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五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五篇

#二年級#緒論教案是教師為順利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依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設計和安排的實踐性教學文件。以下是《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五範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1.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重點和難點:

查漏補缺,反饋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回顧壹下引言

1、36+28+17=

65-25-21=

說說妳的計算方法。

2.母猴子摘了52個桃子,小猴子把它們帶回家。兩次出貨後,還剩多少?

第二,探索新知識

1,教學實例

課件展示主題圖。

2.告訴我們圖片告訴了我們什麽,問題是什麽,然後回答。

a、先數25個人,車上有多少人。

b,算算現在有多少人。

c、列綜合公式。

還有其他算法嗎?

3.總結算法:

說壹下,做加減混合運算的時候應該怎麽做?

同位數對齊,從壹位數開始計數;加起來小數點後十位,不夠就退位;有時候可以簡單寫壹下。

第三,加強鍛煉

1.完成21頁練習3第8題。三只母雞帶著它們的孩子出來找東西吃。但是三家的雞混在壹起。妳能幫助母雞找到她自己的孩子嗎?老師巡邏。點名匯報,修改評估。

2.完成第22頁上的練習3,問題12。老師巡邏。點名報告,並說明填寫方法。

3.完成第22頁的練習3,問題13。看完手表妳會想到哪些數學題?和小組裏的同學交流。點名舉報。選擇兩個妳喜歡計算的問題。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支票,談論計算方法。

第四,總結

妳從今天的練習中得到了什麽?

2.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

【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整合平均分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認識到有些對象可以分成幾個情節或者幾個情節。雖然劃分的過程不壹樣,但是劃分的結果是每個情節都是壹樣的,這樣才能從整體上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教材設計了壹個開放的例子,根據其中壹個結果揭示兩種不同的評分過程,然後引導學生進壹步討論和交流其他不同的評分方法,實現平均分的每壹個結果都可以從不同的評分過程中得到。

思考做題中的問題,通過各種場景下的平均分,讓學生逐漸加深對平均分本質特征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繼續讓學生體驗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驗平均分的兩種運算方法,通過運算進壹步理解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2.通過與現實生活相關的開放性問題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經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壹,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1.老師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張光盤。

(1)請求:

①把它們平均分成四份,看看每份有多少?

②把它們分成四份,看看能分成多少份。

(2)學生拿出自己的碟片進行操作,同時讓兩個學生分別在黑板上操作以上兩種方法。

2.問題:想想妳剛才是怎麽分的,然後觀察黑板上兩個同學的結果。這兩種方法的結果雖然不同,但在劃分的過程中也有相同的註意點。它在哪裏?

3.總結:這兩個點雖然不壹樣,但都是各占等量,所以都是平均點。

【設計意圖:通過課初的簡單操作,讓學生進壹步體驗平均分的不同點。同時,通過對操作的反思和對兩點的初步比較,讓學生對平均分的本質特征有壹個初步的認識,為後面兩點的整合做好鋪墊。]

第二,動手操作,體會和理解

1.營造場景:兔媽媽帶了壹些鉛筆,準備送給壹些乖兔子。有多少?(展示12鉛筆)

兔媽媽怎麽分12鉛筆?

2、明確要求

①呈現條件:將12支鉛筆均分。

②問題:平均分是什麽意思?

3.獨立探索

妳願意幫助兔媽媽嗎?想想怎麽分。

②拿出12圓盤代表12鉛筆試壹試。

4、初步溝通,總結了兩個思路。

誰能告訴我妳們是怎麽分的?

讓壹個學生展示他的結果,並問:他對嗎?為什麽?還有其他同學這樣嗎?

(2)他們的結果都是這樣,好吧,但是他們是怎麽想的?

老師先讓上臺的同學說點什麽,然後接著問:其他同學的想法都和他壹樣嗎?告訴我壹些不同的。

③總結:雖然結果壹樣,但是他們所想的可能和剛才分的過程不太壹樣。有的分成幾份,有的平均分成幾份。最後他們除法的結果是鉛筆數相同,所以都符合平均分。

(4)看壹看妳的積分,是否符合要求?妳想想,如果別人和妳分數壹樣,他可能還會怎麽想?

5.團體內部的交流

在小組中交流妳的想法和實踐。

②小組討論:小組內除了幾個點之外還有其他點嗎?

③組內總結:妳們組找了多少分?分別貼在小黑板上。

6.展後總結:有些物體的等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分成幾份,也可以分成幾份,但不管用哪種方法,最後的結果都是每份都壹樣,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這壹環節的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關系。學生在獨立探究和獨立思考中明確了平均分的兩個基本策略,為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把握平均分的本質特征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第三,鞏固應用,內化概念

1.展示並思考依次做1,2,3,4題。

先放圖,引導學生觀察,要知道都是平均分。

(2)想壹想,它們怎麽會被分割呢?讓學生在小組中從不同角度談論這壹過程。

③獨立填空。

(4)組內校對。

2.想想做第五題。

①展示圖片,學生仔細觀察。

②壹本* * *有多少本書?妳怎麼知道?

如果是平均分,怎麽分?

④獨立填空。

⑤總結:像這樣,各有多少份,就可以看作是多少份合在壹起,也可以理解為平分壹些物體。

3.想想做第6題。

給我看看圖片,告訴我是什麽。

②兔子是怎麽分的?雞是怎麽分的?我先說壹下。

③與同桌交流。

【設計意圖:這裏的每壹個練習都緊扣教學重點,努力為學生創造壹個說的環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解,樹立自信,學會尊重他人。]

第四,整堂課的總結、拓展和延伸

1.今天學習這壹課,妳有什麽收獲?有什麽不明白的嗎?

2.發散練習:有15個孩子。怎麽能把他們分成幾個相等的組來玩遊戲呢?妳能想到多少個不同的點?課後分壹分。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做課堂小結,有助於鞏固知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課後拓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3.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

壹、情況介紹1。今天是我們壹個好朋友的生日。妳想知道他是誰嗎?

2.(電腦顯示:調皮)我們壹起唱生日歌吧!聽聽淘氣對我們說了些什麽。

3、板書題目:生日。

第二,探索新知識

1,統計前的準備活動

(1)今天星期幾?(10六月16)淘氣出生於六月10。我們班誰是10年6月出生的?

(2)妳出生在10的月份,那麽妳知道妳出生在什麽季節嗎?

說出學生的名字,說:妳是幾月出生的,妳屬於什麽季節?

讓我們來看看。妳剛才說的出生季節是對的嗎?

展示課件:四個季節的圖片(並解釋哪些月份是什麽季節)

(4)妳知道現在妳的生日屬於哪個季節嗎?和同桌說話,坐直。看哪個隊先完成。

(5)老師想看誰眼睛亮,就看。我們請活過春天的同學舉手;過夏天的同學請舉手;過秋天的同學請舉手;過冬天的同學請舉手。猜猜哪個季節生日最多?

(6)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怎麽才能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學生最多?有什麽好方法知道嗎?

學生報告。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舉手數、拿不同顏色的卡片、站成壹排、畫正字法等。)

2.統計活動經驗

(1)6人小組合作統計

老師:學生有這麽多方法!接下來,我們分組做壹個調查。調查中需要註意什麽?我們來看看小組合作的要求!

(幻燈片)

(2)小組活動

老師:請在小組內做壹個調查,並完成統計圖表。

(3)全班總結

老師:剛才老師在群裏看了學生的表現,真的很積極!讓我們壹起完成大統計圖,好嗎?請把妳們組的統計結果報告給組長,並告訴我們妳們是用什麽方法進行統計的。

(4)核實數據

老師:這是剛才各大組大家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妳的統計畫了這張班級統計圖。請先數壹數孩子。有多少人在春天過生日?有多少人在夏天,秋天,冬天過生日?

老師:那妳算算吧。我們數了多少學生?再看壹看。今天有多少學生在這裏上課?解釋統計中是否有冗余?丟了什麽東西嗎?學生們似乎對統計很認真。

3.觀察統計圖表,拓展思路。

(1)說吧。

老師:請仔細看統計數據。現在妳知道哪個季節慶祝生日的學生人數最多嗎?從圖片中妳還發現了什麽?

(2)老師:誰想和老師做朋友?誰能猜出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分組討論,給出妳的理由。

(3)老師:老師也有生日。妳能猜出老師的生日可能是哪個季節嗎?猜猜看。鐘老師的生日是65438+2月。現在是什麽季節?(冬天)對了,老師冬天過生日。根據統計圖,我們可以猜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這個結果不壹定準確,就像猜老師的生日壹樣。

第三,拓展應用

1.妳是怎麽得到這個統計圖的?說出來。

2.生活中還有哪些需要統計的問題?

4.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

班級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該班共有21名學生,大部分來自移民家庭。經過兩年的學習,這個班的學生學習努力,喜歡學習數學,樂於探索和合作。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壹個物體站在不同的位置,其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我們最多可以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認識物體的前、右、頂,能識別從前、右、頂觀察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過程,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他們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壹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面。

教學難點:

能正確識別被觀察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長方體紙盒、課件等。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個非常漂亮的禮品盒。妳想看看嗎?(展示題目:看壹看(1))為了幫助妳更好地觀察,老師應該給妳壹些要求:

1,保持觀察姿勢,不要左顧右盼,隨意變換觀察位置。

2.觀察之後,明確妳看到的面的數量,這些面是什麽形狀。

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對順利完成觀察任務有信心?(展示標有序列號的長方體)

第二,參加活動,探索新知。

(1)在不同的地點體驗不同的造型。

1,帶著老師的問題,仔細觀察。

2.通過討論交流,點名不同崗位的學生代表發言,告訴我妳看到的是什麽數字。它是什麽形狀?

3.老師:同壹個長方體,為什麽有的同學看到的是正方形的面,而有的同學看到的是長方形的面?

4.學生討論、交流和報告。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觀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課件演示)

(2)體驗不同位置看到的面孔數量不同,同壹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張面孔。

1,老師:剛聽有的同學說只看到壹張臉,有的同學看到兩張臉,有的同學看到三張臉。請看壹個同學揮手,兩個同學點頭,三個同學鼓掌。

問題:為什麽妳看到不同數量的臉?(看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數是不壹樣的。)

2.學生們看到了更多的面孔嗎?那麽,在同壹個位置上,妳最多能看到多少張臉?

3.再次保持同樣的姿勢和位置,仔細觀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同壹位置觀察壹個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張臉。(課件演示)

5.學生的表現真的很好。他們不僅觀察細致,而且善於思考,能夠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太好了!現在,老師帶大家玩拍手遊戲。妳想玩嗎?老師帶領學生拍手,回顧六個方向:上、下、左、右、前、後。)

(3)知道所有刻面的名稱。

1,老師:老師帶的禮盒都標有數字序列號,方便同學們說,但是不可能把這樣的序列號放在生活中每壹個物體的臉上。怎樣才能正確的給臉命名?事實上,人們習慣於給壹個物體的各個面起名字。讓我們快速看壹下這本書的第26頁,看看每壹面叫什麽。

2.誰能在老師的禮盒每個面上貼上自己的名字?(展示另壹個長方體紙箱和名稱標簽)

3.老師:壹般來說,我們把壹個物體朝上的面叫做“上面”。面朝下呢?面向觀察者的面稱為“正面”。背後的臉呢?相對於觀察者右邊的臉稱為“右臉”。左邊的臉呢?

4.展示不同的長方體並改變它們的位置。讓學生指出各種面孔的名稱,讓學生加深對各種面孔名稱的理解,知道這些面孔的名稱不是固定的。

第三,聯系生活和實踐應用。

遊戲壹:猜。給我看26頁的形勢圖。先告訴我大家站在講桌的哪個位置,然後猜猜他們會在講桌上看到哪些面。最後,我開了壹家公司。(課件演示)

遊戲二:練習。給我看27頁“練習”的四個問題。今天,智慧爺爺給壹個朋友買了生日禮物,調皮、愛笑、聰明的狗狗也來湊熱鬧。他們看到了禮品盒的哪壹面?先說說吧,壹遍又壹遍。(課件演示)

遊戲三:做個記號。展示27頁“練習”1,學生還知道物體各邊的名稱,看誰能準確快速地標註“前”、“上”、“右”。(課件演示)

遊戲四:摸摸看。拿出自己的長方體紙盒,摸摸它所有的面,告訴同桌每個面的名稱和形狀。

四、全班總結

學習這壹課,妳有什麽收獲?

5.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範文

教學內容:第4頁,例題,4個案例,5和第4頁,“做點什麽”和練習1,問題3-5。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實際長度1 cm和1 m,理解為1 m = 100 cm。

(3)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長物體。

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對大米的正確表征,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步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我們可以感知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學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實際長度1米,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討論和演示。

學習方式: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教學準備:

秤,米秤,卷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首先,回顧壹下引言

(1)問題:

(1)什麽長度單位可以用來測量體積小的物體?

②妳哪個手指的寬度是1 cm?

(2)引入新課程

讓兩個學生用厘米尺測量黑板的長度,說出他們的感受。

(很麻煩很累)

是啊!我們通常用米來測量長物體或距離。今天我們將學習米。

(板書:知道用米量)

第二,探索新知識

(1)知“計”。

猜1米有多長,用手畫;展示米尺初步感知長度1米;看看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約為1米。

(2)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1cm有多少個1cm?

(3)大米消費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度,學生的身高。

第三,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判斷(勾對勾錯)

①鉛筆長15m。()

②課桌高70米。()

③壹棵樹高16 cm。()

(2)完成練習1,問題3-5。

第四,總結

妳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有什麽收獲?

5。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使學生進壹步掌握加減法的書面計算規則,更加熟練地運用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首先,揭示話題

我們學過萬元以內的加減法,這節課練習加減法的計算。

二、計算練習

1,口算

(1)在黑板上展示練習14第9題。先點名學生說出每壹筆的數字,然後點名學生直接計算數字。

(2)總結:壹般來說,口頭加減法要從高位開始用同位數的數字進行加減。壹位數加起來十,就在前壹位數上加1,不夠就在前壹位數上減1。

2、書面計算

(1)做練習14,第10題,第壹個分題,說出壹個人來演戲,其余的寫在課本上。

(2)問題:垂直加法怎麽算?垂直減法怎麽算?加減法有哪些相同的鬥地主?有什麽區別?

(3)做練習14的另外兩道小題,10題。

(4)做練習14,問題11。做完後提問:用整千減,退位後減多少?十個,壹百個呢?那麽,減法筆差的單位、十分之壹、百分之壹上的數字是有規律的嗎?為什麽差和減數單位之和是10,第十個和第壹百個單位之和是9?

(5)誰能告訴我們這個定律,最後幾個數字從1000中各得多少?誰能告訴我10人和100人以前各減多少?

(6)學生不願意。13在他們的練習本上。

三、應用練習

做練習14,問題14和15。

第四,課堂作業:

練習14問題12。

  • 上一篇:小學生請個家教要多少錢?在線私人外教是個不錯的選擇。
  • 下一篇:禮儀學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