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從校園變遷看從化教育的發展

從校園變遷看從化教育的發展

龍珠神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有種田讀書的優良傳統。但教育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重要性和發展程度是不壹樣的。從化的教育緊跟時代的發展,經歷了壹個艱難的過程,變化很大。

?據《從化縣誌》記載,文廟始建於明代弘治八年知縣劉虹。這是從化第壹所也是唯壹壹所官方學校。這所官學經過林炎、李鐸、程響、陸天恩等人的擴建,已具有壹定的規模。明代著名學者李民標曾就讀於這所官學。後來被洪水沖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重建。

?清朝和民國初年,從化的教育以私塾為主。當時能辦私塾的村,大多是大戶人家的村。比如木棉村,是從化最大的自然村。在清朝,所有的分支機構基本上都有私塾。著名的有永健書店、唐智書店、永寬書店、文誌書店和寶山書店。江浦村的“修竹者美館”由清朝狀元林昭堂題寫,後發展為永思小學,解放後改為江浦小學。官村有心園書房。商洛村有雙鳳書店。靳東村有壹家芳如書店。在沃倉的英甫裏村有壹家唐冶書店。即使在偏遠山區呂田水鋪村,也有壹家歡喜書屋,私塾老師李成久壹直教到解放初期。在重樓村,我以為沒有私立學校。去年年底,在畫家梁連誌的幫助下,終於在炮塔附近找到了村私塾的廢墟。雖然破舊,但私塾的格局依然可見。在大嶴村重修的承德學堂碑文裏,說的是承德的世系世代相傳,生活艱難。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創立了壹個教學和書法的祠堂。許多村莊都有祠堂和私塾。這壹時期的私塾堪比各村條件較好的祠堂,與祠堂分開設置,學生數十人;條件差的只有幾間泥磚紅瓦的民居,只有幾個學生在讀書。粗略算來,從化有近30所這樣的私立學校。直到清末,縣內只有壹家儒學作為“官營”。

?1907年,清朝副部長龔小金州聘請著名建築師,規劃修建了從化高等小學堂,包括禮堂1間,教室5間,師生宿舍28間,還有操場、飯堂、廚房、浴室、廁所等。布局得當,空氣流通良好,光線充足,校舍是當時最宏偉、最上檔次的學校。很多有錢人或者官僚的孩子都在這個學校讀書。

此外,從化還有幾所規模較小的小學,大部分是由私立學校改建而成。校園相對較小,大約有521名學生。

?民國時期,從化的教育得到了發展。在此期間,從化高等小學繼續辦學,學制和學科內容有所變化。直到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入侵從化,它才不得不停止運行。1942年,學校遷至官村新屋圍李氏宗祠,復課壹年多。1943年初,當時的縣政府撤銷了這所學校,將其改為從化師範學校,坐落在溫泉。

1910年,從化基督教會也開辦了壹所學校。1921年,培正中學小學分校在街口擴建。還有壹所教會開辦的女子小學。這些學校規模較小,於1927年停辦。

1926年從化創辦縣初級中學,校址在明倫堂。1927年,學生人數增加,校址移至夫子廟。從化縣初級中學是當時從化的最高學府。因為抗日戰爭,校址移至民樂、溫泉,直到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從城。然後建立了三所初中,分別是叢城、良口、太平。同時,取消所有縣小學,設立中心小學。當時的中心小學有:環城(門口江)中心小學、豐和中心小學、桃園中心小學、邵水(官村)中心小學、羅進中心小學、深港中心小學、太平中心小學。東陸、沙溪、西郊、人和、麥鋪、良口、蘆田鄉也有中心小學。這壹時期,除了占用祠堂,還在祠堂後面周圍修建了壹些教室和學生宿舍,如門口江小學。祠堂後面的北側,建了幾間青磚房作為教室,還有操場和師生宿舍。由於政局不穩和抗日戰爭,這些學校時有運轉,招生僅占適齡兒童的20%左右。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子女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解放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教育。1950年,溫泉中學、從城中學、良口中學、太平中學、從化師範學校合並為壹所聯合中學。1951年改為從化中學。

?幾十年來,這所中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磚房到現在的高樓大廈,建起了現代化的教學樓、實驗樓、師生宿舍樓。學校有科學館、圖書館、各學科教學演示室和實驗室,各種現代化設備壹應俱全。學校的飯堂可以和飯堂相比。校園裏有美麗的風景和鮮花。學校有大型操場、體育館、生物公園、地理公園、榕樹園和民俗博物館等。每年有數百名學生考上各種大學,包括國家重點大學,是從化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

?柳溪小學前身是門口江小學,解放前曾是城市周邊的中心小學。解放後,這所學校取得了新的發展。1959年1月8日,周總理視察學校並作出重要指示。學校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在從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現在的學校建築都是樓房,有教室、辦公室、會議室、電腦室、音樂室等場所。各種電教等設施壹應俱全,校園花園式布局處處體現出溫馨積極的氛圍。

河倉小學創建於1961年。當時是江浦中心小學附屬小學。當時只有兩間教室和兩間教師宿舍和辦公室,開設了高壹和高二兩個班。讀完二年級,學生要步行到兩公裏外的江浦中心小學。在這所小學讀書的時候,我必須從家裏拿課桌和凳子。學校沒有任何活動場所,連廁所都沒有。到了60年代末,學校擴建成了壹所完全小學,十多間教室和教師宿舍都是用泥磚紅瓦建成的。70年代初,初壹初二附中。到20世紀80年代初,第壹座教學樓已經建成。到90年代末,現代化的教學樓和教師宿舍已經搬遷,有24個教室和10多個辦公室、電腦室、衛生室、會議室和少先隊隊。建起了標準的足球場和籃球場,運動場上鋪設了塑膠跑道,成為壹所現代化的完全小學,房間和場地都很完善。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從化校區建設正朝著規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從化目前有7所區直屬中學,其中6所中學開設初中部和高級中學,其他鄉鎮都有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這些中學都建在樓房裏,有標準化的房間和場地,現代化的設備,更好的校園綠化和美化。學生人數多達1000多人,是從化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化從1983年開始普及初中教育。1986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87年,有86,059名學生和4,545名教職員工。這壹時期,就連呂田玉洞等只有幾十人的小村莊也有了小學。每個村莊都有學校,每個人都有書讀,千年理想已經成為現實。

?近十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壹些偏遠的山村被掏空,當地學校學生數量逐年減少。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門加快了城鎮學校和鄉鎮重點學校的建設,擴建校舍和各種教學設施,合並邊遠學校,把現有學校做大。同時引入校車接送偏遠學生,方便學生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改善農村群眾上學條件。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從化人努力建校,發揮自身優勢,吸收社會辦學力量。教育條件跟上了現代發展的步伐,校園建設超越了之前千年的總和。有人說,幾乎所有最好最漂亮的建築都是各地的學校。從化山川秀美,人傑地靈,還吸引了華農珠江學院、華南軟件學院、城建學院、廣東水電學院等9所高校建校,在校生超過10萬人。從化壹直被認為是廣東省的教育強區。現在,從化人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質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對提高從化的生產力,促進經濟騰飛,推動現代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上一篇:長沙地鐵2號線的出入口
  • 下一篇:2023年內江事業單位考試時間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