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月亮河的主要支流。

月亮河的主要支流。

觀音河發源於秦嶺南坡的老鴉坑,流經王耀、八廟、天星鄉,在楊家壩口匯入月河。流量35.76km,匯水面積97.65km2,流量1.015m3/s,河床比降14‰。這條河蜿蜒曲折

觀音河位於漢陰縣北部,為月河壹級支流。觀音河因上遊有觀音崖,下遊有觀音峽而得名,寓意河水受觀音菩薩庇護,壹年四季風調雨順,百姓健康生活。觀音河是月河的壹級支流,漢江的二級支流。發源於漢陰縣觀音河鄉雙龍村老瓦坑,流經觀音河鄉和城關鎮,在漢陰縣城西部匯入月河。流域面積97.65平方公裏,河長35.76公裏,平均比降13.98‰,年均徑流量0.345438+08億立方米。觀音河流域地處北亞熱帶邊緣的濕潤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較差。具有暖溫帶和中溫帶山地氣候特征。流域年平均降水量913.3mm,年平均氣溫15.1℃,最高氣溫40.1℃,最低氣溫-65438。耕地1.23公頃,人口1.45萬。有壹座中型水庫,庫容65438+55.2萬立方米,兩座小(二)型水庫,庫容24萬立方米,14堰,三座引水電站,壹座水位站。據史料記載,觀音河最大洪水發生在7月1965+1,洪峰流量為179立方米每秒。觀音河位於中高山區,海拔363m-1200m。谷形不對稱,兩岸梯田不發育,連續性差。這條河的上遊是直的,下遊是彎的。地層巖性為中上寒武統雲母石英片巖、綠泥石白雲母片巖、千枚巖和矽質巖。盆地內地質復雜,多為破碎片麻巖出露,土壤多為砂壤土,植被壹般,森林覆蓋率達60%。由於山地人煙稀少,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被人工開墾,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嚴重。1980年,漢陰縣人民政府投入200多萬元治理觀音河流域嚴重的水土流失,改變人民貧窮落後的面貌,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對流域進行大規模治理,重點治理毀林開荒,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防治結合,完成了118的初步治理面積。2000年在觀音河上遊實施了以變坡為梯為主的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0公頃。據統計,1980-2001期間的平均來沙量較前26年減少了50%。1985年實測年均產沙量為106400立方米,1990年實測年均產沙量為931000立方米,2004年實測產沙量為5.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5%。流域人民勤勞樸實,糧食自給,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5年的今天,觀音河風景秀麗,景點眾多。有觀音河水庫、觀音巖、水尾寨、下溝小月、龜蛇、天鵝飲水、獅子會、戲水琵琶、王耀寺等安康市最大的水庫,逐漸成為人們旅遊、休閑、度假的場所。

縣內第二大河流東河,由上遊的倪青河、中河、八神河三條支流在三清關匯合後稱為東河,還接收張山溝、王佳禾、窯灣溝、朱家溝、夏家溝的水,在劍池鎮軍壩東側匯入月河。流經鐵佛和浦西區9個鄉(鎮),全長58.6公裏,匯水面積311.75平方公裏,流量3.174立方米每秒,河床比降22.1‰。

倪青,月河支流,漢江二級支流。春樹莊發源於秦嶺殘脈,上遊樓樓河與梨樹河在漢陰縣古鎮雙河口匯合後,稱為倪青河。從下面起沿途接受雙河口、馬家溝、賴家溝、紅巖川溝、松樹溝、雁形溝、火瓢沙溝、冷水溝、鬥溝、大莊溝、康家溝、大灣溝、袁家溝、劉家溝、東溝、麻柳壽、燕窩溝、石家溝、小廠溝、大廠溝、蘭家灣溝。倪青河流量58.6公裏,流域面積433平方公裏,河床平均比降22.1‰。流經漢陰縣雙河口、龍牙鎮,沿岸有兩個鎮辦事處、兩所中學、10多所小學。倪青河,由河兩岸的溝渠溪流涓涓而成,歷史悠久,多年來水量充沛,旱季短暫。由於集水區狹窄,沖積壩小,全流域灌溉水田不足萬畝,節水灌溉略有盈余。1994漢陰縣積極實施“引綠水惠觀”工程。經安康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勘察論證設計,在龍牙鎮劉村、劉林村交界處及倪青河右腳挖引水隧洞,將倪青河引入觀音河,彌補觀音河水庫蓄水不足。陜西省水利廳和陜西省計委批準了該項目,並將其納入國家以工代賑項目。“從青年分流到經濟觀”隧道工程耗資654.38+0萬元,歷時654.38+0年。隧洞長1020m,高1.8m,寬1.5m,導流流量2.5m3/s,相當於再建壹座觀音河水庫。時任陜西省副省長的徐山林親臨現場,欣然題寫了“引入青年經濟理念,造福百姓”八個大字。

漢江流域月河北岸壹級支流中河,發源於壽竹嶺南麓。中河全長41.7km,流域面積128.42 km2,平均比降26.9‰。流向南北,從發源地下方,與瓦龍、白洋、黑龍洞、羅漢洞、紅巖、糯米等6條5km以上的溝壑溪流相連,沿途19+。中遊由北向南流經漢陰縣石條街、鐵佛寺、龍牙三鄉鎮。在龍牙鎮三清關附近與倪青河、八神河匯合,後稱東河。在劍池鎮軍壩村東側流入月河。耕地39250畝,人口1.35萬。小型水庫2座,庫容20.6萬立方米,堰480座,引水渠道178/1.96公裏。中和地處中高山區,海拔1470m-532m。流域內水系發育,對稱分布,北高南低。區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山谷幽深,山勢險峻,人煙稀少,水平梯田極少。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為人工耕種,毀林開荒,水土流失嚴重。近年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退耕還林,森林覆蓋率從60%提高到如今的85%。2008年,在國家投資下,每個村莊的水泥硬化道路、電力和電話(網通)覆蓋率達到65,438+000%。流域人民的生產條件得到了改善,生產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遠遠望去,山川秀美,規劃區內建築鱗次櫛比,街道整潔幹凈,江河溪流送北京。

八神發源於安康市漢濱區大河區源潭鄉五臺山。自北向南流經源潭、八神鄉,在八神鄉大坪村流入漢陰縣,匯入東河(東河在漢陰縣劍池鄉軍壩村匯入河流)。河流全長24.43公裏,流域面積114.06平方公裏,河床比降2.05‰,多年平均流量1.214 m3/s,年徑流量3830萬m3。沈家壩地區河谷比較開闊。早在清康熙四年(1665),就修建了頭巖渠灌溉田地。建國後於1983改建為混凝土碾壓壩,有效灌溉面積220畝。

恒河,原名橫河,發源於安康市漢濱區葉坪區喬婷鄉鴨屋溝腦。流經葉坪、大河區,在恒口區前宮鄉大王廟出谷,在恒口鎮東端匯入河流。全長113km,流域面積975km2(含漢陰縣26.27km2),河道比降5.94‰。根據恒河楊家營水文站22年至1983的觀測資料,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13萬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為115萬立方米(1962)。7月8日1957,最大流量1520 m3/s,水力儲備2000千瓦。恒河有豐富的水利和水力資源。明朝嘉靖十年(1531),著名的千宮堰建成後,萬宮堰和永豐堰相繼建成。恒輝渠修建於1957,灌溉面積2.48萬畝。1961年後,利用恒河水電資源,在葉坪、大河修建了小水電站。

付家河發源於安康市漢濱區東鎮鄉王莽山的泥湖。它蜿蜒向南,流經茨溝和五裏,在五裏周佳瑩附近匯入河流。全長68.3公裏,流域面積457平方公裏,河道比降8.44‰。年均徑流量654.38+0.38億立方米,水力儲量0.45萬千瓦,是安康境內第二大河流。河口土地平坦肥沃,宜興水利。清雍正六年(1728),在峪口(今河西鄉小壩)修建大吉堰。1966合並改造擴建為東西岸和二岸,灌溉面積增加到8380畝。1958年冬,松樹壩上遊修建八壹水庫,總庫容1174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3萬畝。

  • 上一篇:初中畢業怎麽查學歷?
  • 下一篇:女性吸煙有什麽危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