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孩子之間打架,需要管嗎?

孩子之間打架,需要管嗎?

前兩天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起初,這三個孩子相當拘謹和謙虛,但很快他們就開始分成團夥。

朋友的兒子大壹點,喜歡當指揮,但是兩個小的覺得這是自己的家,不想聽別人指揮。不壹會兒,三個小家夥幾乎為該聽誰的吵了起來。

我朋友試圖調解,但根本沒用。她不好意思的問:“妳兩個孩子在家打架嗎?”

“當然!”怎麽會有不打架的孩子?年齡差距越小,孩子之間的糾紛和沖突就越多。爭奪玩具、註意力和“社會控制”...

針對孩子之間的糾紛,大人是否需要幹預大致有兩種觀點:

01,放過VS吧

“管理”學校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之間如果有矛盾,怎麽能放下呢?他們年輕,是非觀念還沒有建立起來。如果孩子習慣了用暴力解決問題,再去管就來不及了。

看了壹個新聞,陜西壹小學生父親吵著要跳樓。原來他的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爭執,打傷了別人,導致多項醫藥費賠償。父親壹時無法釋懷,跑到學校大吵大鬧。

果不其然,如果妳不好好教育孩子,總有壹天會有人替妳“嚴厲教育”他。父親也受過教育。

“別管它”派

另壹部分家長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與他人的沖突。如果孩子壹有矛盾,父母潛意識裏就想介入解決矛盾,那麽孩子該如何學會自己處理糾紛?

胡克曾提到,兒童糾紛應盡可能由兒童自己解決。

有壹次,胡克在開車,安吉小雨坐在後座。過了壹會兒,安琪無聊了,搶了小魚兒的玩具,小魚兒哭了。但是胡克沒有幹預,平靜地開車。

小魚發現哭也沒用,只好不哭了,和哥哥陷入了壹場憤怒的冷戰。自覺理虧的哥哥,呆不住了,主動開始唱歌調節氣氛。不壹會兒,兩個孩子又和好了。在此期間,胡克只是時不時地瞥壹眼後視鏡,並沒有急於幹預。

其實孩子需要從沖突中學習,學習如何處理這些糾紛,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那麽,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矛盾,父母真的要放手嗎?

02.孩子吵鬧打架的意義。

我們先來了解壹下孩子為什麽會有爭吵和打架。事實上,孩子之間的爭執有其獨特的意義:

0-3歲的兒童

壹組數據顯示,80%的2-3歲兒童都有壹定的“自我主張”意識,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是我的”、“我不要”、“我覺得”。

這時候他們的物權和人權還不夠清晰,還壹知半解什麽是自己的,什麽是別人的,什麽樣的語言和行為會讓對方覺得被冒犯。

而且兩三歲的孩子還有壹個非常典型的心理特點,叫做“以攻代愛”。有些孩子高興的時候喜歡拍拍別人,但是缺乏控制可能會讓其他孩子生氣,而自己卻不知道,容易引起矛盾。

3-6歲的兒童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壹定的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隨著他們“自我主張”意識的進壹步萌發,他們會有更多的想法,遇到更多的問題,產生更多的沖突。

這時,他們需要在反復的沖突中了解和練習人際交往的規則和技巧。

7歲以上的兒童

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意誌力”發展階段。

意誌力的發展有七個階段:本能-沖動-欲望-動機-欲望-決心-決定。

對於7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本能、沖動、欲望是不可避免的,他們的行動都是不經過思考的。我喜歡,就搶;如果我不喜歡,就打電話。

而7歲以上的孩子,雖然力量控制不是很好,也會有“想怎樣就怎樣”的時候,但是已經可以壹定程度的克制自己了。

此時的爭執和打鬥可以進壹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他們會努力說服對方,而不是直接使用暴力。

心理學家雪梨說:如果孩子之間發生沖突,如果不存在病理性欺淩,或者沖突中使用了槍支、刀具等危險品,原則上不應該幹預和判斷,除非孩子主動要求父母幹預。

所以,壹刀切的對待家長是不合理的。要充分考慮孩子成長的階段和事物的特殊性。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首因效應”。即第壹次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對人的影響更大。

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沖突,沒有很好的引導,那麽他們在沖突中總是處於弱勢地位,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受歡迎,從而失去信心;總是處於強勢地位的那壹方可能會錯誤地認為所有的糾紛都應該用暴力手段來解決。

那麽,父母在什麽情況下需要幹預,應該如何幹預呢?

03、循序漸進“四步走”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Lawrence Cohen)博士曾建議,父母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時,應該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

睜開眼睛,後退壹步。

很多同意不介入孩子糾紛的家長,其實並不是真的放任,而是站在壹旁靜靜觀察:觀察判斷這是不是真正的沖突,是否在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有時候,孩子之間的打架並沒有那麽嚴重。《父與子》裏有壹個場景,兩個孩子打架,但是打得上氣不接下氣,都回家找大人。

結果兩個大人打起來了,兩個孩子被打煩了,但又和好如初了。這不是真正的沖突。

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沖突大多不是實質性的沖突,家長只需要看著就可以了。但如果沖突升級,父母會進入下壹步:

“提醒”幹預

當孩子的矛盾升級時,家長需要進入“提醒”幹預,比如,站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

這樣,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可以很快找到可以做裁判的人,尋求幫助。

“提醒”幹預適用於幼兒之間的言語沖突,也適用於3-6歲幼兒之間的沖突。這時候大人要盡量不要妄下結論,多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想解決辦法。

當提醒幹預失敗時,家長需要“強有力”的幹預。

“強有力的”幹預

沖突的過程大致如下:矛盾,爭執,未解決,矛盾升級,沖突。

當孩子之間的沖突從語言沖突上升到肢體沖突時,家長需要強行幹預,避免孩子受到傷害。需要註意的是,“強勢”不是以大欺小,而是適時站出來制止。

“我認為妳應該冷靜下來”和“住手!妳不能這麽做。”這樣的話可以讓強勢的壹方收斂,保護弱勢的壹方。但不僅僅是護短,而是努力為孩子出頭。

對於7歲及以上的孩子,有壹定的攻擊能力。所以,壹旦發現孩子之間的沖突失控,應該立即制止,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玩“沖突遊戲”

對於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很多矛盾都是因為爭奪父母的註意力而產生的。有些父母在解決兄妹糾紛時,總是傾向於懲罰老大或者讓老大給老二讓路。這種幹預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這時候,家長不妨和孩子玩“沖突遊戲”來化解。

《遊戲力量》裏有壹個小故事提到,壹個媽媽抱怨她的兩個孩子每天都有很多矛盾,讓她很煩。在接受了別人的建議後,她決定嘗試用遊戲來代替大喊大叫。

於是,當兩個孩子因為壹個玩具又開始打架的時候,她把他們撿起來扔在沙發上。然後,她假裝拿起壹把劍,把自己砍成兩半,壹半給姐姐,壹半給哥哥。

誇張的模仿他們的樣子:“這不公平,妳得到了妳媽的心和胃!””“我先拿了媽媽的!”兩個孩子被她逗樂了,然後就玩起了“拉媽媽”的遊戲。壹場糾紛實際上是通過“沖突遊戲”解決的。

勞倫斯·科恩也提到,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真的想傷害別人。只有當大人沒有時間、精力和方法去幫助的時候,才會轉而攻擊別人。

孩子的成長總是需要自己經歷壹些事情,無論是爭奪父母的關註,還是“社會控制”。家長可以通過巧妙的幹預來幫助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而不是幹擾大人的思維!

  • 上一篇:熊口鎮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