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面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中深化課程建設、選課走班、評價等問題,有哪些建議?

面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中深化課程建設、選課走班、評價等問題,有哪些建議?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義務教育,但我們面對的都是由個體差異很大的學生組成的。義務教育不僅是“合格教育”,也不能理解為“普通教育”。理想的義務教育是綜合性與差異性、社會化與個性化的統壹。以人為本,在班集體下實施個別化教育,是現代義務教育的新理念。讓每壹個學生得到應有的教育,讓每壹個學生各盡所能,各得其所,成為人才。這才是教育本源意義上的真正公平。

因此,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既是落實以德育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迫切要求,也是總結推廣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經驗、呼應我省高中課程改革、進壹步推進我省基礎教育內涵發展的現實需要。

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必須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指導意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第壹,實施德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和個性發展。這次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進壹步落實德育總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改革教育模式,推進因材施教,保護和培養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和培養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特長,讓每個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在體現義務教育基礎性、全面性、公平性的基礎上,強化選擇性教育思想,進壹步完善課程體系,加強課程建設,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育評價,積極推進差異化、個性化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這壹目標是我省基礎教育達到壹定水平後對義務教育內涵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指導今後義務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針。

第二,加強課程建設,註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指導意見》將義務教育課程分為基礎課程和拓展課程兩類。基礎課程是指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規定的統壹學習內容;延伸課程是指學校提供給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內容。各地、各校要認真研究學生各學段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明確適應學生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按照規定開設基礎課程。各地、各中小學校要加強課程建設,積極開發和開設體現區域和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拓展課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和活動,了解自己的特點,找到自己的優勢,為今後選擇合適的高中和進入高中後選課奠定基礎。

第三,完善課程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現在義務教育科目太多,特殊教育太多,各種形式的“前跑式”教育和過度教育,使學生學業負擔更重,學習積極性不高。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協調課程的實施,整合課程內容,讓孩子有時間參加自主選擇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有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從根本上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為此,義務教育課程應從三個方面加強:(1)加強不同時期課程的相互銜接;加強各門課程和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融合;加強課內外各類課程資源的統籌利用,營造和諧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我們尤其要加強兩個方面:壹是加強德育課程。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教育,突出個人修養、社會關懷和家國情懷,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和學習生活習慣。樹立“大德育”理念,進壹步梳理各時期德育目標,將德育、少先隊活動、小組活動、各種專題教育等德育課程有機結合,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行為規範。將德育目標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實現全科目、全過程、全員教育。二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校積極探索校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建立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機制。不僅綜合實踐活動四大內容可以整合實施,而且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也可以整合實施,三者的課時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特別是要保證學生參加“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時間。課程計劃中,小學三、四年級每學年不少於5天,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每學年不少於10天。

第四,設定課時底線,給予學校更多教學安排自主權。新修訂的2015版《浙江省義務教育課程與班級安排》賦予學校更多的班級安排自主權,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長短班、大班小班、跨年級班、多學期等班級安排方式。但是每個學校的課時安排不能突破兩條底線:第壹條底線是不得增加每周總課時和每周總教學時間,第二條底線是不得“挪用”品德、身心美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在此前提下,學校可以在國家規定的課時比例內自主安排其他課程的課時,增加拓展課程的課時。增加排課的靈活性,有利於豐富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增強學校課程改革的活力,為中小學走特色辦學之路創造條件。以後會允許不同的學校有自己的學期課程表,甚至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現月課程表和周課程表。

第五,推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自主高效學習。《指導意見》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四點要求:壹是要改進課堂教學。改革傳統低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推進體現學科本質、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改革,營造民主、平等、互動的課堂文化,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合作,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第二,改革教學組織。積極推進小班化教育,創造條件廣泛實施協作教學和個性化教學,探索初中學生自主選擇的分層移班教學。第三,要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積極推廣基於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教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營造有利於個性化學習的開放式學習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第四,要改進作業的布置和批改。嚴格控制日常操作總量和時間,增強操作的針對性、多樣性和有效性。推廣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和實踐作業。合理運用多種矯正形式,及時反饋矯正結果,切實加強個別輔導。

在這裏,尤其有必要進壹步說明初中“分層班級教學”的探索。我們提倡“分層教學,學生自主選擇”。目的是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提高學習信心和效率。開展分層班教學實驗的學校必須端正教育思想,遵循“學生自願、教師行走、動態分層”的原則,科學設計分層班的規則和教學方案。禁止以“分層班”的名義簡單地將“快班”劃分為“慢班”。

第六,深化評價改革,給學校、老師、學生“松綁”。教育評價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壹是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二是建立和實施九年壹貫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第三,積極推進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第四,嚴格控制區域“統測”;五是規範校內考試評價。上述教育評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教育評價過分強調區分、分類和比較功能的狀況,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改善教師的教學實踐,保障學校課程實施的自主性,營造有利於教師個性化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

  • 上一篇:如何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 下一篇:2017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時間分試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