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晉江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晉江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泉州和閩南留下了很多東西和民間傳說。

晉江磁竈的愚公山有他的陵墓。

泉州清源山虎奶泉腳下,有自己寫的四個大字:“君恩山沖”。

在廈門、金門、武平、海南島等地,建有余的讀書館和祠堂。

3.何朝宗(1522 ~ 1573),又名何來,德化縣龍臺鄉後所村人。

他擅長木雕、彩塑,尤其是瓷塑。他是明代嘉靖、萬歷年間最著名的雕塑藝術家。

他的陶瓷雕塑大多見於佛教和道教雕像。

何的作品很少。

目前,北京故宮和上海、福建、泉州、廣東等地博物館收藏的何氏作品被列為國家壹級文物,歐美、日本、東南亞的何氏瓷雕被列為國寶。

何朝宗在家鄉積極從事瓷雕的研究、創作和藝術活動,為德化瓷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德化瓷雕贏得較高的國際聲譽做出了突出貢獻。

4.芷(1527-t602),字弘甫,號,亦號。溫嶺居士。

泉州晉江人,明末傑出的思想家、進步史學家。

李誌出生在壹個* * *市民家庭。

從小倔強,擅長獨立思考。12歲為舉人,30-54歲為官。他在河南輝縣當過神諭,在南京當過外交大臣和醫生,最後在雲南姚安當了知府。

二十多年的仕途,他體會到了官場的種種黑暗,以及東南邊陲百姓造反兵變、倭寇襲擾我的現實,深刻感受到了明朝內部的腐朽沒落。

著有《焚書》和《藏書》。

李贄的進步思想客觀地反映了當時新市民階層自由發展的願望和要求。

5.何何(1557 ~ 1633),晉江人,明末歷史學家。

他博覽群書,居村二十余年,編纂了明朝十三代所送的《明山藏》,編了150卷《舒敏》,在國際上頗有影響。

何因與友人楊、陳鶴卿、惠安詩人黃交往密切,被稱為“溫嶺五子”。何剛正不阿,敢於直抒胸臆,發表自己對歷史的獨特見解。

因為他喬媛“站得直,敢說話”,所以屢遭權貴排擠。

後來因為痛恨黑暗的官場,被彈劾,只好“領導自己”,回到家鄉專心寫作寫作。

在何的幾十部名作中,是最具創新性和最成功的。

《四庫全書》收錄了和的《鄭》,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數百年來,《民書》壹直受到國內外歷史學家的重視。如當代著名史學家張的《中西交通史料集》、日本桑園藏蒲守庚的《考》、福建在法國伯裏奧特對摩尼教後裔的《考》等,都引用了《閩書》的資料作為佐證。

何不愧為中國古代傑出的地方誌學家,他的學術精神和代表作《舒敏》將永載史冊!6.鄭成功·鄭成功(1624 ~ 1662),南安石井人。

鄭成功是宏偉的,機智的和輝煌的。

21歲,以優異的成績名列榜首,進入南京國子監書院。

他的文章影響深遠,辭藻華麗,文質彬彬,閑暇時經常舞劍學射。1624年,荷蘭殖民者占領臺灣省。

1661 4月21日,鄭成功起兵二萬五千。經過八個月的苦戰,荷蘭士兵彈藥耗盡,陷入絕境,只好掛白旗投降。臺灣省,這個被占領了38年的寶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制定了壹套切實可行的、有利於臺灣省經濟文化發展的治理政策,為臺灣省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7.石郎(1621-1697),晉江丫口人。

年少時“學識淵博,膂力過人”,師從恩師,“學得各種攻刺之術,精於兵法,故以智勇為萬人之敵。”

面對統壹與分裂的是非,施瑯第壹個站出來,要求迅速實現國家統壹。

施瑯的主張立足現實,符合人民的統壹願望,充分顯示了他的愛國情懷和高超的政治眼光。

施瑯入臺後,不僅不與鄭集團重修舊好,還親自去了廟。他高度評價鄭父子開拓臺灣省的功績,說他帶兵為國為民盡忠,充分體現了施瑯的坦蕩胸懷。

施瑯壹生為國家和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他是壹位愛國將領,也是壹位胸懷寬廣的政治家。

他的愛國主義和對人民的關心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8.李光前·李光前(1893 ~ 1967),原名余坤,南安市梅山鎮人。

新加坡著名華僑實業家、慈善家、教育家。

他以“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為宗旨,致力於學與教的發展,為所在國和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寶貴貢獻。

李光前出生於貧困之中。他年輕時在家鄉的私塾讀書,很努力。

1908年考入清代濟南學堂,後轉入北京清華學堂。完成學業後,他回到新加坡,在道南和鄭陽學校任教,並兼任《中國日報》的電訊翻譯。

清末,他加入了孫中山先生發起的同盟會..

1920年,她嫁給了陳嘉庚的大女兒陳愛麗。

1928年,李光前創辦了南壹橡膠公司。

在努力和發展中,他形成了壹套融合中西文化精髓的管理方法。

經過30多年的努力,企業已遍布東南亞,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工商界的傑出人物。

李光前不僅是壹位成功的企業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自己的商業收入投入到文化教育事業中。

他認為教育不僅啟迪人類智慧,而且尋求個人和社會的生存,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

為了發展家鄉的教育,我創辦了國光中學。

上世紀50年代初,他撥出巨資,將眉山建設成壹個擁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醫院和劇院的華僑文化村。

李光前壹生致力於教育事業,並獲得了很高的榮譽。

李光前是歷史上著名的華僑教育家。

9.李子芳李子芳(1910 ~ 1942)出生於泉州石獅永寧岑鬥村。

愛國烈士。

出生在壹個華僑家庭。

17歲時,他隨鄉親漂洋過海,定居菲律賓。

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國求學。

1930年參加革命,1932年4月,* *率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趕到漳州石馬加入紅軍。

6月,隨東路軍進入中央蘇區。

他被分配到紅四軍組織部和紅壹軍團組織部工作,受到第四次反“圍剿”激戰的錘煉和考驗。

4月加了中國1933。

1934 10,中央紅軍進行戰略轉移,李子芳跟隨部隊參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

中央紅軍順利到達陜北後,李子芳先後升任紅壹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並當選為軍團黨委候補委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子芳擔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

1941、1年,* *頑固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李子芳不幸被俘,包括葉挺在內的數百名新四軍官兵被囚禁在江西上饒集中營。

1941 7月,李子芳被帶到了敵人的專用監室——石地澗監獄。

下午,他們組織的逃跑鬥爭失敗,敵人加強了控制措施。

1942年5月,李子芳在獄中被害,時年32歲。

32歲的李子芳為抗日救國、解放祖國的正義鬥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的事跡被收入中央委員會的《黨史》壹書。

10.司馬文森司馬文森(1916 ~ 1968),原名何應泉,筆名沈小蘭、林曦等。,泉州東街人,中國著名作家。

9歲去南陽謀生,12歲回老家讀了幾年小學。

1932年參加革命活動,次年加入中國* * *編輯地下刊物《農民日報》。

1934年去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光明》、《作家》、《文壇》發表小說和散文。

抗戰初期,他在尚美文化救國會宣傳部工作。

抗戰勝利後,移居廣州,恢復文學生活,辦文學新聞。這兩家雜誌停刊後,他以南方局文化委員會委員和香港《文匯報》總編輯的身份赴港。

抗戰時期有壹部小說《南陽淘金》(當時年底出版)。

1952被港英當局逮捕,獲釋後返回內地。負責籌備作協廣東分會,編輯雜誌作品。

1955年後,他被調到外事部門從事文化工作。

1958擔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贊。

65438-0962年回國,任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西亞部主任。

1964被任命為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

1968死於文革。

1970 * * *,骨灰移至北京八寶山公墓。

作品有:1940、壹個英雄的經歷(短篇)、粵北筆記(短篇)、1941、孤獨(短篇)、1944、大時代的小人物(短篇)、65434。

歐陽湛歐陽湛,字,唐代泉州晉江畔湖村人。

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時期,是泉州歷史上第壹個進士,從官員到國子監有四個教輔。

歐陽詹年輕的時候很聰明,唯壹的愛好就是讀書寫詩。他年輕時勤奮好學,見解獨到,所以文章優美精辟。

在德宗貞元初年,他成名了,浙江和福建的許多人都知道歐陽詹的名字。

歐陽湛是壹位才華橫溢的學者,著述頗豐。他在《歐陽星周記》中收錄了140余篇賦、詩、筆記、傳記、題詞、賦、散文、議論文、序、書等作品。

他的生平事跡和文章對福建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是福建文化史上的傑出人物。

2.余猶大(1503 ~ 1580),泉州河市人,明朝嘉靖年間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余壹生都是壹名軍人,他的主要功績是領導了抗日鬥爭。

余是多才多藝的。

他創造了壹套通過造船來殲滅敵人的海軍戰術,還發明了陸戰用的獨輪車。

他精通六經,博學多聞,著有《正氣唐吉》三十卷,堪稱明代儒將。

余的遺骨(抱歉此段為第壹)

  • 上一篇:2023年最新征文比賽
  • 下一篇:中學生暑假食譜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