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正史和書本上的三國兵器都壹樣嗎?真的有方天戟和青龍刀嗎?

正史和書本上的三國兵器都壹樣嗎?真的有方天戟和青龍刀嗎?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

《三國演義》是壹部家喻戶曉的古代名著,其中描寫的兵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趙雲的青岡劍、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呂布的方天戟等。但是在真實的三國中,這些我們熟悉的武器真的存在嗎?

壹、長兵器的正史與演義說到長兵器,首先想到的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但正史中並不存在真正的青龍偃月刀。真實歷史中,關羽只拿著壹把大刀,並沒有說這把刀叫什麽名字。

在三國誌中,關羽的傳記只有1000字,而在120回的《三國演義》中,有15回是以他為目的的。羅貫中愛屋及烏,所以關羽的刀被譽為“百戰之勇”,配色(青色)、造型(月牙兒)、綽號(冷色鋸)。

羅貫中對關羽的偏愛,是因為關羽的政治立場是擁漢反曹,這和宋元以來民眾對時局的立場是壹樣的。神聖化關羽,就是在精神上反抗叛逆和異族,忠於儒家和正統。

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

此外,三國中還有很多斧、槍等長兵器的記載。從槍和斧的血緣關系,首先要了解長兵器的構成和譜系。長兵器是極長的兵器,需要雙手練習。壹件長兵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雙手握持的柄叫“胡”,多為木質;前端是進攻者,按照形態和功能可以分為三個家族:分裂家族、鉤住家族、刺殺家族。

在這三種長兵器中,以斬波器家族為主,斬波器家族以長斧、長鈸為代表。星天,早期神話人物,舞仆,“齊”為大斧。它看起來像壹把斧頭和壹把鏟子。與斧頭相比,刀刃更薄更寬。斧子這東西,看起來活靈活現,但三國裏很少有將軍用。

興田揮舞著他的盾斧

在《三國演義》中,只有黃旭因他的斧頭而出名。其他用斧子的人在小說裏幾乎壹次都活不下來。比如魏國大將韓德,揮舞150斤斷金斧,僅三回合就被趙雲射中。在新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末代將軍潘鳳說:“我的斧頭早就渴了。”沒想到這份有據可查的辭呈,成了潘將軍的遺言。

古代的各種武器

古佩克家族是長兵器家族中的老貴族。所謂古佩克族,主要是指這種形制的兵器葛。利用其獨特的外形,可以在車戰中鉤住對方的武器或啄擊敵人。這種武器適合士兵在自己的車裏安全輕松地做手勢。但是當馬代替了戰車,騎兵代替了戰車,葛留下了壹些財物給紀,然後就放棄了。

三國兵器

準備了這麽多,終於到了說槍所屬的毒刺的時候了。自戰國時期騎兵大規模引入中原,戰爭史上的速度革命就此開始。

二、矛與戟的故事三國中與矛最相關的人物和武器,當屬張飛和他的八尺蛇矛。蛇矛,即槍頭彎曲如蛇。這種異形矛與直刃相比,傷面更大,殺傷力更大。

張飛的長阪坡橫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蛇矛。雖然給壹個名將配壹件法寶很順眼,但是出土的實物中並沒有這樣的兵器。至於壹般的矛,和槍相比,不僅基因相似,外形也相似。如前所述,矛是槍的源頭,是槍的加強版。

張飛八尺蛇矛

三國以後,隨著北朝馬鐙的發明,將軍們可以坐在馬上順利揮舞長兵器,重矛的缺點被無限放大。於是,壹把更小的槍出現了。就槍頭而言,長度只有6寸,重量不超過4兩,小巧輕便,節省金屬。

但是,槍桿子的光輝註定要在後世綻放。三國時期,矛的另壹個近親——“齊”是主角。蛤是矛的壹種,適合即時實戰。也可以寫“韻”。沒錯,就是曹操的“橫寫詩”。

赤壁之戰前,平定北方在長江上飲馬的曹操,買酒在長江上自娛自樂,喝到高處,站在船頭,慷慨地唱著“短歌”。但這種感覺真的很不祥,似乎預示著馬上就要潰敗。有了這個典故,壹層詩意而悲涼的薄霧籠罩在血與鐵的外衣上。

何的英雄主義

在遊戲《三國誌·英雄傳》中,有壹種武器的名字略顯誇張,叫做“幽靈田方·季華”。這個名字就像壹個非常短小精悍的戰爭故事。故事中名將手持此法寶,壹人擊敗眾軍,殺敵屍橫遍野,鬼神俱憂。這件兵器的原型是三國第壹名將呂布的法寶,當日畫戟。但是,從先秦到漢末這段時間,並沒有出土田方畫戟的實物。呂布的方天戟,如同關羽的月牙刀,被後人所附。

呂布形象

歷史上的戟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發展成熟於漢代,三國時期開始衰落。但戟的造型很美,後期繼續使用,但已經失去了之前作為武器的作用。

戟的樣式

據說晉朝時,強大的王君想把自己府邸前的道路拓寬幾十步,就是為了能在門前插上自己的戟旗。可見門前長戟是高官的標配。除了強大的外表,嵇還有壹身的藝術細胞。唐代名曲中,舞者皆“批銀甲”“舞戟”。無論裝飾門面還是宴席,古人都偏愛戟。

古代小說對武器的妖魔化和誇張,無疑讓《三國演義》更具神話色彩,給讀者留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更重要的是,在刻畫兵器面貌的同時,也突出或豐富了人物的形象和內涵。如果兵器認主,體現了古人推崇的忠義文化。也許關公的大刀比孔子的文章更能說服普通人忠誠。

  • 上一篇:北京圖書館拍照。
  • 下一篇:開封圖書館參考咨詢平臺實時咨詢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