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教案

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教案

作為壹名勤奮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經常需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制教案。借助教案,我們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秀的教案有什麽特點?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的教案,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教案1教學法

采用板塊式教學:五讀五說——整堂課由“讀”和“說”兩個板塊系列組成。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壹次登山活動。指導學生進圖書館或在網上查閱有關徐霞客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壹類

(1)導入,第壹遍讀課文。

1.學生介紹我對徐霞客的了解,老師補充。

徐霞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生活在晚明官僚極其腐敗,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為人正直。我不想活在骯臟的官場,所以我毅然拋開名利,以在祖國壯麗的山河中尋找壹輛攬勝為終身樂事。他遊遍了中國的名山大川。同時,他以日記的形式,詳細記錄了各地的地質、水資源、物產、民情、名勝。

《徐霞客遊記》是他30多年旅行考察的記錄,是壹部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它在地理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也作為文學瑰寶流傳於世。清代人稱贊其為“古今最佳遊記”,是“天下真言,代蒙奇奇言”。

2.學生讀課文,老師檢查預習,解決語音識別和意思理解問題。

(2)第壹教學段:讀課文,說發現。

1.根據上下文找到能理解意思的單詞。

2.找到可以用雙音節詞加詞解釋的詞。

3.找出古今詞義不同的詞。

4.找出今天仍在使用的單詞。

5.發現多義詞。

6.發現詞類的靈活運用。

(3)第二教學模塊:讀課文,說譯文。

1.學生要把課文再讀壹遍,讀得通順。

2.學生自己閱讀和翻譯。

3.翻譯接龍(根據人數每人壹句話)。

4.老師讀課文,學生說譯文。

第二節課

(壹)第三教學段:讀課文,說內容。

1.當學生再讀課文時,他們應該讀語調。

2.老師指導學生總結每壹段的意思,並要求他們發言。

(1)寫出爬山的時間和天氣。

(2)寫下登頂的過程、風景、地名。

(3)寫出登頂後能看到的東西。

(4)寫從西峰下山到費石窟的情況。

3.根據第二段第三段,學生談論作者上山時經過的地方和在山頂看到的風景。

上山經過王獻亭——虎風口——“朔方第壹山”牌坊——臥房——飛天石窟——北嶽廟——會仙臺。在山頂上,我看到了北山“落崖密樹”,也看到了渾源府,南邊是龍泉山,兩邊是五臺山,附近是龍山。這些山脈都是相互聯系的。

4.學生充當導遊。根據課文內容,用遊客自己的語言向遊客介紹恒山。

(2)第四教學板塊:讀課文,品句子。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場景。

2.讓學生寫下他們對句子中壹些單詞的感受...描述得好,寫得好……”。

比如“風清氣正,碧藍如洗”這句話描述得很好,說明作者登恒山那天的天氣是風平浪靜,萬裏無雲。

再如:“宇易勇於攀登,久而久之,必登頂”,寫得好,表現了作者攀登恒山的艱辛,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難,勇於攀登的進取精神。

(3)第五教學板塊:讀課文,談感受。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出自己的情緒。

2.學生準備關於“感受”的演講。(可以是讀《遊恒山集》的感覺,也可以是爬山的感覺。)

3.學生發言,師生互評。

4.課堂小結:《遊恒山記》是地理學家的踏勘記錄,也是作家的遊記。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登上恒山山頂的旅程。表現了他不畏艱難困苦,勇於探索實踐的精神。文章壹步壹步變化形狀,準確細致地記錄了各種景物、地名、距離,表現了古代文人的實學精神。同時,我把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寄托在了風景寫作上。

(4)課後作業:制作《遊恒山記》閱讀摘抄卡壹張。

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教案二預習;

23.友恒山記

教學目標:

1、積累等實詞的意義。

2.明確作者遊記的順序,了解他條理清晰的遊記。

3.學習作者敢於冒險、勇於攀登的精神。

教學計劃: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發音準確,讀句子有順序。

2.借助資料了解徐霞客及其遊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首先,對話導入:

1有這樣壹部作品,是我國著名的古代遊記,也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著作。凝聚了作者30多年旅遊調查的汗水。這本書是《徐霞客遊記》,被認為是古往今來的奇書。今天,我們要學習從這本書裏選出來的壹篇文章——《恒山之旅》。作者和文本圖片的多媒體顯示。

2作者簡介

徐霞客是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名弘祖,字振。南明直隸江陰馬鎮南洋岐。生於萬歷十四年(1587 65438+10月5日)十壹月二十七日,卒於崇禎十四年(16465438+3月8日,0)正月二十七日。他博覽群書,鄙夷權貴,拒絕仕途,立誌調查山川地貌的奧秘。徐霞客在路上休息前的30年裏,每天晚上都詳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即使是睡在荒山野林裏,他也總是靠在行李上,在篝火旁寫日記。徐霞客在公元1641年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日記,這些日記實際上是他地理考察的記錄。他經過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中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有人記載的地理現象。閩江和古地理書壹樣,是長江的上遊。徐霞客調查後發現,楚河上遊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再比如,他在雲南騰沖大鷹山考察時,在那裏發現了火山噴發的遺跡。他在旅行中參觀最多的是喀斯特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詳細記錄了那裏的各種鐘乳石、石筍、鐘乳石等地貌。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巖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了《徐霞客遊記》。這本書是我國著名的古代遊記,是我國古代地理的珍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觀察到的。徐霞客註重實踐、敢於冒險、獻身科學的精神贏得了後人的尊敬。

第二,檢查單詞的發音

風(y √)清而無攀(j √),風(qi √)散而纏綿(yíng)。

解放(fāng)官署(xiè)接(shè)班(wǔ)大門。

穹(qióng)碑登高(niè),仰視(tiào) (chá) (yā)。

不(zhé)破,則降(duò),洪濤汩汩(G化身),出不了長棘(jí)。

俯瞰(kàn)山麓(lü)龍山(gèn)以西,肩並肩(mèi)。

降低沙漠中的懸崖缺口。

第三,疏通文意

1.閱讀課文,分組合作,完成疏通課文意思的學習任務。

2、溝通過程中疏通疑難問題的意義。組長匯報,組員補充。

3.全文分為四段:

第壹段:寫出發時間和天氣。

第二段:詳述爬山登頂的過程,體現了作者勇於冒險、勇於探索的精神。這是本文的重點。

第三段:寫妳登頂後,周圍的風景。

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到費石窟的情況。

第四,合作探索

1.快速閱讀課文,畫出作者爬山的地方,並畫出作者爬山的示意圖。

清:作者上山,途經王獻亭、虎峰口、朔方第壹山牌坊、臥房、飛天石窟、北嶽殿、輝縣等地。素描速寫

2.在文中表示裏程的句子下面畫線,思考壹下。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麽?

清楚:壹英裏,另壹英裏,三英裏,三英裏-

作者這樣的寫法,表現出了文章條理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仔細閱讀文章的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和寫作場景的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是俯瞰,可以從文章《俯瞰山南北》中得到。

景物書寫的順序是: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並由遠及近。

多媒體展示衡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理解。

4.在課文中寫的關於徐霞客登頂的話下面畫線,體會他的精神。

明確:文中第二段,我要爬上危險的懸崖,爬到山頂——我要在很久以後爬到山頂。這是作者通往頂峰的壹段話。

從峰會開始,徐霞客勇於冒險、艱苦奮鬥、實事求是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5.總結:

這篇文章清楚地介紹了作者的旅行,描述了作者登上恒山山頂的旅程,表明了他不畏艱險,艱苦奮鬥,敢於探索的實踐。

動詞 (verb的縮寫)寫作特點

1.文章說的很清楚。

這篇遊記涉及的景點和地理位置比較復雜,但貫穿全文的壹條線索,就是小道,也就是作者足跡和眼力的先後順序。他們依次經過了王獻亭、虎口、朔方第壹山牌樓、臥房、飛天石窟、北嶽殿、會西仙臺等景觀,並壹壹描述。再寫壹次登頂的難度。然後,到達頂峰後,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風景,並清楚地顯示整個山脈系統。最後,寫下這座山。

2.細節恰當。

全文詳略處理得當。簡述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詳細描述爬山到峰頂的過程,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況都寫得很詳細,登頂過程寫得最詳細,把過程中遊泳者的感受都寫出來。在下山的過程中,我詳細寫了壹段找下山的路,剩下的下山過程就略過了。

3.仔細觀察。

作為壹個以探索地貌為目的的旅行者,他對壹些細節的觀察比普通人更細致。如出露在地下的煤和泥土、石頭的顏色,都寫在各個景點,並特別註意地形和周圍環境。

4.科學性與文學性的結合。

敘述關註現實,如實記錄所見,細致觀察,為地理研究提供素材,科學嚴謹。同時,對景物的描寫也各有特色,形象生動,如松影篩蔭、頂承絕壁、底臨官懼、殿下雲級插天、城門上下、穹碑森等都生動地刻畫了筆下景物的形象,讀來栩栩如生,頗有文學性。

不及物動詞遷移和擴張

1,查閱資料,探討山川中是否沒有樹,但有巖石和山。所有的石頭都在北方,所以所有的樹都在北方。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2.利用圖書館閱讀《徐霞客遊記》全書,寫讀書筆記。

七、文言詞匯總結

1通用單詞

也穿過環,轉,繞。

例:我也過了嶽殿東。

2詞類的靈活運用

1.用作名詞的形容詞

陡峭:陡峭,這裏指懸崖。

例子:順著懸崖,爬上陡坡。

2.用作動詞的名詞

房間:壹個房間,就是房間的意思。

例:倚房,謂會仙臺。

像:雕像,意為塑造。

例:臺中如壹群神仙。

3.古今不同的含義

而是古義:只;意義:然而,它代表了壹個轉折點。

舉例:但是可以勾衣服,刺衣領。

所以古意:從此;現代含義:連詞,表示繼承。

例:於是石板路徘徊不去。

4.特殊句型

1.判決判決

例:飛到石窟。

還有就是判斷句型的標誌,加上就是加強語氣。

翻譯:就是飛天石窟。

2.倒裝句

①介詞賓語。

例子:虎口松柏,價值百倍。對象是老虎口中的松柏。

翻譯:比虎峰口的松柏大100多倍。

②狀語後置

有壹個人在地板上搖擺。狀語放在上位之後。

有壹個人在上面搖擺。

③定語後置

例子:從北面俯瞰這座山,感覺很沈重。山的屬性是壹個沈重的後置。

向北遠望,有壹座大山。

八。分配

1.

2推薦讀徐霞客遊記。

八年級上冊《遊恒山記》教案3壹、教學目標

(壹)借助筆記,正確理解全文的意思。

(二)在閱讀中,培養學生對古代遊記散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3)了解恒山自然和人文景觀,激發學生崇高的愛國熱情,學習古代學者的求實精神。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三,教學過程

第壹類

(壹)引入新課程

在中國的旅遊文學史上,雖然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記》、範大成的《石湖居士錄鸞記》、陸遊的《入蜀記》等佳作,但它們的內容也是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但論旅遊的專業性、篇幅、篇幅和內容的豐富性,徐霞客的遊記是同類中的佼佼者。它不僅是壹部科學著作,也是壹部名副其實的文學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壹直備受推崇。清代錢稱之為“世界上真正的寫作,代議制,奇怪的寫作”。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徐霞客的腳步,徜徉在北嶽恒山的山水之間。

(2)大聲朗讀課文

1.學生自己閱讀全文,並借助書下的註釋正確讀出發音。

2.老師示範閱讀,學生可以輕聲跟著讀。

3.對於難讀的兩三段,老師會帶,學生跟著讀。

4.找壹個基礎中等的同學讀全文,其他同學聽,把發音不準的地方標出來。聽完後,學生們會糾正他們的發音。

5.壹起讀整篇課文,正確讀出發音。

(3)理解課文的意思

1.學生借助書下的註釋和參考書,口頭翻譯全文,並標註翻譯難點,以便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

2.學生在課堂上提問並提出明顯的翻譯難點。學生或老師回答。

3.在對全文有了初步了解的情況下,壹起閱讀全文,思考每壹段的主要內容。

4.總結每壹段的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

明確:1段概述了出發時間和天氣情況。

第二段詳細描述了爬山到山頂的過程。

在第三段,我寫了我到達頂峰後看到的風景。

第四段描寫了從西鳳山到費石窟的情況。

(4)轉讓

1.閱讀全文,鞏固對課文意思的理解,想象自己是徐霞客或導遊,根據課文內容做壹個介紹遊衡山經歷的發言。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課後準備壹篇關於徐霞客及其遊記的介紹。

第二節課

(壹)檢查朗讀

請壹名學生閱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了上節課的閱讀要求,並幫助其他學生回憶全文的內容。

(2)檢查譯文

請兩到三名學生,作為徐霞客或導遊,根據課文向他們的同學和老師介紹遊覽恒山的過程。還有的同學在聽和讀的時候註意學生說的和課文是否有出入,在課本上標出主要景點。

(3)及時糾正

針對剛才“徐霞客”或“導遊”的發言,老師在肯定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找出不足或錯誤,加以改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也可以適時地對學生講話的語氣和聲音進行指導。

(4)找到壹條旅行路線

結合課後的“思考與實踐”,找出作者的遊覽路線,進壹步理解熟悉的文字,感性認識遊記的壹些特點。

明確:上山途經王獻亭、虎峰口、“碩放第壹山”牌坊、臥房、飛天石窟、北嶽廟、輝縣等地。登上山頂,只見山北“落崖蔭樹”,南有渾源府、龍泉山,西有五臺山,附近有龍山。從西峰下山到臥房後面的危崖頂,穿過松林,從懸崖的縫隙到飛天石窟。

(五)學習精神

閱讀全文,引導學生閱讀後從壹些句子中理解作者的精神。這篇遊記充實而飽滿,既展示了山川風光,又生動地描繪了攀登者的奮力追求,如“我要在閑暇之余登上險峻的懸崖,我要登頂”,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難、艱苦奮鬥、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精神。

(6)交換材料

老師挑選了壹些學習小組的代表走上講臺,交流介紹關於徐霞客及其遊記的材料。

補充:1。徐霞客(公元1586-公元1641),江蘇江陰人。徐霞客祖祖輩輩都是官宦之家。從小我就“對書特別好奇,壹直在看古今史書,地理,山海,壹切上下奔波的痕跡。每次讀經典,都是潛下去玩,精神歷歷在目。”考試失利後,他決心掙脫科舉的束縛,埋頭於古今史書、地圖,向往“名山大川問”的考察生涯。經過廣泛閱讀和獨立思考,他不顧異端的諷刺,堅決質疑圖文並茂的記載,批判自古以來被奉為經典的《龔宇》。為了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從22歲開始就壹直在旅行。30多年來,東至普陀,北至延吉,南至閩粵,西北至泰華之巔,西南至雲貴,足跡遍及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等16個省份和北京、天津、雲南。直到55歲病重,才被雲南麗江知府押解回老家,次年病逝。

2.《徐霞客遊記》,以日記體的形式詳細記錄了徐霞客的人生旅途和觀察。除去失落的人,保存下來的人物有60多萬,內容非常豐富,從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尋找巖石、洞穴、瀑布、溫泉的奇景和勝跡;從動植物生態品種的比較,到礦產、手工藝品、居住地、價格的記錄;從對民情風俗的觀察,到對民族關系和邊防的關註,充分說明他經歷了艱辛的實踐,產生了豐碩的科學成果。《徐霞客遊記》不僅是壹部科學著作,也是壹部名副其實的文學遊記。作為徐霞客探索山川奧秘的忠實記錄,再現了徐霞客筆下雨、霧、晴、陰的大自然、山、水、樹、石的各種安排,處處體現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深情。

(7)轉讓

課後查閱徐霞客的《遊雁下坡日記》(後)和喬宇的《明代衡山遊記》,嘗試在內容和表述上與本文做壹些比較。

  • 上一篇:植物百科全書:澳大利亞鴨腳
  • 下一篇:王陽明哪本書比較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