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青春勵誌故事精選:人民藝術家老舍

青春勵誌故事精選:人民藝術家老舍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青春勵誌故事精選:人民藝術家老舍的文章,希望妳能喜歡!更多兒童故事資源,請搜索兒童故事頻道與您分享!

在倫敦西部荷蘭公園聖詹姆斯花園街31號,有壹棟三層的黑色小樓,被英國文化部正式列為倫敦“名人故居”。這座被列入名單的“藍房子”是中國作家老舍在英國居住過的地方,它吸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註意。

在英國獲得“藍房子”的30多位外國名人中,老舍是第壹位來自中國的。他曾經在英國生活了五年,他的創作生涯由此開始。在這裏,他先後寫出了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嶽》和《二馬》的前半部,此後幾十年如壹日,以獨特的深度和幽默、復雜、精彩影響著後世。

窮媽媽才是真正的老師。

老舍壹歲半的時候,八國聯軍野蠻入侵北京。作為壹名保衛帝都的戰士,老舍的父親頑強地堅守陣地,戰死沙場。在那個年代,父親的早逝註定了這個家庭的貧窮和艱辛。

老舍小時候營養不良,身體瘦弱,3歲還不會說話。當他長大後,他媽媽想讓他上學,但她付不起學費。直到9歲,老舍還是壹個不識字的窮孩子。後來,在壹個親戚的資助下,老舍上了壹所私立學校。

“從私塾到小學,再到中學,我經歷了至少20位老師,有些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但真正的老師,傳承了我的個性,是我的母親。我媽媽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活的教育。”在老舍的記憶中,母親的手常年紅腫,微腫。白天她給人洗衣服,即使屠夫送來黑如鐵的布襪子,她也洗得白白的。晚上,我媽壹直點著油燈,縫衣服,直到深夜。母親的勤勞、整潔、樸實、慷慨、好客深深地刻在了青年老舍的腦海裏。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日後的老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因為生活的艱辛,老舍經常餓著肚子上學。但他最愛讀書,聰明好學。他會背很多古詩,作文和演講也經常被老師表揚。當時學校實行復讀班制度,高年級學生和低年級學生在同壹個教室。老舍經常被指定為低年級學生的代課“小老師”。

小學畢業後的這壹年,老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壹所重點中學,但因為交不起學費,在沒有告訴母親的情況下,在第二學期偷偷進了北京師範大學。老舍在這所學校印象最深的是,學費、夥食費、書本費、校服費都是學校提供的。

寫作在文章中不斷探索救國之路。

“也許我沒有特別的天賦,但我很勤奮。”老舍曾經這樣評價自己。事實也是如此。在他有限的壹生中,他堅持寫作,在不懈的奮鬥中,寫出了壹系列贏得國際聲譽的作品。

26歲時,老舍來到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老師。東方學院的圖書館相當大。老舍五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倫敦度過的。平時除了上課,他在這裏學習、備課、休息。圖書館豐富的藏書和優雅的環境給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後來,老舍在回憶在英國的生活時說:“我希望有機會再去英國,在這個圖書館裏多寫兩部小說。”老舍正是從這裏邁出了寫作的第壹步。他用了大約壹年的時間,用廉價的作業本完成了第壹部作品《老張的哲學》。1926年7月,老張的《哲學》發表在《小說月報》上,這極大地鼓舞了他,激發了他的文學潛能。後來,他在英國完成了兩部小說《趙子嶽》和《馬爾》。

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途的航船。他熱衷於創作,開始在船上創作。在他的小說中,他描述了壹對在倫敦的中國男女。窮人救了富家女,然後他們相愛了。男方陷入無邊的愛情,女方只把愛情當成壹種娛樂和感恩,毀了男方。小說寫到四萬字,我卻因為路費不夠,舍不得在新加坡下船。盛夏的新加坡就像壹個烤箱,老舍像拿著介紹信壹樣,拿著小說月刊和作品,到處去求職。最後,他在華僑中學找到了壹份語文老師的工作。老舍在新加坡期間,目睹了許多華僑華人為建設家園付出的巨大努力。老舍意識到,相比之下,她以前小說中的兒童親情太“渺小”了。他想寫這些在南陽赤足數百年的真正英雄。他希望通過他的小說傳播他所看到的精神。

就這樣,老舍工作了,攢錢了。他終於籌到了足夠的旅費,回到了中國,並在齊魯大學獲得了壹個教職。老舍回國後,離人間疾苦更近了,文章中的愛國主義也越來越明顯。他在小說《大明湖》中,描寫了壹對母女的悲慘遭遇,寫出了家國命運。老舍把手稿送到了上海商務印書館。就在即將出版的時候,“十壹·二八”甲午戰爭爆發,日本人把商務出版社炸了,包括老舍的這本小說,連壹個字都沒留下。三年後,老舍重寫了《大明湖》,但最後只寫了幾個片段,即《月牙兒》和《黑白梅》。

從1931年東北三省淪陷,到1932年甲午戰爭爆發,老舍著手完成寓言小說《貓城記》,希望通過《貓城記》的悲劇,讓當時的人們覺醒,振作起來。就這樣,老舍的作品在不斷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駱駝祥子》的成功是老舍藝術創作的巔峰,老舍花了半年時間收集素材,著迷不已。他意識到:“司機外表上的壹切,都要有生活中、生活中的依據。我壹定要找到這個根來寫這個努力的社會。”就這樣,壹部關於外國人力車夫的小說在老舍的腦海裏成熟了。強烈的寫作欲望使老舍終日伏案寫作,《駱駝祥子》打響了老舍“作為職業作家的第壹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老舍成為抗戰中最積極的文藝實踐者。國家危在旦夕,但中國壹些城市還在“賭無禁止,賣煙”的奢侈中。全國文藝工作者齊聚武漢,老舍在這裏結識了郭沫若、茅盾、郁達夫等先生。他們都想防止民族繼續墮落,決定在武漢成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老舍當選為執行董事(實際董事),任期8年。他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骨幹。在他的影響下,愛國文人壹致開啟了中國文人大團結的時期,這對國家生死存亡起了巨大的作用。

老舍付出了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沈浸在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埋頭苦幹。更不用說敵人的空襲騷擾,嘈雜的環境,打亂了老舍的生活規律,打亂了他的作息時間,多多少少影響了他的寫作。老舍沒有抱怨。他明白戰爭的殘酷,也意識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1940年冬天,老舍因趕寫劇本而頭暈,又因長期過度勞累和營養不良而貧血。由於抗戰時期的流浪生活和飲食不當,疾病壹直如影隨形地跟著他。每當疼痛和疾病襲來,老舍也知道自己應該休息或吃壹些補血的食物。但隨著物價上漲,稿費不漲,文人的生活變得很艱難。老舍並不是因為疾病和貧窮才停止寫作的。只要他還能掙紮,他就會拿起手中的筆開始寫。直到頭暈得厲害,他才放下。

這年春天,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常委兼秘書長、中文系教授楊振聲致信老舍,邀請他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中文,遭到老舍的斷然拒絕。他不想因為教書耽誤了“文聯”的工作,也不想輕易辜負大家的期望,更不想為了壹份固定的收入而耽誤自己的寫作和擱筆。對於老舍來說,筆是他的武器,是他的資本,是他的生命。他總是把寫作放在第壹位。他的寫作是真誠的,非功利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他也不能放下筆。

高漲的愛國熱情推動了他文藝觀念的不斷創新,《四世同堂》由此誕生。抗戰讓老舍的寫作範圍突破了以往的市民生活,他把目光聚焦在抗戰背後的社會現象:國民黨消極抗日,官員借機發財。老舍以諷刺的形式描繪了這些現象。

從65438年到0949年,老舍回到了他的故鄉——北京。他對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經歷了舊時代,他視北京為珍寶,真心投入新生活,重燃創作激情。老舍之子亦舒在壹次采訪中說,他從父親那裏繼承的最寶貴的品質是勤奮。“我覺得生在他身邊,被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壹件很幸福的事。”他用這樣的話來表達他和父親的感情。

事實也是如此。老舍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僅是他的兒子和他的家庭,無論是老張哲學中的新理想公民的獨立、務實、求實、愛國,還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守舊、懦弱、謹小慎微、平和的作風,還是《駱駝祥子》中祥子底層公民的絕望、卑微、努力,老舍都是用自己賺錢的。他沿著平民文藝的道路走向輝煌的藝術殿堂,最終成為文壇上的壹面旗幟,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 上一篇:有什麽經典書籍推薦給我嗎?
  • 下一篇:校園火災專項應急預案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