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

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

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表達密切相關。人的認知過程和思維結果都是通過語言來表達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個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之壹,尤其是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數學語言表達思想,掌握數學交流工具,使學生在數學交流中準確、完整、有條不紊、邏輯嚴密、言簡意賅。因此,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應與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結合,並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數學教學的過程伴隨著數學交流的過程。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和教學媒體、學生與社會、學生的自我交流。學生通過數學語言及其特定的符號、詞匯、句法和習語進行交流。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基礎。

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既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範的語言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還要堅持不懈地訓練學生說話;應該更加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簡潔、清晰的語言表達數學中的壹些概念、規律和性質。下面談談我自己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用規範的數學語言去影響學生。

老師的壹言壹行都是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老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榜樣。由於兒童有很強的模仿性,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規範的老師,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很強,表達更加準確、清晰、簡潔。所以教師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潔、清晰、連貫、有邏輯。壹些老師偶爾會把不標準或不科學的語言帶入課堂。這些不科學不科學的語言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產生良好的影響。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對數學語言的教學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許多教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有片面的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該依附於識字、閱讀、寫作的教學,但在思想上並沒有給予重視。導致學生因為沒有過語言關,學習起來很困難。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在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順暢,思維遲鈍,難以接受和處理數學知識。我在教學和聽課的過程中,註意到只有少數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搶著發言,絕大多數學生都成了只聽不說的“木頭腦袋”。即使被迫發言,他們也猶豫不決。表達意見時,他們語言啰嗦,言語不清,有的幹脆站著不說話。這是教學中的普遍現象。很多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得太多,學生發言的機會很少,有的甚至“填鴨式”,把課堂教學的“多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差,以至於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存在許多障礙。因此,數學思維的發展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

比如,人教版初壹第二冊100以內的數字的讀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讀寫數字總是寫21,22,23。通過我和家長的交流,發現孩子之所以會這樣讀書,是因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正確的讀物,給孩子學前教育,讓孩子養成不正確的閱讀方法,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我讓我的孩子先在三十多歲,四十多歲,五十多歲的時候讀書...讓他們自己找出閱讀的方法,然後回過頭來讓他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閱讀,這樣他們才能讀得更準確。雖然有人認為讀書無關緊要,只要孩子會數數就行,沒必要強迫,但我認為,當學生學會說壹句正確完整的句子,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就可以進壹步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因此,我們應該從零開始,規範地使用數學語言。

第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1)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數學語言是高度抽象的。只有學習相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根據數學原理正確分析邏輯關系,才能理解書本。理解是表達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展開、收縮、質數、合數等概念。不應該忽視學生的語言缺陷。比如問“什麽是質數?”有同學回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於是老師問:“4能被1整除嗎?它能被自己整除嗎?4是質數嗎?”同學們馬上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壹個只能被1整除的數,它本身叫做素數”。

同時,數學也有其準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和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模棱兩可或模棱兩可的話,結論明顯是錯的。為了真正學好數學,實現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讓數學不再難學,我認為必須重視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讓學生真正會用數學語言,會說數學語言。

(2)隨時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

1,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途徑。

小學生表達數學思想有兩個弱點:壹是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我不擅長推理。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科學、邏輯、嚴謹的數學語言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量避免“這樣如何”、“對”、“好”、“妳同意嗎”等習慣性問題,杜絕學生說“半句話”或簡單用“好”、“壞”、“是”、“不是”、“對”、“錯”壹兩個詞回答的語言環境。

其次,讓學生有目的、有系統地自己閱讀教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鑒於教材編寫要求簡潔明了,不可能什麽都寫進去,需要在教學中指出。比如壹年級數學課《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就形象地描述了這兩種圖形。至於什麽是長方形,什麽是正方形,就要靠老師引導學生邊閱讀邊理解交流,進而形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確表征。

2.每壹節課都是學生形成數學語言的過程。

從小學壹年級開始,就要抓住每壹節課的每壹個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口語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說出想法、推理、思考、解題、操作過程、分析過程。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做好學生看圖說話的訓練,我給了學生壹些指導:①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全面觀察圖片,看清楚,簡單說壹下圖片裏是什麽,有幾種。2仔細思考,理解意思。要求學生在看圖的基礎上,對圖片內容進行分析和聽寫,明確圖片中的數量關系。玩聯想,讓學生把看到的串聯起來。(4)開放式敘事要求學生盡可能用自己的話闡述,中心明確,條理清晰。此時,語言的連貫性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可以要求中學生有條理、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比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教具和圖表直觀演示,訓練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析思路,解決問題。通過要求學生口頭描述解題思路和數量關系,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了解題能力,發展了思維靈活性。可以要求高年級學生循序漸進地運用數學語言,準確、簡潔、實事求是地表達。通過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3.小組討論是學生展示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

小組討論是課堂上最常見的方式。選擇組長、記錄員等。在每組中。學習中有困難時,可以邀請學生分組討論,討論後可以有代表進行交流。這樣做可以給每個學生壹個發言和傾聽他人的機會;不僅有機會在這群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有機會對全班說話。為了表達小組的意見,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傾聽、組織和靈活運用新舊知識,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狀態,也增加了課堂效率。但是,小組討論也存在壹些不足。如果小組討論組織不好,就會成為個別學生的表演時間,而學困生和內向的學生就會成為傾聽者或局外人,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兩極分化。說的人越多越好,不說的人什麽都不說。因此,在組織小組討論時,要註意人員的搭配和組織方式。最好是讓每個學生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讓那些不愛說話的學生從被動參與變成主動參與。

4.同桌交流是學困生形成數學語言的好方法。

雖然小組討論是數學語言最好的展現方式,但是由於小組討論的學生數量相對較多,壹些學困生沒有機會或者怕他們自嘲,同桌交流很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意見,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在新的教學中,學生掌握了壹定的方法,需要及時總結。同桌的兩個人互相熟悉,交流起來沒有陌生感。學困生不會害怕,能夠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同學們通過同桌的相互交流掌握自己的想法,可以舉壹反三,靈活運用。班裏的學困生也可以在同桌的帶動下學會敘述、正確回答、大膽發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活躍了學生思維,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同桌交流的只有兩個人。如果同桌的兩個人恰好是學習困難的孩子,他們交流的效果不會太好。所以在安排學生座位時,要註意人員的搭配,最好和表達好的孩子和不愛說話的孩子坐在壹起,這樣會互相影響,互相學習。

5.學生總結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結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起本節課的要點。小學生的表達能力雖然有限,但只要正確引導,還是可以正確概括的。比如,在課堂總結中,老師問學生:“妳從這節課中收獲了什麽?”整理完回憶後,學生會陸續舉手發言,就連平時比較安靜,學習有些困難的同學也很活躍。有些同學雖然文字簡練,但抓住了這節課的重點,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發展了學習能力。而且定期有目的的課堂總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進步、全面教育的目的。

6.運算是加強學生數學語言的壹種手段。

操作是學生手腦的合作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學生可以通過運算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通過系統地講述運算過程,可以將外在的物質運算活動轉化為內在的思維活動,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強化兒童的數學語言。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註意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不紊地描述操作過程,表達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將動手操作、大腦理解和言語表達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感知有效轉化為內部智力活動,達到加深對知識理解的目的。比如三年級,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學生可以通過“折、看、畫、思、說”來操作。壹折:讓學生將壹張紙平均折成四份;二、看:引導學生觀察以下問題:1,幾個不同點;2、壹個* * *,是多少股?3.每份的份量是多少?三塗:四分之壹、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塗;四則思考:出示彩色紙,思考如何用分數表示。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思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什麽?等壹下。這樣,通過動手操作,不僅可以加深對樂譜意義的理解,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1,讓課堂更和諧,讓學生敢說話。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最常見的現象就是,有的同學因為準備不足而無話可說,有的同學因為害怕回答的不好或者不完整而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這些因素阻礙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正常發展,進而影響健康交際心理的形成。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師生之間尊重和信任的真誠關系,依賴於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人文環境的建設,將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關懷等人文因素註入課堂,營造壹種被接納、支持、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安全、輕松、快樂。研究表明,在愉快、輕松、平等、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被激活。只有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才能感受到有話要說,感受到自己的尊嚴。在教學中,老師放下架子,不再有壹臉“為人師表的尊嚴”,不再以權威自居,讓學生覺得老師是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麽都可以說,學生自然覺得自由,敢說心裏話。

當學生主動發言時,老師壹定要回應每壹個學生的回答,對說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讓他們充滿信心,增加勇氣,不怕犯錯,大膽表達。當學生說不出話時,可以善意地說:“沒關系,慢慢來,下次妳壹定會說的。”;當學生說得不完整時,要幫助說:“是的,如果妳能註意到壹個地方,答案會更完整。”;當學生犯錯時,他應該友好地說:“沒關系。妳可能在某個地方想不清楚。再想想。”;當學生有了獨到的見解,老師要毫不吝惜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妳真舍得動腦子,有新的想法。”當學生互相嘲笑時,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嘲笑別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不應該嘲笑別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逐漸形成良好健康的交際心理,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為學生下次主動發言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養成主動說出自己想法的習慣。

2.要求學生正確、完美、準確、簡潔地說話。比如有的同學說:“8是倍數,2是因子。”"圓錐體的體積等於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壹."這是不準確的,雖然學生理解了意思,但是數學是壹門嚴謹的學科,有時候壹個字的區別意義是完全不壹樣的。老師要及時糾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3.說話有理有據,連貫流暢。如:“19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麽?”請學生回答:“因為只有1及其兩個因子的數是素數,又因為19只有1及其兩個因子,所以19是素數。”很多時候老師只關註孩子回答的結果,不問為什麽會是這個結果。所以有的同學聽信別人的回答,有的同學知道結果,但不知道為什麽或者說不出依據,更有甚者根據老師同學的表情和語氣猜測答案。所以,在學生回答的時候,老師要多問“為什麽”,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邏輯性。

總之,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數學課中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和準確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所以作為老師,要註意多問學生“妳覺得怎麽樣?”“妳能告訴我們這壹切嗎?”“我們能壹起分享妳的想法嗎?”等問題,不失時機地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 上一篇:孩子之間打架,需要管嗎?
  • 下一篇:時間作文450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