家長會也是中國的必備技能。哪個中國學生對“討好家長”這個詞不麻木?但這壹招對英國青少年似乎不太管用。被邀請的家長露出無辜的黑色問號:“難道紀律不是學校管的嗎?妳想從我們這裏得到什麽?”

節目中的壹位老師中國認為,這是因為英國的福利制度非常完善,即使找不到工作,也能保證他們的生存需求,所以學生沒有危機感,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學習欲望。在這個觀點上,博航特的教學總監承認,他們的孩子確實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和主動性。

“國內不是這樣的,沒工作,沒錢。”沒工作沒收入沒收入沒生活。中國先生說這話的時候,所有來開會的家長都陷入了沈思。

與學科相比,有壹個現象不容忽視:中西學習方法的差異。雖然實驗只持續了四周,但中西教育思想的碰撞卻壹直存在。

以體育課為例。在英國,體育是選修課,只為強身健體而存在。英國父母想:為什麽我的孩子跑得那麽快?我不想讓他成為運動員。但在我國,體育要納入中考課程計算總分,身體素質和文化程度同等重要。

於是,在紀錄片體育課上,壹個胖乎乎的尖子生嘗到了失敗的滋味。英國老師上前輕聲安慰,但這種現象在中國很少發生。從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殘酷的競爭環境,讓孩子很清楚,如果不努力奔跑,就會被同齡人甩在後面。

3、很難統壹答案

莊嚴的升旗儀式和整齊的早操在中國是普遍現象,但對英國青少年來說也是新鮮體驗。他們在飄揚的旗幟下揮舞著手臂和腿。起初,他們笑了又笑。隨著實驗的進行,有些同學漸漸認真起來。

並不是每個外國學生都反對中國課堂緊張的學習節奏。老師用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課堂筆記清晰,練習細致,可能會剝奪壹部分自主學習的樂趣,但這種教學方式顯然是非常高效的。

最後的結果也驗證了這壹點:同樣的試卷,華校實驗班各科平均分比同年級博航特學生高8到12分。

短短四周,平均分已經拉大了兩位數的差距。不得不說這是壹個驚人的成績,連學校負責人都驚嘆不已,也承認中國教育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據悉,該節目播出壹年後,英國教育部專門撥款465,438+0萬英鎊,在英國部分小學引入中國教育。

但是很多人認為短時間內呈現的學術成果並不能證明什麽結論。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就像中西文化壹樣,各有各的優勢。

在傳統的大班教學中,中國老師習慣於講課。學生要做的是認真聽講,像海綿壹樣吸收老師輸出的知識,然後通過反復訓練鞏固。

但在這種方法下,教學內容統壹,教學進度快。所有學生都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

因為在英國的學校,會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他們進行精心分組。不同層次的學生會面臨不同的教學內容,進度有快有慢。即使是差生也能體會到學習進步的樂趣。從這個角度來說,英國更傾向於因材施教。

此外,英國習慣於師生和諧相處,註重學生的參與感,重視學習過程中的豐富體驗。中國老師更想知道的是:我今天教的知識妳掌握了嗎?參與節目的數學老師鄒連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班裏有個男生受傷了,打電話讓家裏人來接他回醫院。鄒老師發現受傷的男孩自己背著沈重的書包,笑著拒絕了別人的幫助。他雖然走得很慢,但走得很獨立,很從容。這是英國教育的壹個明顯的亮點,在獨立性和自主性方面給了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

中英文教育孰優孰劣,真的很難有壹個明確的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從中學,多從中學,是我們最明智的選擇。

  • 上一篇:研究性學習課題中高中生上網情況的調查研究
  • 下一篇:臺州雙語學校信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