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期末考試時間

小學期末考試時間

六年級科學第二冊復習大綱

第壹單元

1.在我們的感覺器官中,眼睛比其他感官能收集更多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視覺只能看到1/5mm的微小物體。

2.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它能被放大是因為空氣中的光進入放大鏡時會發生折射和彎曲。

放大鏡下的物體不僅被放大了,還看到了壹些細節,比如報紙上的圖片,電腦和電視的屏幕,本來是由很多點組成的,看到的點是由紅、綠、藍組成的。

吸水紙纖維又長又粗又松。

圓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裝滿水也有放大鏡的功能。

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鏡子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球體的透明體放大倍數最大。

隨著放大鏡放大倍數的增加,不僅被觀察物體的圖像會變大,還會獲得更多的物體信息,視野會變小。

通過鏡頭看到的區域或面積稱為鏡頭的視場。

4.放大率的計算:

和螞蟻、蝗蟲、蠶蛾壹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壹對觸須,胸前有三雙足,稱為昆蟲。

昆蟲有許多特殊的結構和能力。像蜻蜓、蒼蠅、蝴蝶都有復眼。

昆蟲是自然界中肉眼可見的最小動物之壹。

蚜蟲的天敵是草蛉。我們可以在10倍的放大鏡下看到蚜蟲的四肢。

6.常見的晶體有白糖、鹽、堿面、雪花等。大部分都是規則的形狀。

制作晶體的方法:水還原法和降溫法。

7.萊文·胡克(Levin Hooke)出生於荷蘭,是壹名生物學家,他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結構顯微鏡,放大倍數接近300倍。

面對小焦距物體的鏡頭稱為物鏡(更靠近被測物體)。鏡頭面對人眼的焦距大於目鏡的焦距。

電子顯微鏡可以把壹個物體放大200萬倍,大腸桿菌和SARS病毒都可以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8.物體的精細結構必須制成玻片標本才能在顯微鏡下清晰觀察。

載玻片標本的切片必須薄而透明。

許多細菌聚集在壹起形成菌落。

9.生物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是第壹個發現並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人。

細胞理論的建立被認為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壹。

寶石花耐旱的秘密在於它上面的氣孔很少。魚缸裏的綠水是綠藻的作用。

10.在顯微鏡發明之前,人類是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這五種感覺器官來探索和認識世界的。

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為人類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

微生物並非都對人類有害。很多微生物不僅對人類有益,我們也離不開它們!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第壹個指出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有關。

利用微生物的功能,我們可以制作具有獨特風味的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食品。

饅頭和面包內部多孔是因為蒸饅頭或烤面包前,在面團中加入酵母,酵母分解面團中的糖分,從而獲得營養和能量,排出二氧化碳。人類使用酵母制作面團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它可以使面包變得疏松多孔。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動物和植物的屍體和殘留物。

第二單元

1.垃圾分類有很多種方法。按材料可分為塑料、金屬、紙、玻璃等。,並根據危害狀況,可分為有害垃圾和壹般垃圾...

2.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固體垃圾,還包括建築垃圾、農業垃圾和工業垃圾。

3.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散發惡臭,汙染空氣;滋生蚊蠅,引發疾病;還會破壞土壤,影響農業。

4.目前,垃圾的壹般處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燒和堆肥。

5.采用清潔填埋和自然堆肥處理垃圾各有利弊。

優點:能有效減少垃圾對地下水、土壤、空氣的汙染;

缺點:環境汙染無法根除,占用土地。

6.做填埋模擬實驗時:

原生水相當於地下水;

石頭和沙子相當於土層;

蘸墨的紙巾相當於填埋垃圾;

噴水相當於下雨;

水的變色相當於有害物質泄漏出去汙染了地下水。

垃圾填埋後,可以在上面建公園、體育場,但不能用來蓋房子、種莊稼。

7.減少垃圾量才是從源頭上解決垃圾問題的辦法。

再利用是指用另壹種方式使用用過的東西,這是減少垃圾量的重要途徑。

8.當我們無法減少壹些材料的使用時,我們可以回收這些原材料並重新使用,這不僅可以減少固體廢物的數量,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自然資源。

解決垃圾問題的系統方案應該包括: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畫壹個通用回收標誌:

9.固體廢棄物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采用,是目前處理廢棄物最積極、最科學的手段。

10.要想真正把垃圾變成資源,必須對垃圾進行分類和重新包裝。

生活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紙張、塑料、金屬、玻璃、橡膠、紡織品等。

約1/3的生活垃圾是碎菜葉、蛋殼等食物垃圾。院子裏的這些垃圾、枯葉、雜草,通過堆積可以自然分解,成為有用的有機肥料。(廚房垃圾)

11.有害廢棄物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註射器、過期藥品等。這些廢物需要特殊的安全處理。如果埋在地下,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燃燒會汙染大氣。如果人們受到有毒有害廢物的影響,就會患上各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除了垃圾問題,世界還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氣候變暖、物種滅絕、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

目前,60%的大陸地區淡水資源短缺,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4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

土地荒漠化已經成為全球生態的“頭號殺手”。

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人類對化石燃料的消耗將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提高地球表面的溫度。

許多環境問題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但人類活動也可以改善環境。

第三單元

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圍繞地球公轉,公轉和自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4。月球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80。

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1/49。

月球的引力大約是地球引力的1/6。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載人飛船成功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打印出人類第壹個腳印。

2.月亮在圓的變化過程中的各種形狀稱為月相。

月相變化有規律:前半月月相由缺變圓,後半月由缺變圓。

地形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隕石坑。隕石坑這個名字是伽利略命名的。

目前公認的隕石坑觀點是“撞擊說”

4.日食發生的原因:當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如果三者在壹條直線上,月亮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亮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地球上處於陰影中的人只能看到部分或全部,於是發生了日食。

日食通常發生在農歷的第壹天。

日食有三種: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

畫出日食時三者的位置關系:

日食通常發生在農歷的第十五天。日食只在滿月時發生。

日食包括日全食和日偏食。

畫出日食時三者的位置關系:

5.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八顆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圍繞客觀存在而旋轉的天體系統,稱為太陽系。

太陽是太陽系中唯壹閃亮的星星。

八大行星到太陽的距離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金星自轉周期最長,木星自轉周期最短。

海王星的公轉周期最長,水星的公轉周期最短。

6.北方的天空中有壹顆著名的小熊座北極星,不是很亮。我們可以在大熊星座的幫助下找到北極星。

大熊座最明顯的標誌是我們熟悉的北鬥七星,它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

獅子座頭部的星星就像壹個反著寫的問號,尾部的三顆星星組成壹個大三角形,是獅子座的明顯標誌。

7.天空中閃耀的銀河帶,其實是由許多恒星組成的恒星群,稱為銀河系。

銀河系由大約6543.8+000億到2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為6543.8+000億光年。

光以每秒30萬公裏的速度傳播。光年是光在壹年中走過的距離。它是用來測量恒星間距離的單位。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6543.8+00億個河外星系。

中國是公認的火箭發源地。

2003年10月2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宇航員楊利偉進入了太空。

2005年6月65438+10月65438+2月,神舟六號再次搭載航天員費和聶海勝進入太空。

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已經有14人獻出了生命。美國挑戰號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7名宇航員遇難。

第四單元

1.科學家如何探索:

(1)科學家探索壹個問題的歷程:觀察發現——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提出研究問題——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釋——利用技術和數學方法收集證據——形成自己的解釋——收集新的證據——補充原有的解釋——發表研究成果。

(2)科學探究不是壹個線性的過程,而是壹個不斷提問、不斷求證的過程。

尋找證據的過程就是收集信息並對其進行處理的過程。

(3)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經歷著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

2.我們怎麽知道:

(1)在科學探究中,首先要通過觀察、社會調查和實驗操作來獲取大量的信息。

(2)有效數據信息越準確、越全面,科學探究就越深入。

3.我的所見所想:

(1)用感官收集信息容易加入自己的感覺、想象和猜測,從而蒙蔽事實。

(2)反復實驗,多角度、多手段的觀察和他人的檢查,可以收集到更多的事實信息。

4.訪問和識別信息:

(1)通過書籍、報紙、網絡可以獲得很多間接信息。

(2)信息的可靠性可以通過信息發布的時間和獲取信息的方式來區分。

5.記錄和存儲:

(1)用紙筆、照相機、攝像機、電腦,可以將獲得的信息記錄下來,保存起來,以備研究和將來使用。

(2)信息越來越多,需要存儲的空間越來越大。我們應該減少信息的存儲空間,選擇合適的記錄和存儲介質。

6.整理獲得的信息:

(1)整理、比較、對比得到的信息,可以使信息更有條理,更清晰。

(2)分類圖、對比/對照表、折線圖、流程圖、循環圖、統計圖是組織信息的有效方法。

7.交換我們的信息:

(1)交流是科學探究中分享信息的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改正錯誤,獲得更多的信息。

(2)信息的交流要求我們善於傾聽,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這樣才能快速準確地交流信息。

8.將消息發送給更多人:

(1)通過墻報、展覽、報紙、雜誌、電話、電子郵件、網絡等多種方式,將信息傳遞給更多的人享受。

(2)信息的傳遞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

  • 上一篇:校園活動宣傳稿範文
  • 下一篇:很多學生都有壹個教師夢。為什麽很多老師願意教小學而不是初中?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