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小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育#引言動手能力是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之壹。然而,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長期以來忽視了中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的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培養兒童生存能力的重要內容。小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實踐活動。新編小學教材的壹個特點是重視直觀教學,增加動手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的內容。因此,動手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

第壹,歷史原因和社會定位造成的偏差。

中國的傳統本身就不重視勞動教育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中國曾經是壹個等級社會,主要關註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個生產力發展有限,剩余產品稀缺,沒有競爭評價體系的時代,壹個人只有獲得比別人更高的社會身份和地位,才能獲得比別人更好的生活條件。千百年來,有壹個傳統是“中國的理想君子地位如此之高,以至於不需要生產,他們可以專門享受壹種退休生活,從事象征這種退休生活的高雅活動。人們尊重玩得開心的人,而不是在太忙的特殊事務活動中做得比別人好的人。”(摘自費正清《美國與中國》)這種社會傳統只能集中在看不起體力勞動,認為體力勞動是卑鄙小人的工作,同時連最起碼的生存能力都喪失了。美國的中國觀察家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地看到這壹點。後半生溥儀在監獄服刑的時候,剛開始連衣服都不會穿,就是對以上內容的評論。地位高貴的人,日常生活中有人服侍,自己做,毫不費力。

同時,社會上有文化的人也很無奈。“無才是士”,很多士子不屑,做不到。文人如果不能靠自己的文化謀生,連最起碼的生活都維持不了。但也就這樣了,還是“壹切都低人壹等,唯有讀書高。”魯迅的《孔乙己》是在這種語境下對文人即士子最準確的描述。沒有其他出路的文人的生活是最糟糕的,甚至難以謀生。對孩子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是這種傳統所輕視的。

同樣,傳統的私立學校也不重視勞動教育。傳統教育的對象——最後是文人,“因此,文人非常重視表明自己學術地位的標誌:穿長袍,講究文人生活中的禮儀,以至於沒有時間從事體育鍛煉。”(費正清《美國與中國》)勞動人民作為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只是作為社會的底層而活著。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者和工人總是處於從屬和低下的地位。它是被壓榨和剝削的對象,壹生的遺產往往只有疲憊和貧窮。這種社會現實的最終結果導致我們看不起勞動者和生產者,看不起勞動者和生產者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質,導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即使在今天,仍然有這樣的潛在想法。這也是現在的家庭和學校不重視學生自理能力培養的原因之壹。即使現在時代不同了,觀念的轉變仍然是壹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人們在潛意識中很多地方往往會被傳統觀念束縛。

第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的主要場所。然而,如今的家庭教育並不理想。壹項調查發現,家長對孩子自理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有三種態度,偏差很大:壹是太寵孩子,不忍心讓孩子自己做;二是考慮到孩子年齡小,能力差,以後再學習也不遲;三是怕麻煩。與其讓孩子慢慢學,不如給他做。很多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自理教育,或者只是簡單的包辦代替來解決問題,這是壹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缺乏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缺乏父母的鼓勵和引導而害怕困難。父母的自我心理壓抑了孩子對自理的需求,阻礙了孩子自理體驗的順利活動。所以孩子對自理生活的熱情會很高,但是自理能力很低。

1.過度放縱。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成了整個家庭的“中心”。很多小學生在生活上是“有父母擔保”的,6歲的孩子鞋帶松了也不會哭。9歲孩子不會穿衣服,拿內衣當外套開玩笑;10歲的孩子想讓媽媽餵。這些都不是個別的例子,有些甚至很普遍。因為有很多家長是用開頭提到的家長的方式來撫養孩子的,我們每年都能看到壹些極端的例子,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能力差的問題。有些父母沒時間照顧孩子,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給予他們充分的照顧弊大於利,因為幾乎所有的祖父母都比父母更容易寵壞孩子。如果爺爺奶奶文化素質不高,心理素質不好,他們根本不具備教育孫子的“資格”,那麽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甚至出現較大偏差。

2.智育第壹。為了最終的目標——考上大學或者好大學,學生從小就在緊張的學習,學這個,學那個,考這個,考那個。。很多父母對孩子傾註了全部的愛,多余的精力和大量的金錢。但投資的中心壹般是孩子的智力投資,很少有人投資孩子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從小就被擠出休息和玩耍的時間,為了以後考高分。為了給孩子節省時間,緊張的學習也讓孩子照顧自己生活、做事情的時間變得奢侈,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很多東西都是父母代替的。和父母交談時,最常見也最容易溝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任何父母都不能提及孩子其他方面的情況。壹旦涉及到要求孩子在家多做家務,父母幾乎都會強調,我們不指望他在家做這個做那個。只要孩子學習好,我們就感恩,不需要他做什麽。孩子伸手拿衣服張嘴的習慣是父母“培養”出來的,為他們提供的是全包服務。失去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從而失去了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創造能力和責任感、義務感。

3.兒童動手操作的靈敏度降低。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裏,8歲的小豆豆認為玩耍就是鉆柵欄。以至於短褲每天都被柵欄撕破,但是媽媽從來不罵她,不管是什麽原因,讓孩子們玩得開心。這要是在中國,簡直不可思議。

我高壹的時候做過壹個實驗:三個班多少學生系鞋帶?調查結果為:13人,共計160人。再看看他們的鞋子。只有五個人穿著有鞋帶的鞋子。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麽?說明我們學生的實際能力真的很差,連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在我花了壹個課時教了如何系鞋帶之後,還是有很多孩子不會系鞋帶,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太差了,學習壹些操作技能對他們來說太難了。老師花大力氣也教不出來。雖然大部分同學覺得學這個很新鮮,有些同學學的很快,但是有些平時缺乏訓練的孩子和壹些操作敏感度低的孩子,老師教鞋帶的時候表情呆滯,很久都沒有學會。老師教的壹些很簡單很基礎的動作,讓他覺得很難。因為他們平時很少有機會做這些,很少訓練,所以孩子沒有意識到他們要學會做這些,這是他們最基本的技能,也是人生的根本。從根源上來說,這也是父母忽視勞動教育的結果。

如果家長從小就註意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滿足孩子的動手*,孩子以後學習各種運動技能就會容易很多。壹個媽媽在女兒3 ~ 4歲的時候用菜刀切東西,尤其是切西瓜皮的時候。結果她孩子大了就對做飯切菜感興趣,有時候還能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孩子做手工的時候壹般更靈活,更有創造力,做出來的東西也更精致。也很容易訓練孩子其他的自理能力。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學後獨立學習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較差,容易出現挫折和失敗。兒童自理能力的發展會直接或間接地不同程度地影響其心理素質的發展。如:獨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以後各方面的發展。

第三,學校教育的偏差。

學校忽視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校教育的現狀主要是智育,學校花在學生自理能力培養上的資源和時間都比較有限。

上壹節數學課壹位老師的遭遇充分說明了這壹點:他在操場上準備了土地面積單元的課:卷尺、標桿、繩子等測量工具,學生們迫不及待地排好隊來到操場,臉上露出難得的快樂。之後老師講了測量土地的常用工具:卷尺、柱子、繩子,並講了什麽情況下用什麽工具。讓學生試著用上面的工具在操場上測量兩端的距離。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卷尺測量操場兩端桿子之間的距離。但是這個時候我發現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怎麽用卷尺測量距離。也有很多人看不懂卷尺上的刻度。

我連最基礎的科目都不會操作,更別說操作其他的了。

在私立學校聽了壹個日本學者的講座。這位學者說,他不太理解中國幼兒園的孩子,因為日本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壹天要換五套衣服,而且壹整天,日本孩子只有玩,沒有學習。但在中國,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國,這些都是很難做到的。在幼兒園,課程也是閱讀、繪畫、唱歌、寫作、計算,占用的時間比較多。玩的時候主要是看電視和玩積木,對自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不多。更別說小學了。以某普通小學三年級為例。每周有7節語文課,4節數學課,2節體育、音樂、美術課,2節品德與社會課,1節勞動與技術課。其他的還有自習課,報紙讀寫課,課外活動等等。可以用於學生動手能力和行動能力的課程主要是體育、美術、品德、社會,但是在這些課程中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訓練讓學生提高行動能力。整天都是緊張的學習,有時會占用學生的休息和玩耍時間。作為最重要的勞動和技術,學生實踐的條件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紙上談兵。我曾經教過三年級的學生疊衣服,發現真正會疊衣服的學生很少,不到十分之壹,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會疊衣服,其實不壹定。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文化課的教學質量,學校砍掉了《勞動與技術》這門課。

所以學生在學校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時間,也沒有有效的動手訓練。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都是以智育為主,每天讓學生讀、寫、記的學習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學校裏沒有勞動的地方,名額很少。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操作的敏感度和動手能力。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麽?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改變課程過於註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是壹個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是壹個學會學習、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強調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註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讓孩子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美國哈佛大學的壹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的400多名兒童做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與不喜歡動手的孩子相比,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失業率為1: 15,犯罪率為1: 10,平均收入高出20%左右。這似乎從壹個側面證明了實踐能力與孩子的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啟發我們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實踐能力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

學會生活就是要有起碼的實踐能力和自理能力。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的。隨著家長對家庭教育認識的不斷提高,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認為有可能逐步改變上述現狀,讓大家最終得到發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上一篇: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案三。
  • 下一篇:小學英語觀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