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道教的起源和發展

道教的起源和發展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以老子為祖,尊稱他為“王座老先生”,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以先秦道教為基礎,吸收並融合了其他理論和實踐方法。它的教學與中國本土文化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之壹,在中國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人渴望長生不老的心理和行為。考古發現:早在18000多年前,中國的原始人類就表現出對生命的頑強追求。比如這壹時期的“穴居人”,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壹些象征生命的紅色鐵粉,企圖讓逝者起死回生。在古代,有人開始學仙。據史書記載,黃帝軒轅氏“戰而學仙”,“問廣程子”。修煉成功後,他白天在鼎湖乘龍升天。《山海經》記載了遠古先民的生活,也記載了不死之國、不死之民、不死之樹、不死之藥。戰國時期,人們相信東海有許多神山,如蓬萊,這導致了許多追求長生不老,成為不朽的方士的出現,被稱為“方仙道”。方曾活躍於秦漢時期,是後世道教的先驅之壹。

方的活動多為具體的實際行動,理論性較少。後世道教的思想理論主要來源於先秦道家哲學。春秋時期,老子寫了五千字的《道德經》,闡述了壹套關於宇宙的思想。

萬物產生、存在、運動的學說,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是萬物存在的本體,主張人的活動要遵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從而創立了道家學派,為後世道教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戰國時期,很多人借黃帝、老子之名,闡述養生治國理論,被稱為“黃勞道”。黃學說並不局限於老子的道家學說,而是吸收了儒、墨、明、法的長處。這種集諸子學說於壹爐的“新道家”,在秦漢時期影響很大,在後世屬於道家的前輩之壹。

從東漢到魏晉南北朝,道教形成並確立。東漢末年,張道陵撰寫了25部道教著作,建立了石天道教。在中原地區,張角建立了太平道,並組織人民舉行起義反對東漢王朝。石天道和太平道的出現,使道教成為具有嚴密思想體系和組織體系的邪教,被認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態正式形成的標誌。

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出現了大量的新道經,出現了許多新的道教流派,如靈寶派、上清派、黃三派,以及當時提倡外丹術的仙丹道。而且當時道教湧現出葛洪、陸、寇、陶弘景等壹大批優秀大師,為道教思想理論的發展、經典文獻的整理、組織體系的完善和神仙譜系的制定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這些道教領袖的努力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在思想和行為上更加完善。

唐宋時期,道教不僅信徒眾多,寺廟廣泛,備受推崇,而且在教義、修行方法、科學儀器體系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進步。在這壹時期,傳統道教在很大程度上繼續發展。比如由上清派演變而來的茅山派,在唐宋時期變得非常突出,由靈寶派演變而來的葛造山派,也在北宋初興起於江西葛造山。張道陵創立的石天道教,在北宋時期開始在江西龍虎山嶄露頭角,被稱為龍虎派。南宋第三十五代石天張克達,被宋理宗提拔為三山府道和內廷的官商。從此龍虎派成為“三山福祿道”的教主。

宋金時期,王重陽創立全真道,使內丹的習武成仙學說逐漸在道教中占據主流地位。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合壹,主張“人生雙修”,追求“肉身飛升”,有比較嚴密的組織體系。元代道教因丘處機曾西行勸誡成吉思汗,壹度得到蒙古元朝統治者的大力支持,並在短時間內傳遍全國。由於全真教突出的政治地位和巨大的宗教力量,南宗等專修內丹的道教在南方流傳時,也自稱全真教弟子,融合在全真教的旗幟下。與此相應,龍虎派、茅山派、格致宗等壹些福祿道派被分在“正壹派”的旗幟下,逐漸將福祿道派凝聚成壹個整體。這樣,以“全真”為主的內丹道和以“正壹”為宗的福祿道的對峙格局基本形成。

明代中期以後,道教逐漸失去了統治者的支持,但在中國民間仍然保持著很大的影響力。許多新興的民間宗教都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壹些偏遠地區的道教活動依然興盛。封建社會後期,道教衰落,戒律被廢。二十世紀初封建社會解體後,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沖擊,宗教財產不斷被

剝奪蠶食,道士流離,古籍殘缺。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軍閥混戰、日寇入侵和內戰中,中國的道教和中華民族壹樣,已經陷入了苦難之中,真正的振興是不可能的。

新中國的成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創造了條件,也為道教在中國的復興帶來了機遇。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各地寺廟得到恢復重建,新壹代合格教師層出不窮,道教文化得到廣泛弘揚和交流。今天可以說,從宏觀上看,中國的道教正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狀態,已經站在了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在政治上具有國家承認的與其他宗教團體或社會團體平等的合法地位,在信仰上有憲法保障的充分自由,在思想認識上不受宗教教義的束縛。它不僅在經濟上受到國家免稅政策的優待,而且由於其在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而具有優越的物質條件。這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黨的宗教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克服各種困難取得的。這種局面來之不易,值得珍惜。

縱觀道教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宗教的發展能夠有利於統治階級和社會發展穩定,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包容,否則就可能遭受磨難和挫折。宗教要想在中國立足並健康發展,就必須依靠國家,服從國家最高利益和民族整體利益,與所依賴的社會相適應。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黨的十七大提出“充分發揮宗教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這為中國道教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 上一篇:麗江四府精品酒店
  • 下一篇: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環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