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幫我介紹壹下鄂倫春族的起源和歷史。

幫我介紹壹下鄂倫春族的起源和歷史。

“鄂倫春族”這個名字在清初的文獻中就有記載。《清帝實錄》卷五十壹在壹篇報告中首次提到“奧爾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詔稱“羅春”。此後,他們被稱為鄂倫春族。鄂倫春族這個詞有兩個意思。壹個是用鹿訓的人,壹個是山上的人。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鄂倫春族人口為8196。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黑龍江省呼瑪、愛輝、遜克、嘉蔭縣。使用鄂倫春族語言,屬於滿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之友。沒有民族語言,普遍使用漢語,部分鄂倫春族使用蒙古語。

歷史

鄂倫春族的祖先也是“石維”,即林人。元代稱“林中人”。明代壹般稱為“北山野人”,在外興安嶺以南、烏蘇裏江以東、什勒卡河以西、庫頁島以東的廣大地區狩獵。17世紀中葉,俄國殖民者入侵中國黑龍江流域,迫使鄂倫春族南遷,集中在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但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直到不平等的《中俄愛昏條約》與《北京條約》簽訂前,他們仍在外興安嶺以南的廣大地區狩獵,也參與清政府定期邊境巡邏等活動。只是在19世紀中葉,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地區,鄂倫春族失去了占領區的廣大狩獵場。清廷對鄂倫春族的統治屢變。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將鄂倫族劃分為“莫令阿”和“雅法罕”兩部分,分別歸布撒衙門管轄。”“秣陵鄂倫春”意為騎鄂倫春,編入八旗組織南征北戰。”雅法罕鄂倫春族”意為徒步鄂倫春族,指失去了馴鹿,尚未得到馬匹,仍在狩獵的鄂倫春族人。分五路,分別是庫馬爾、比拉勒、阿裏、多布庫爾、托合,路分八個輔助,各1人。清廷每年都派“安達”進山收貢貂。光緒八年(1882),清廷廢除布撒主衙門,設立興安城主衙門,專管五號鄂倫春族。光緒十九年,興安城主衙門撤銷,原有5路合並為4路,輔助16人(阿裏、多布庫爾合並,其余不變),隸屬黑龍江、摩根、布薩、呼倫貝爾副衙門。

軍閥統治時期,僅廢除了八旗組織的內容,四路16助理員的組織基本保持不變。管轄體制上,3路歸黑龍江省監察廳管轄,L路歸海拉爾蒙古衙門管轄。“九壹八事變”後,侵華日軍名義上把鄂倫春族分別劃歸偽黑龍江省和興安北省管轄。

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鄂倫春族人民奮起英勇鬥爭。鄂倫春族子弟加入東北抗日聯軍。用自己的鮮血捍衛祖國和民族的生存。1945八月解放。1951年10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成立。

社會經濟學

17世紀中葉,鄂倫春族的社會發展還停留在被稱為“五裏棱”的宗法公社階段。當時雖然宗族組織依然存在,但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已經不再是宗族,而是“五裏棱”。每壹個“五裏冷”都包括壹些同壹個祖先幾代子孫的小家庭。五裏楞的家族首領叫塔坦達,其內部生產資料是公有的,過著同勞均分的* * *生產的原始生活。17世紀中葉以後,清廷對鄂倫春族的管轄更加嚴格,鄂倫春族與滿漢民族的經濟交流也有所發展。鐵制工具和槍支的輸入,以及狩獵產品與農牧手工業交換的發展,逐漸引起鄂倫春族社會內部的壹系列變化。除了狩獵場、森林、河流之外,壹些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經由公有制演變為私有制,勞動組織和分配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由於原本孕育於五裏楞的個體家族的崛起,五裏楞終於從壹個血緣組織演變為壹個地緣組織,氏族制度走到了盡頭。壹夫壹妻制家庭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的基本單位。1945年8月解放前,鄂倫春族社會已經進入相鄰公社階段。

鄂倫春族主要生活在大興安嶺帶,地形在海拔500-1500米之間,屬極寒山區,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遼闊的興安山脈是鹿、麅子、虎、豹、野豬、熊、狐貍、猞猁、水獺等野生動物的家園,河流縱橫交錯,生長著各種魚類。這種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最好的天然狩獵場,為狩獵的鄂倫春族提供了豐富的衣食來源。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的主要生產活動是狩獵,輔以捕魚、采集和手工業。社會上只有男女老少的自然分工,沒有社會分工。1000多年前就有記載,鄂倫春族是狩獵民族。打獵主要是男人,有時候女人也壹起去打獵。狩獵工具包括槍、馬和獵犬。主要采用集體狩獵,但不再以“五裏楞”為單位,而是在自願的基礎上臨時組織壹個或幾個單獨的“Anage”。獵物在生長初期分布均勻,但動物肉的分布在五裏冷始終保持均等。在同壹個“五裏冷”沒有參加過狩獵的寡婦是孤獨的,壹般比獵人分得多。外賓如果被分配,可以照常分壹杯羹。雖然出現了個體狩獵,但是很少。狩獵是鄂倫春族的主要衣食來源。捕魚往往以“堵集”的方式集體進行;有的還在樺木船上叉魚;用網捕魚是從其他民族傳入的。男人多負責打魚,女人多負責采集。捕獲的魚、野菜、野果是鄂倫春族食物的重要補充。如果壹時吃不完,就要曬幹儲存起來,等漁獲稀少的時候再食用。

鄂倫春族的手工業主要有毛皮制品和樺木制品;大部分是女人做的。根據它們的性質和部位,將不同季節狩獵所得的獸皮縫制成適合不同季節的衣服;從樺樹上剝下的整個樺樹皮被加工成適合不同用途的器皿。婦女在這些毛皮制品和樺木制品上刺繡或雕刻的各種圖案。最能體現狩獵文化的傳統特色。此外,男人還會手工制作骨頭、木頭和鐵。

近代以來,農業在壹些地區的鄂倫春族中萌芽。清末和辛亥革命後的壹段時間,政府實行“棄獵還農”政策,鄂倫春族地區的農業有了初步發展。但是鄂倫春族不習慣農業,加上鄂倫春族地區的農業已經被1939徹底破壞。

因為鄂倫春族各個民族從事的生產大致相同,基本沒有交換關系,交換多是與其他民族進行的。起初是偶然的,後來逐漸有了規律,打開了鄂倫春族社會自然經濟的大門,促進了私有制的形成和發展。

雖然鄂倫春族在歷史發展中有許多優良傳統,但由於長期的民族壓迫,特別是日本侵略者推行的種族滅絕政策,鄂倫春族人口銳減。1945年8月解放前夕,鄂倫春族僅剩1000人,形勢慘不忍睹。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鄂倫春族建立了中國* * *生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在1951+0建立了鄂倫春自治旗和幾個民族鄉。國家給予鄂倫春族特殊照顧,下撥大量資金,1953開始新建房屋,逐步實現定居。現在,在綠樹成蔭的新村裏,整齊明亮的大瓦房、學校、商店已經取代了昔日的“神仙柱”。壹座燈火輝煌的新城出現在興安嶺上。打獵用的土槍已經換成步槍和半自動步槍了。鹿、豬、牛、養蜂場相繼建成。每年為國家提供成千上萬的鹿茸。農田耕作中使用了多種農業機械,糧食總產量翻了壹番。以前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現在公路修了,汽車通了,鐵路也通往鄂倫春的壹些新城鎮。以前沒有文字的鄂倫春族,現在普及了中等教育,很多年輕人上了大學。有了電影隊、文藝隊、俱樂部、電臺,這個民族豐富的民間歌舞被搬上了舞臺和銀幕。舊社會的鄂倫春族地區,無藥無藥,開花、傷寒等傳染病盛行。婦女總數的80%以上患有婦女疾病,但今天在鄉鎮有衛生所,在大隊有衛生所,在村莊有衛生工作者。天花和傷寒等傳染病已經消失,人口增加了壹倍。特別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鄂倫春族的各項生產迅速發展,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顯著改善。他們不僅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副業生產,還肩負著護林防火的重任,維護了大小興安嶺的森林安全,為保證國家建設源源不斷的木材出口做出了貢獻。

連衣裙

在長期的狩獵生活中,鄂倫春族獨具特色,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皮衣文化。麂皮不僅耐用耐磨,而且耐寒性也很好。不同季節的獸皮可以制成不同種類的衣服。例如,秋冬季麅的皮毛長而密,

皮厚而結實,抗寒性強,適合冬季穿著。夏季麅的皮毛稀疏短,適合春夏服飾。

鄂倫春族的服飾以袍式為主,主要有裘皮袍、裘皮大衣、皮褲、皮褲、皮靴、皮襪、皮手套、皮馬甲、頭皮帽等。最有特色的是頭皮帽。

這種帽子是用完整的麅子頭皮制成的。方法是:將麅子的頭皮剝下來,煮熟,在眼睛周圍的兩個孔上貼上黑皮,割下兩個耳朵,用麅子的皮縫上兩個人造耳朵,角照常保留。這種帽子不僅禦寒保暖,還是打獵的絕佳偽裝。據說如果不戴上兩只假耳朵,遠處的獵人會誤以為是真的麅子,誤傷。

文化和藝術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包括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口頭創作是鄂倫春族的主要文學形式。他們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等。廣泛涉及民族歷史、社會、狩獵采集、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各個方面。民族起源的古老神話,如恩多裏創造的鄂倫春族人,倫吉山和阿依吉倫的傳說,白衣仙女,烏達納的故事等。,涉及鄂倫春族先民對人類起源的探索以及對先民生活和英雄事跡的描述和歌頌。鄂倫春族的“贊代爾”(民歌),多是即興創作,用固定的曲調演唱,類型多樣,風格各異。尤其是新民歌,內容更加豐富。嚴羽和謎語是後期發展起來的文學形態,是生產勞動的反映,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的結晶。這些口頭文學豐富了中國文學藝術的寶庫。

鄂倫春族擅長唱歌和跳舞。他們同時載歌載舞,展現了工作生活的豐富內容。熊舞、水牛鬥舞、樹雞舞、伊哈來舞、紅果舞都是對獵人觀察野生動物、鳥類及其制作過程的模仿。“圈舞”是壹種帶有自娛性質的群眾歌舞。男女都參加,唱歌跳舞。“假面舞”是壹種帶有宗教內容的祭祀舞蹈,是“薩滿”在狩獵中為祈求豐收而跳的舞蹈。

樂器包括“朋友奴役”(鐵口琴)和“吐溫文”(鈴鼓)。鹿哨和鹿哨都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歌舞時,往往有這些樂器伴奏。

建設

“謝仁柱”是鄂倫春族語言,意為“木屋”。它是由二三十根長五六米的木桿和動物皮或樺樹皮搭成的簡易圓錐形房屋。斜柱的構造非常簡單:首先可以將幾根頂端帶有樹枝的木桿相互咬合,形成壹個傾斜度約為60度的圓錐形框架,然後將其他木桿均勻地放置在這些主框架之間,形成壹個傘狀骨架。用鹿皮或樺樹皮覆蓋,就建成了壹個“斜柱”,夏天可以防雨,冬天可以防寒。斜柱頂部要有縫隙,這樣裏面生火時可以通風排煙,可以采光。南面或東南面還有壹個門,可以讓人進出。斜柱上的覆蓋物應隨季節而變化。冬天氣候寒冷,所以經常被樹皮覆蓋。壹根斜柱大概需要五六十張皮。春天天氣轉暖,可以換樺樹皮。斜柱多建在山坡背風向陽處,夏季多建在地勢較高、通風涼爽的地方。

斜柱結構簡單,蓋子極易取下,所用原料幾乎是隨手可得。是鄂倫春族狩獵生活的產物。定居下來後,鄂倫春族大多數人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砌或土木結構的房子。這種相對原始的活動房屋只是在秋冬狩獵時偶爾搭建,用於避雨或臨時避寒。

規矩

鄂倫春族非常重視禮儀,尊老愛幼是壹種傳統。無論在什麽場合,我們都必須讓老人坐在正確的位置上。老人喝酒要開杯,等老人舉刀動筷,其他人才能動。

鄂倫春族人好客,賓朋來。除了好酒好肉,客人離開時也要贈送自己的土特產。鄂倫春族人好客淳樸,獵人帶肉回來。不管他們認識不認識,只要妳說妳要些肉,主人馬上就把獵刀給妳,客人自己動手,主人很大方。

生活習俗

鄂倫春族的物質生活很有特色。“神仙居住”的故居除了吃肉穿衣服,也是狩獵文化的創造。“神仙柱”類似於壹把半開的傘,由30多根樹桿組成,夏天用樺樹皮覆蓋,冬天用獸皮覆蓋。可以隨時快速搭建和拆卸。“神仙柱”入口正對面的上方和左右兩側是專門設計供人坐臥的,但有嚴格的規定。“神仙柱”中央有壹堆篝火整天燃燒著,用來做熟食和取暖。裝有神靈的樺木盒子掛在“神仙柱”後面的樹幹上,壹般不允許女性觸摸。

鄂倫春族基本實行壹夫壹妻制。實行嚴格的氏族外通婚,通婚的氏族成員大多關系密切。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並沒有過分的不同,只有財產繼承權壹般屬於男性。壹個家庭兩代人住在更多的地方。人口過多的話,往往是長子結婚,在父母住處附近另立“神仙柱”。原來的“仙柱”裏不允許女性分娩,必須在遠處設置產房,不允許男性進入和靠近,滿月後才回家。以前人死後壹般都是天葬(也就是風葬)。下山定居後,壹般都是土葬。

鄂倫春族婦女的絕活是為獵人制作“米塔哈”。這種帽子是用麅子的整個頭,去掉骨肉,保留麅子頭上的毛、角、耳、鼻、口,精心鞣制而成的。戴上這頂帽子可以引誘獵物。鄂倫春族造林、走林、吃林、穿林。衣食住行都來自大森林。

自從鄂倫春族遷到黑龍江南岸以來,馬壹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90年,鄂倫春馬沈重打擊了入侵的俄羅斯侵略者。夏天,樺木船被用作河流中的交通工具。現在鄂倫春族的生活區已經通過火車和汽車連接起來,交通更加便利。

飲食習俗

在過去,各種動物肉壹直是主食。壹般壹兩餐就黯然失色了,吃飯時間也不固定。近年來,鄂倫春族人的日常飲食中有許多大米和面粉的品種,面包餃子也很常見。

鄂倫春族人吃各種各樣的肉。除了森林裏的各種野生動物,它們還捕食河裏的鳥和魚。最常見的食物是牦牛肉,其次是牦牛肉,被視為美味可口。

鄂倫春族的成年男子喜歡喝酒。他們喝兩種酒。壹種是馬奶酒,用馬奶酒、小米、小米,發酵壹周,再用蒸籠蒸,讓家家戶戶自己釀。另壹種是白酒,多是外地進口。

假日和節日

每年臘月二十三和春節的早上,鄂倫春族家庭都會祭拜火神,向篝火燒香,扔壹塊肉,灑壹杯酒。客人來拜年,也是先拜火,再往火裏扔壹塊肉,壹杯酒(多是客人帶的)。

宗教信仰

鄂倫春族信仰自然屬性的薩滿教,萬物有靈。這種宗教與這個民族獨特的原始觀念緊密結合。他們的宗教形式是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薩滿”(巫師)是溝通神與人的使者。薩滿教信仰多神。鄂倫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陽神、月神、北鬥神、火神、天界神、土地神、風神、雨神、雷神、水神、草神、山神等。除了對自然的崇拜,鄂倫春族的先民還崇拜“牛牛Ku(熊)”和“老馬斯(虎)”的圖騰。鄂倫春族人不敢用名字稱呼熊和虎,而稱之為“寶日坎(神)”、“諾彥(官)”和“烏塔齊(主)”。鄂倫春族對祖先的崇拜非常盛行,現在也是如此。

天文日歷

以前鄂倫春族的歷法非常原始簡單。他們根據太陽的位置,星星的位置(北鬥七星),山脈的方向和河流的方向來知道方向。記錄月亮的方法是根據月亮的圓缺。從滿月到落月循環12次,壹年。記日的方法是:在壹根繩子上套30根棍子,從正月初壹開始,每天拉壹根,30根棍子為壹月,重復12次,壹年。四季的劃分主要是根據氣候的循環。“Elukaiyi”,冰雪融化就是春天;“昭內”是草生長的季節,即夏季;“護邊”,草木黃,即秋;“陀”是下雪的季節,也就是冬天。

鄂倫春族經過長期的觀察,積累了壹些氣象經驗。他們意識到有太陽環和月亮環,每個月都有大雨和雪;冬天南風預示降雪;雲變黃,會有幹旱;春天蘆葦魚膽膨脹,河水會上漲等。

  • 上一篇:繼續寫作文。三年級時爸爸的承諾
  • 下一篇:小學生6年級上課不認真復習騎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