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評價壹堂數學課——評價壹堂數學課的四個標準

如何評價壹堂數學課——評價壹堂數學課的四個標準

壹、“不在少數”——面向全體學生的班級授課制課堂教學的特點是統壹的集體教學,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測試的壹致性。它是建立在假設全班同學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是壹致的基礎上的,所以在教學中很容易“壹刀切”。壹堂好課首先應該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面向所有學生,就是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結果,由此產生的差異會導致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表現出不同的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並不意味著“補缺”,但同時要致力於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的發展,同時要讓那些在數學上有余力的優秀學生脫穎而出,讓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所收獲,達到基本要求。要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就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單壹的師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模式,形成師生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要有效地采用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方法,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揮“學同體”的作用;在實踐層面,“上不封頂,下保底”;對壹些特殊學生(優秀生或學困生)要給予特殊政策;我們應該讓課堂成為每個學生充分發揮能力的舞臺。二、“在活動中學習數學”——關註學習過程“數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進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加以應用的過程,充滿了探索和創造”(引自《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的過程。很多東西老師很難教,要靠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才能有效學習。壹堂好的數學課,教師要密切關註學生的學習過程,向他們展示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引導他們參與概念和規律的形成,暴露他們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來說,在教學中,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奧蘇貝爾稱之為“第壹組織者”)中幫助學生獲得新知識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從而為新知識學習提供壹個認知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概念的可用性;要啟發學生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尋找新知識的生長點,不僅是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還要了解自己對要學習的新知識已經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識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展區”);要突出新舊知識的差異,在比較中發現矛盾,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怒”的狀態,創設學習新知識的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關註學生的學習過程,要為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自己能學到的東西,永遠不要教;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千萬不要替他做。讓學生自己說話,千萬不要替他們說話。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時間、更多的活動空間、更多的表達機會、更多的成功快感,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三、“數學的生命在於應用”——註重學用結合數學是壹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許多專家指出,數學教學不應“掐頭燒尾”,而應註重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壹堂好課既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又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壹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修訂版)。壹方面,數學教材中很多知識的講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尤其是初步幾何知識、統計知識和壹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通過分析整理成數學問題;另壹方面,由於教科書容量有限,許多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生活故事未能進入教科書。因此,教師要處理好數學學習與應用的關系,註意學用結合,進壹步理解和欣賞數學的應用價值。註重學用結合,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應用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要盡可能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和數據編寫數學問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的陪伴;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要變封閉的單向結構為開放的多向結構;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和解決壹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實踐和應用中,學生可以了解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認識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思維方式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科學精神。四、“讓課堂煥發生機”——關註全面發展葉瀾教授說:“課堂教學應被視為師生生命中重要的人生體驗,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壹部分。”(引自葉瀾《讓課堂煥發生機》)在數學課堂上,學生不僅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智力,還帶著自己的情感、動機和需要投入課堂;除了老師,學生還與他們的同齡人互動;除了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學生還包括群體合作能力、行為習慣、溝通意識和能力等諸多方面。
  • 上一篇:幸福就在身邊。小學作文
  • 下一篇:初三學生日記:300字[六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