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如何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之壹。新課標提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計算整數、小數和分數,並對壹些基本計算達到壹定的熟練程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想做以下幾點:

壹、口算——強化計算能力基礎

口算能力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壹種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計算能力的基礎。老師壹定要明確學生在每個學習時期應該掌握的語言技能,壹定要讓每個孩子都通過考試,否則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就會落後。

高壹必須掌握10以內的除法和20以內的加減法,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儲備。然後就是99乘法的公式表,是要背的。三年級的時候,我們有些高等數學老師讓孩子背“19×19”這個公式,但是韓國的小學生都要背“19×19”這個公式,而日本戶田村洋太郎說直覺的本質在於背誦和心算,他曾提出要背“29×”。還有25×4=100,125×8=1000,50×2,37× 3 = 11等等。四年級學了小數,也是在上面的關系中展開的,比如0.125× 8 = 1,1.25× 8 = 10等。,而到了五年級,3.14× 2 =,3.14。

二、算術——提升計算能力的推進器

壹位三年級老師在講解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在黑板上展示了兩道這樣的計算題。教學片段如下:① ②。

老師:這裏的117是什麽意思117(學生對比討論。)

生:117十位。

老師:老師,妳能在這裏加0嗎?

生:對。

(讓學生理解13×9,它的真實含義是13×90,確定的數值是由位數決定的。)

老師: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妳發現了什麽?

生:213放錯了。

生:從原來的213十,突然變成了213個。

老師:妳會用估計的方法來檢查嗎?

生:213相當於200,213×15相當於200×15,應該是3000,但是1278太差了。

老師:太神奇了。可以綜合運用自己的計算技能。

在教五年級“壹個圓錐體的體積”的時候,我根據理科實驗把學生分組,每組確定壹個組長,組長分工,讓學生真實體驗圓柱體體積和圓錐體體積的關系。我記得壹位教育家說過:“我讀了,但我忘了;聽過,記不清了;我做過,所以我會記得。“學生通過做算術來理解算術,比做壹百道題更有用。

三、遊戲——提高計算能力的加油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最大的積極性,發掘學習的動力。學生天生愛玩。老師將知識融入遊戲。相信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積極性會更強。比如,為了培養孩子對10以內的數的除法的理解,創造了“找朋友”的遊戲:從下面的數中找出哪兩個數是好朋友,4 9 6 8 1 2,孩子會很快發現並悄悄掌握“補十法”。隨著學習時期的不同,也要升級好友,比如182+49+118+51。同學們會發現,他們分別是好朋友。在計算1.25×16時,發現1.25的好朋友8隱藏在16中,所以1.25×16 = 1.25×8×2。

數學讓人更聰明。作為數學老師,不能壹輩子只教課本上的知識。可以偶爾炫耀壹下嗎?當壹個二位數乘以壹個二位數,十位數相同,個位數之和為十,那麽它們的乘積就是:十位數上的數學乘以該數加上1得到壹個新數,這個新數乘以100;將兩個數相乘,然後將它們加到上壹步得到的數上。比如34×36,算3×(3+1)得到12,再乘以100得到1200;計算4×6得到24,24加上1200得到1224。看似不靠譜,但這樣做確實能得到正確答案。我相信同學們會對妳的喬印象深刻,甚至是深深的印象。或者和學生壹起做壹道數獨題。老師們,我們應該不斷學習。

第四,有用性——提高數學能力的評價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在小學數與代數的教學目標中說:重視口算,加強估計,鼓勵算法多樣化。估計是對操作過程或結果進行近似或略作估計的壹種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很少用到,但在生活中特別有用。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所以既有數學的味道,又有生活的味道。如果孩子只通過做題來做數學,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在教授估算知識時,我創設了壹個組織學生春遊的情境,對孩子們說:“我們班有52個學生,我們班有25輛公交車。我們應該租多少輛車?”同學們七嘴八舌,說了壹輩子:兩輛車夠老師用了,52輛相當於50輛,壹輛車25人,正好是兩輛車。立刻引來了討伐,壹輛車25人,兩輛車50人,剩下兩個人跑了?這裏用到了估算的知識。“同學們,如果我們要去野餐小組,該怎麽分呢?”這裏再次用到因子的知識。

在講解四則小數運算知識的時候,我的作業是收集壹張購物小票,從中提取數學題並求解。學生們的興趣也很高,他們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在家長會上,我特別叮囑家長,任何時候都要扮演好孩子的數學角色。

韓國媽媽逛街的時候,總是帶著已經背好公式“19×19”的孩子,說“馬上算好價格,很方便”。當周圍的人肯定學生的數學能力時,學生的內心是什麽感受?學數學太有用了。

動詞 (verb的縮寫)習慣,發揮數學能力的穩定器

教育是培養人的習慣。我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益於小時候的培養。在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能註意到:抄對題,計算對數,加減小數對齊位數,做完後仔細檢查。我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

1,計算跑題了。讓學生的驗算寫在解題的旁邊,這樣我們就能發現學生解題的過程和存在的問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檢查上。孩子快速做完題後,就沒有耐心仔細檢查了。所以關鍵是要找出他的解題過程,找出他的弱點。

2.錯題越積越多。知識在於積累,相信也包括錯題。每次考試或作業,讓學生把錯題抄在錯題本上,分析原因,壹周後再做壹遍。

3、卷面要整齊。寫得認真說明學生能冷靜分析思考,出錯概率小,而卷子表面說明學生做題缺乏深入思考,學習態度不認真,成績肯定差強人意。

  • 上一篇:怎樣才能學好高中課程?
  • 下一篇:面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中深化課程建設、選課走班、評價等問題,有哪些建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