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椒江實驗小學校史

椒江實驗小學校史

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當時學校名為文化小學,由海門人樓金華創辦。不久,學校更名為希魯小學,並遷至江城橋東北李誌新廟左側三間平房(這裏俗稱西沙三面石板)。那時候學校是私立的,經費都是創始人籌集的。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婁金華任學校主任,邱森青任校長。次年報泰州府備案,宣彤元年(1909)獲批。學校全年常規經費撥款約400元,借沿街樓宅聘請王鶴為校長。不久,學校搬回了執信以東。

辛亥革命後,學校於1912更名為“希魯小學”。

民國五年(1916),學校更名為“小學”,金殿全、李先後任校長,陶任校董(陶為清朝學生,授知府銜),校舍擴建三間教室,後洪接任校長。1920年獲準附屬某高中,次年學校命名為“希魯小學”。民國16年9月,任命阮秉德為校長。

1927年五四運動紀念日,小學高年級學生聚集在銀山小學開會,倡導教育救國,高唱愛國歌曲推翻列強和軍閥,趕到三面石板李誌新,把神像搬走,把廟周圍的墳墓和窪地填平。海門紳士丁介石和王懷慶出面集資,建了18所校舍和3所西式建築。新校舍建成於民國十八年(1929)夏,丁介石等先生任學校董事,阮秉德任校長。1930年春,學校名稱變更為“臨海縣七區中心小學”。

1932學校取消校董事會制度,代之以校長負責制。

1935年,任命臨海張家渡人徐良紹為校長,設高低部。許多師生走出校門宣傳抗日救國、抵制日貨等愛國行動,學校聲譽大增。

1940八月以後,抗戰時期,為了師生和班級的安全,學校的學長部遷至臨海白水洋。1943年,學長部從白水洋遷回海門,袁政義任校長。此時,學校名稱為“海門市膠東膠溪鎮聯合中心小學”。

1945年8月,侵華日軍投降,學校也發展起來。這時樓月初區長也兼任了校長。1946年8月至1949年6月25日海門解放,學校更名為“海門中央民族學校”。

1949年6月25日,海門解放。學校命名為“海門區中心小學”,區人民政府任命周鴻業為校長。

1954,學校簡稱“海門區第壹小學”。

1955年6月,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海門市第壹小學與第三小學合並,並將學校命名為黃巖第三中心小學。

文革期間,1970“工宣隊”入校後,西門天主教堂原辦的“反帝小學”被拆除並入學校,校名改為“海門紅旗小學”(取《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刊登的紅旗名稱) )這個校名壹直沿用到1982 65438+10月。

1982 7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海門特區改為椒江城區,校門前主幹道由“宏偉路”改為“育才路”。1982年2月,學校采用新校名“椒江市育才路小學”,壹直沿用到1992。1984年9月,學校成立椒江區第壹所家長學校,組織校、班兩級家委會,建立社會、家庭、學校三位壹體的德育體系,取得了很大成效。1987,學校北部新建成壹棟建築面積2570平方米的四層教學樓。吳宏寶校長。

1992被椒江教育局命名為“椒江實驗小學”,起到了實驗和示範作用。9月,1993,繆欣育才校報創刊。從1994到10因撤市設區更名為“椒江實驗小學”,壹直到現在。

1995年3月,學校與杭州大學教育系合作建立教育實驗基地,全面開展教育科研活動。1996年7月,學校南部建成總面積30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許校長。

1998年8月,圍繞“壹切為了學生的成功”這壹主題,學校開展了“雙軌運行,大量讀寫”的整體實驗。為此,學校編寫了《中國經典古詩詞讀本》。陳玲鳳校長。

2003年9月,學校提出“搞好人才培養,把名校做大做強”的口號,美化擴建校園,以非凡的勇氣,投入資金購買“二建”用房,置換軍分區用房,擴大了校園面積。學校以“校本教研”為載體,大力開展“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2005年6月5日至2月,學校舉行了盛大的百年校慶。校長張雪秋。

目前,學校以強勁的發展態勢,描繪學校發展藍圖,力求創新輝煌。

  • 上一篇:對“大花瓶”教學的思考
  • 下一篇:遂寧河砂多少錢壹立方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