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如何構建大學課程中的隱性課程

如何構建大學課程中的隱性課程

高校德育與隱性課程建設

傅文忠

(佛山科技學院政治與法學院,廣東佛山528000)

摘要:隱性德育課程能有效地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發揮作用。它具有潛在性和間接性;廣泛性和開放性;隱蔽性和滲透性;不可預測性和雙重性;綜合性和深刻性的特點。對學生具有認知引導功能;情感陶冶功能;意誌的調和功能;行為的規範功能。高校隱性德育課程的建設可以優化校園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環境,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有助於完成德育的使命。

關鍵詞:高校;道德教育;隱性課程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G423文獻識別碼:C

作者簡介:傅文忠(1969—),海南省人,佛山科技學院政法學院講師,法學碩士,主要從事社會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程是為了培養人、教育人而產生和發展的。育人是課程的內在功能,而德育是以培養學生德性為本質的課程。目前,高校德育課程種類繁多,但以顯性德育課程為主。顯性德育課程內容的認知與德育內容內化過程的理解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目前高校德育課程實施的低效。因此,高校在完善顯性德育課程的同時,應加強隱性課程的建設。

壹,對隱性課程的理解

(壹)隱性課程的含義

自美國學者菲利普·W·傑克遜在其著作《課堂生活》65438-0968中首次提出“隱性課程”概念以來,課程領域出現了“自發課程”、“隱性課程”、“無形課程”、“非正式課程”等概念,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壹股研究隱性課程的熱潮。隨著德育隱性課程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隱性課程”的概念進行了探討。根據權威的國際教育百科,隱性課程是指形成學生非正式學習的各種要素。這些要素在學校課程手冊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它們被視為隱藏的、無意的甚至不被認可的學校生活經驗的壹部分,但它們往往對學生產生有效的影響。

根據隱性課程的定義,我們認為:1。作為課程的壹部分,隱性課程屬於學校文化。[1] (74)首先,由於“課程”是“教育”的從屬概念,作為教育的“衍生物”和體現教育要求的手段,課程應該具有教育的全部屬性,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計劃性;其次,在教育學領域,課程是指根據教育目的及其具體教育目標而規範的教育內容,定義中的“教育內容”應指文化。2.在概念的外延上,隱性課程是課程的從屬概念,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學中的課程嚴格來說是“學校課程”,是在學校內部開設的,所以隱性課程是顯性課程之外的學校生活經驗的影響,排除了家庭和社會的影響。3.隱性課程作為壹種“隱性的、無意的甚至完全不被認可的學校生活經驗”,並不直接指向學科內容,而是趨向於非學術性。4.隱性課程是與顯性課程相對的概念,它們共同構成學校課程體系。

(二)隱性課程的特點

與顯性德育課程相比,隱性德育課程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動方式的潛在性和間接性

行動方式的潛在性是隱性德育課程區別於顯性德育課程的最根本特征。顯性德育課程是通過正式教學進行的,對社會角色有直接、顯性的影響;隱性德育課程隱藏在顯性課程的背後,通過間接、隱性和潛在的方式作用於受教育者。

2.行動路線的普遍性和開放性。

目前高校顯性德育課程的實施是壹個相對封閉的體系,雖然途徑很多,但歸納起來有三種途徑:壹是思政教師實施的各種名目的政治課、思想品德課;二是教師在各種文化課中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學校管理者、輔導員、班主任、各種社團組織的德育工作。與顯性德育課程相比,隱性德育課程更加廣泛和開放。隱性德育課程不僅廣泛隱藏在受教育者有目的的德育活動背後,而且廣泛隱藏在壹切教育環境的制度和氛圍中,甚至廣泛隱藏在受教育者的整個學校生活中。

3.行動過程的間接性和滲透性

高校顯性德育課程無論是在整體課程中還是在具體操作中,都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性。教育者在實施顯性德育課程時,也會通過各種方式把課程的目的非常明確地傳達給學生。學生在接受隱性課程教育時,雖然有認知的參與,但更多的是情感、興趣等非認知心理的參與,這些心理往往通過無意識滲透到受教育者中。“無意識”是指人的現實文化心理結構,即未經思想加工的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定勢。”[2]隱性德育課程是通過滲透到受教育者的內心深處,通過學生的無意識攝取機制來實現教育功能的。

4.效果的不可預測性和雙重性

壹方面,明確目的和行動方式的直接性,使顯性德育課程更具可操作性。另壹方面,教育者可以通過學生的反思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整,使顯性課程具有更強的可控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顯性課程具有更強的預期性。由於隱性課程以潛在的、間接的方式作用於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這是難以預測和估計的。因此,隱性德育課程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其出乎意料的效果伴隨著其效果的雙重性,即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既可能是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積極影響,也可能是阻止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消極影響。

5.行動結果的理解性和深刻性。

顯性德育課程往往強調教給學生“關於道德的知識”,而忽視學生的內化機制。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則》壹書中區分了兩個概念:道德的概念和道德的概念。所謂“道德觀念”,就是“在行動中看到效果,使行為發生改變”,使之成為“性格的壹部分”;而“關於道德觀念”則是直接傳授道德知識的教育,也稱知性道德。杜威認為,這種教育“即使是最好的,也是數量比較少,影響力比較弱”[3]。因此,德育的內容(包括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和價值觀等。)只能通過心靈的特殊體驗和理解,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隱性德育課程潛移默化地迎合了這壹特點。學生雖然參與到隱性德育課程中,但更多的是參與到情感、態度、價值觀、興趣等非認知心理中,這是學生內心理解的壹個結果。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往往不僅僅是在認知層面,而是內化為學生情感、意誌、人格、價值觀等深層的道德品質和素養。因此,它的影響是非常持久和深刻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壹生。

二、隱性課程的構成和功能

(壹)隱性課程的要素

從隱性德育課程的現有形式分析和分類來看,高校隱性課程主要由以下要素構成。

1.“兩課”教學形式和各學科教學活動中的隱性德育課

課程教學是隱性德育課程在教學形式上的載體。教學是實施教育的基本途徑,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在“兩課”和各科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學習和獲得預期的學科知識的同時,會不自覺地獲得非學科知識,這些知識會自發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態度、情感、興趣、意誌和信念,促進學生品德的形成和發展。隱藏在各種正規德育課程和各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潛在的,主要包括教學指導思想、教師的人格榜樣、教師的期望、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遞信息的方式和獎懲方式等。[4]這些因素都在潛移默化中深刻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

2.隱藏在活動中的德育課程,隱性德育課程是活動的形式。

主動德育課程是隱性德育課程以主動形式存在的載體。活動德育課程是指學校中具有預定目的、內容和功能的黨小組活動、班級活動和主題活動。在主動德育課程中,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活動,這與專門的認知德育課程中的隱性德育因素相似。專業化的活動德育課程還隱藏著各種隱性的德育課程因素,如活動目的背後的組織者理念、活動組織模式背後的組織者策略、活動過程中參與者自身的認識等。

3.校園物質形態中的隱性德育課程。

校園物理環境是隱性德育課程的物質載體。校園物質環境主要是指學校的建築、文化設施、生態環境、班級環境以及各種徽章、標誌、服飾等物質形式所營造的校園文化。從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等校舍的設計,到圖書館、體育館、遊泳池、舞廳等文化娛樂設施的布置,到校園壹山壹水壹草壹木生態環境的保護,再到班級教室的空間布置、黑板報海報的渲染、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創作,無壹不彰顯著建設者和教育者的匠心,無壹不隱含著大量的教育因素。

4.滲透學校制度文化的制度形式的隱性德育過程。

學校制度是隱性德育課程在制度形式上的載體。制度即規定,是維系各種社會關系的規章制度體系。學校的規章、準則和組織是學校教育結構的特征,它們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產生德育效應。具體包括學校的組織架構,領導的思路和方法,教學管理方法和評價體系,學生宿舍生活的管理制度,所有學生活動的安排,規章制度本身的健全性和合理性。這些制度對規範學生行為的影響極其復雜。[5]

5.滲透校園生活的隱性精神形態德育過程。

精神形態的隱性德育課程往往沒有具體的載體。在空間上,它彌漫在學校校園的每壹個角落,在時間上,它彌漫在校園生活的每壹個環節。它主要通過兩個不同的層面來表現。壹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源於學校成員的實踐活動並經過歷史的積澱、選擇、凝聚和發展,如學校的辦學理念、奮鬥目標和校風、學風等;二是顯性心理文化,包括輿論環境、社團關系、個體關系、具有校園特色的休閑方式、課外文體活動等等。學校中特定的文化心理內容反映了校園的歷史傳統和精神風貌以及學校成員的* * *追求和價值取向。它通過感染、暗示、模仿等心理手段作用於學生,在學校校園內形成壹個巨大的心理場,對每壹個成員都有著不可抗拒的作用。[4]

(二)隱性課程的功能

隱性德育課程的特點和結構決定了隱性德育課程在高校德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知定向功能

道德理解是個體對道德規範及其實施意義的理解,道德理解是道德形成的基礎。隱性課程通過前面分析的各種復雜多樣的因素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學校的活動、學校的環境、學校的制度、學校的氛圍,都為學生提供了認識上的參照系,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增強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的人生觀。

2.情感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關於人的行為、舉止、思想和意圖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感體驗。道德情感具有調節功能,影響道德認知的形成和傾向。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自發性和情境性,隱性課程的潛在性、滲透性和無意性等特點正符合道德情感的這壹特性。因此,與顯性德育課程相比,隱性德育課程對道德情感的形成有著更加深刻的影響。學生沐浴在學術研究氛圍濃厚、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雅、精神追求執著的大學校園裏,壹種新鮮感、舒適感、美感自然油然而生,凈化了心靈,陶冶了情操,升華了感情。

3.意誌的調和功能

道德意誌是壹個人為了達到某種道德動機而有意識地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的道德目標的過程。學生的道德意誌是在日常生活中長期錘煉形成的,是調節道德行為的內在力量。通常表現為實現道德目標時的攻擊性和自制力兩種形式。隱性德育課程在學生意誌錘煉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通過校風、學風等精神激勵來激發學生的鬥誌,促使學生在實現德育目標中積極進取;二是通過學校相關規章制度的強制方式,形成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有意無意地屈服,逐漸學會毅力和自制力。

4.行為的規範功能

道德行為是在壹定道德意識支配下采取的各種行為。人們的道德觀最終通過他們的道德行為來表達和說明,道德行為是人們道德意識的外在表現,是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標誌。學校物質文化環境的設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創造都滲透著學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誌,通過暗示、輿論、從眾、期待等心理機制對學生造成潛在的動機和壓力,對學生的行為起到重要的約束作用。

第三,高校隱性課程的建設

(壹)加強顯性德育課程和隱性德育課程的結合,開發課堂教學中潛在的隱性德育課程。

道德理解是道德形成的基礎,道德理解的水平直接影響道德水平。壹個人在按照社會規範行事時,首先要理解這些道德規範,掌握壹系列概念,對某種行為的正確性做出相應的道德判斷,最終形成道德概念體系。因此,在高校德育過程中,顯性德育課程必不可少。然而,僅僅重視顯性德育課程的實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德育是傳承人類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但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教師不能把德育內容直接“打包”到學生的腦袋裏。也就是說,包括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在內的道德教育來源於社會生活,只有通過對學生心靈的特殊體驗和理解,才能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觀念,約束學生的行為。在高校德育改革過程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加強顯性德育課程和隱性德育課程的結合。通過兩個課程的結合,既發揮了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又發揮了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使德育更加有效。

(二)處理好學校制度的科學性與制度的可行性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高校普遍重視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作為壹個學院(不管是什麽層次),都會有壹套近乎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規定、管理手冊等。,如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生考試作弊處罰制度、公共選修課考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作息制度、男女生管理分離制度等,其中包含了這些制度的學生管理。但是,這些規定和規範出臺後,為什麽很多制度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有些制度甚至形同虛設?主要原因是在高校制定規章制度的過程中,往往只註重制度的科學性和規範性,而忽視了制度的可行性和學生作為道德主體的積極參與性。因此,高校在不斷完善學校制度的同時,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給學生自主設計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檢查、自主監督、自主評價的習慣和能力,促進學生對學校制度的認同,處理好學校制度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高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三)協調經濟利益、審美價值和文化傳統之間的矛盾,優化校園的物質和文化環境。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高校產業化的蓬勃發展,高校的校園環境普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壹些高校甚至花錢建設自己的校園環境。所以,有的校園美如花園,有的現代如商場,有的宏偉如宮殿,但結果往往甚至令人尷尬。雖然學校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花在了校園建設上,但身處其中的師生更是懷念過去校園的淳樸。大膽的開發建設有時是壹把雙刃劍,在開辟新世界的同時,可能會切斷歷史甚至其文化基礎。因此,高校在優化校園物質文化環境時,要協調好經濟效益、審美價值和文化傳統之間的矛盾,創造出時尚簡約、現代靜謐、歷史瑰麗、文化底蘊深厚的美好校園。

(四)培養有特色、有恒心的校園精神。

對於壹所大學來說,校園精神往往決定了壹所大學的地位。校園精神來自於非制度性精神文化的推動,是指每個學生所生活的學校中特定的氛圍和風氣,也是最具滲透性的教育因素。表現在校訓、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獨特的形式上。,並且還通過學校領導的民主管理作風和工作作風,師生的精神面貌,校風、學風、班風、集體輿論等。它是師生認可的價值觀和人格的體現,也是壹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文明、進步、健康、蓬勃、鮮明、執著的校園精神是校園精神文化的核心,它滲透於整個校園,體現了校風的精神氛圍,具有啟迪和影響學生的作用。[1](77)

隱性德育課程的德育功能具有雙重性。要使隱性課程達到理想的效果,就要有意識地利用其積極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極因素。高校德育工作是壹項非常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和積極參與。在不斷改革顯性德育課程的同時,加強隱性德育課程的建設,拓展德育課程的內容,將為高校德育開辟新的範圍和視野,促進高校德育的發展。

  • 上一篇:海滄中學的發展歷程
  • 下一篇:上海市閔行區圖書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