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教師如何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知識?

教師如何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知識?

教師繼續教育蔚然成風,中小學教師可能在各種大學研究所學習,撰寫博士、碩士論文。或者去大學讀研,豐富自己的教育知識;或者去師範院校進修部學習,拿到學位;或者參加研討會、座談會、讀書會等。,獲取新的教育知識...

教師進修忽視了專業發展能力的培養。

教師去德國留學是壹個非常可喜的現象。而且教師學習的途徑如此之多,參與學習的教師與日俱增,學習的氛圍也日益濃厚。但仔細審視,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仍有許多盲點需要突破。其中壹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繼續教育沒有培養出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在當前的社會趨勢下,最重要的專業發展能力是: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自我成長;可以獲取知識,充實自己;能開展研究,提高教學;能夠反思批判,自我更新。

然而,目前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非常缺乏。老師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繼續學習,也不知道如何運用所學來提高行政或教學。因為繼續教育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的、權威性的、分散的、適合情況的,而很少有整體的制度設計;課程和教材已經定了,學校開什麽課,學生上什麽課,老師無權選擇。進修的內容往往是治療性和規定性的,遠離課堂生活的現實;而且學習的方式只針對老師,不針對壹起的老師。教師是外部研究者的研究對象。他們只是學生,不是研究夥伴,只是旁觀者,不參與競賽。

這種自上而下,教師被動參與,缺乏專業發展的方式能給教師什麽幫助?如果教師不能獲取知識,自我成長,課程如何更新?如果不能自己做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教學怎麽提高?如果不反思自己,不批判自己,深層結構下的假設和前提就無法揭示,教育又如何開啟和改革?因此,要突破當前繼續教育的盲點,真正實現繼續教育的目標,最重要的任務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使教師能夠自我成長。

敞開心扉,互相學習

首先,應該鼓勵教師利用好各種學習渠道,互相學習。民間戲曲有句話:“互讓漏進”,真的是進修的最高境界。老師們就是不敢互相“泄密”,所以進了教室後就關上門。教得好是我的事,教得不好也是我的事,更可恥。當然,永遠不會改善。所以,教師要心胸開闊,放下權威和榜樣,要有接受挑戰的勇氣,要有接受質疑的雅量。敞開大門,歡迎校長、主任、督學、家長、學者、專家、同事來到課堂,加強專業對話,豐富教學知識。

校長和主任參觀教室,實施教學指導,監督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命題技巧和改進教學方法。督學到課堂上與教師壹起實施“臨床指導”,觀察壹個具體的教學技巧或策略,互相討論,深入分析研究,改進教學。老師們對教學情況有豐富的了解,但要看清廬山真面目並不容易。指導者將理論和經驗帶入情境,為教師提供不同的思維框架和方向,但他們獲得了實際作者的觀點,雙方相互受益。

同事是最好的學習夥伴。三五個同事可以組成夥伴,互相觀察,做詳細記錄並做“畫像”,將觀察結果和畫像分享給夥伴,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教學行為、優缺點並加以改進,與同事形成合作的團隊關系,進行“同行監督”,擬定教案,互相觀察,互相討論,互相回饋。A老師向B老師學習班級管理,B老師向A老師學習社會科教學技巧,促進相互成長。同事之間也可以實行“合作學習”,* * *看壹本書壹篇文章,* * *互相討論;談真實的教育問題,表達自己的感受;實施同伴教學,教師發表壹篇論文或經驗,同事之間互相討論或評論。

教師還可以與學者專家開展“合作研究”。學者熟悉研究方法和技巧,但不了解課堂現實,教師熟悉課堂情況,但缺乏研究素養。它們與實際教學研究的合作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具實用性。

因此,教師向課堂敞開心扉,敞開大門,歡迎學者、督學、校長、主任、家長或同事來到課堂,組成教育共同體,舉行專業對話,協商知識,分享觀點和經驗,相互學習,在平等開放的基礎上參與知識建構和生產的過程,是壹種重要的成長。

教師應該是巴甫洛夫。

其次,教師的課堂生活不僅要學習,還要教師自己學習。傳統上,教師往往是研究的對象,自己做不了研究。但是今天,教師是研究者,教師不再是巴甫洛夫的狗,教師要成為巴甫洛夫和皮亞傑,自己也是研究者。

教師要對教學實踐敏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熟悉研究方法和技巧,自己做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進行質的研究,觀察學生在教學中的反應,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可以拜訪學生或家長,了解教材對學生生活世界的意義;可以分析學生的周記、作文、試卷、作業、經歷、隨筆等。,並分析其內涵和意義。

這種研究是教師研究自己或同事,收集第壹手資料,用參與式觀察、非結構化訪談、文獻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和討論。而且老師每天和孩子壹起生活在教室裏,收集的信息真實、豐富、可靠。教師是最好的數據收集者、數據解釋者和研究者。教師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言,並探究其意義就是實踐教學研究,既能促進自我成長,又能提高教學。因此,繼續教育要提高教師的研究意願和興趣,加強研究和能力,使教師成為研究者。

學習既是義務,也是權利。

最後,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價值觀多元、強調專業精神的社會,教師繼續教育應該是壹種義務,也是壹種權利,這種理想應該在制度設計下實現。比如,政府應該考慮實行教師定級和教師更換制度,讓教師每服務幾年就可以申請晉升,待遇、福利、地位都能得到提高;每服役幾年就得換壹次證,不然就沒法繼續教書了。更換或升級主要依據學習成果,如學習多少學分,參加多少學習或研習班,研究報告或著作等。教師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等條件,參加大學或教師進修機構舉辦的進修課程,修學分,加強研究,撰寫報告或著作,達到規定的條件或標準,申請升級或換發證書。

但是,繼續教育也應該是壹種權利,目前提供給大學教授的繼續教育的權利也應該向中小學教師開放。服役滿幾年的,給予壹定期限的進修假;對評審通過的研究計劃應給予獎勵以方便研究,有價值的研究報告或作品也應給予獎勵以鼓勵其繼續研究。

這種繼續教育獨立於教師,自下而上,以學校為基礎,以教師為中心。它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是教師繼續教育的理想。希望教師培訓改革也能與繼續教育制度相協調,使教師繼續教育走向新境界。

  • 上一篇: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試卷
  • 下一篇:杭州的房子怎麽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