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莒縣壹中的辦學歷程

莒縣壹中的辦學歷程

1928年,莒縣中學的校舍被土匪劉貴堂(即劉黑七)占領,全校無法開學。

1929年,軍閥混戰,莒縣再次成為雙方爭奪的重要場所,莒縣中學被迫再次停課。

1938年2月23日,侵華日軍炮轟程菊,經過血戰終於占領了莒縣縣城。聚賢中學再次被迫停課。後來戰爭爆發,聚賢中學也經歷了壹次又壹次的搬遷關閉,真是苦不堪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省教育廳才在1953重新組建聚賢中學,並正式選址在大湖之東、河亭子以南(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聚賢壹中所在地),任命劉雲成先生為校長。至1957年7月,莒縣中學因招賢中學(莒縣二中的前身)落成而更名為“莒縣壹中”。後來文革期間,校名改名為“莒縣中學”,直到5月1979才正式恢復“莒縣壹中”的校名,直到今天。

1941年,因日偽仍占領縣城,學校遷至桑園大石庫復學,招收失散學生100余人,最終因戰亂停學。

日偽時期1943、1944,當地壹些賢士* * *同意在縣城文廟後院重新建立聚賢中學,為的是讓聚賢的年輕人長期飽受戰亂之苦。

6月1944 11,聚賢中學停課(含正常上課)。

1949 10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壹切如火如荼。

1953 65438+10月,根據第壹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山東省教育廳決定復建莒縣中學,撥款65438+萬元,責成沂水行政部門對校址進行勘察,並與縣委書記陽萌同誌商定,將其建在大湖以東、河亭子以南的原名上林的地方,即20165438福來西路89號從選址到建校,沂水行署教育處的山同誌是主要負責人。同年3月開工建設,8月初初初具規模。當年招收初中4個班221學生,教職工29人,報省裏備案,命名為“山東省莒縣中學”,省、地、管三級,省政府任命劉雲成為校長。

1956鄭世美任副校長、支部書記(主持工作)。

1957年7月,學校名稱變更為“莒縣壹中”,由地州縣管理,王任副校長、支部書記(主持工作)。

1958年秋,增加壹所高中,成為完全中學。與此同時,反右和煉鋼的整風運動沖擊了新建立的教學秩序,影響了教育質量。

1961煙臺教育工作會議後,掉頭被送入軌道。

從65438年6月到0966年6月文革開始,學校領導被撤職,壹些老師被扭打,教學秩序被破壞。

1968更名為“山東省莒縣中學”,取消入學考試制度,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招生方式,將秋季招生改為春季招生,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

1971—1984,董先任支部書記,後任校長,主持工作。其間,馬玉書、劉漢同先後擔任校長。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於65438年至0978年召開。撥亂反正後,學校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建立了各種規章制度,壹派新氣象。

1979年5月,學校被臨猗區行署定為重點中學,恢復“莒縣壹中”校名。

洪國良是校長。

1987經地區行政公署批準升格為副縣級單位。

1988年,黨的總支部成立,朱建業任總支部書記。

1992年5月7日劃入日照市,朱建業任校長兼總支書記至2001。

建校後,學校規模不斷擴大,設施不斷加強。當初有12教室,26間大辦公室,40間員工宿舍。

1960年,師生自力更生,開始用燒磚、燒瓦、燒石灰的方法建學校。* * * 18教室擴建,院墻環繞,學校發展到17班規模,師生1045人。

1984-1993,學校改革進展迅速。校區擴建至113.6畝,新建7棟建築(包括辦公實驗樓、教學樓、專用教學樓、圖書館樓梯間、學生公寓樓、職工宿舍樓),4765438間平房,總建築面積。各種實驗儀器、視聽設備、文體器材、圖書資料價值25萬余元。校辦工廠欣欣向榮,年利潤654.38+0.5萬余元。

1993至2000年,校園逐步綠化、美化、凈化。硬化路面6169.5平方米,新建園林4個,沿路花壇15個,長廊1個,景區1個。那裏有假山、噴泉、小橋、亭臺、曲桿、雕塑和鮮花。學校不斷深化和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先後建立和完善了“壹館三室”,即校史館、青少年活動室、德育室、榮譽室。創辦校報趙子園,舉辦藝術節,突出“以人為本”理念,充分調動“教與學”兩個積極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在全市名列前茅。

  • 上一篇:北影文創街區好玩嗎?
  • 下一篇:word文檔常規文件的排版要求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