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伊三村的由來

伊三村的由來

伊三村的由來如下:

輝縣城西18km處有壹個伊三村,原名大孟巖,村南不遠處有小孟巖。村莊的名字根據村莊的大小而不同。相傳古時候有壹年,壹個村民晚上睡覺的時候被洪水的夢驚醒。他看到山洪暴發,河水漫過堤岸,號召村民躲避洪水,因此被稱為夢幻洪水,後來演變為孟雁,發展為兩個村莊。大改名為陳是為了紀念革命烈士。

人物介紹

陳同誌是趙家南曉莊人。1915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陳誌方是壹名小學教師。他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趙谷畢業後,去輝縣初中讀書。畢業後,他在聶橋小學當了兩年老師。陳在學生時代就關心國家大事。他教書的時候喜歡看進步報紙,看到和聽到喪權辱國的消息,就無比憤恨。

1937抗日戰爭爆發時,看到美麗的河山被敵人占領,陳同誌立即投入抗日救國戰線。陳於1939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奉命在輝縣堅持抗日工作。曾任抗日區長、區委書記。當時條件極其艱苦,但陳同誌堅持鬥爭,從不間斷,關心群眾疾苦,關心革命同誌,為群眾所稱道。

6月,1940,陳奉命在獲嘉、武鄉壹帶地下工作,配合武裝部隊伍南下。陳同誌原名陳,在那個地區從事地下活動的叫陳。他穿著便衣,搬到了道清路南。他穿越敵人封鎖的道青鐵路和堵溝,往返於獲嘉縣張炬和輝縣西部的薄墻之間。他為我們太行軍區發動道清戰役做了很多工作。

1943年,陳被調到趙固區幹隊任政委。同年5月18,1000余敵軍洗劫第六區。陳帶領民兵在附近阻擊敵人,不避危險,突入重圍,殺東破西,阻擋了敵人的前進。不幸的是,他在激烈的戰鬥中受了重傷,右臂骨折。然而,他沒有退縮。他堅守陣地,單手射殺了敵人。敵人不敢靠近,但他因傷勢嚴重,光榮犧牲,年僅27歲。

烈士陳安葬在大孟巖村北。為了紀念這位為祖國和人民犧牲的革命英雄,人們將大夢巖改為伊三村,將微巖橋改為伊三橋,使他的革命精神永存。

  • 上一篇:賣房子的學生
  • 下一篇:寧波市北侖區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學2022年停課線下教學的通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