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發展時期

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發展時期

1940 10 10月31日,國立中正大學在抗日戰爭時期江西臨時首府太和縣淩星成立。學校有三個學院:文法學院、工程學院和農學院。法律和科學學院下設政治、經濟和教育三個系。1941年8月,法科學院增設文史系,王毅教授任系主任。文史系的王毅教授、歐陽祖敬教授、姚明達教授、劉永斌教授、程震教授各有所長。

從事詩文創作的王逸,研究歷法和醫學。著有《樂府通論》、《詞曲史》、《修辭學通論》、《歷法節拍翻譯》、《歲差研究》等。

歐陽祖敬尤其擅長文史詩詞佛經。著有《南明施瑯年譜》等。他創辦百花洲江西省立圖書館,任兩任館長,在江西搜尋地方文獻,重印《張羽叢書》、《江西通誌》,為江西文化事業做出了貢獻。

姚明達,後改名顯微鏡,中國目錄學家,著有《中國目錄學與目錄學史》。1942年6月3日,在姚明達的倡議下,國立中正大學戰地服務團成立,姚明達當選團長。7月7日,姚明達等11人到達新幹縣石口,入住厚廳。當晚被日軍包圍,赤手空拳戰鬥。37歲的姚明達教授為抗日救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秦教授《中國文字學》和《說文解字》,精通諸子百家,尤以散文見長。

程震,通史,從事詩歌工作,著有《采漢詩草》。

8月,1946,院系調整,文史系分為中國文學、外國語言、歷史三個系。

65438年6月至0947年6月,文法學院分文學院和法學院,文學院院長為王毅。這期間,肖滌非教授在文學院任教。

應胡先蘇校長的要求,學校創辦了14種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法學院編輯的出版物有:

1.王怡仁主編的《文史季刊》。1941 3月1開始出版,發表文史類學術論文,3月1942後停止出版。

2.《地方建設》(月刊),高劉橋主編。1941 2月1發表哲學社會科學論文,1942 4月1停止發表。

3.《政治知識》(荀刊),《馬博工廠》主編。1941 3月1開始出版,及時發表文史哲文章,3月1944後停刊。

當時有壹些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如劉泳的《說文段註》、王逸的《歲差序》、姚明達的《日本名探》、歐陽祖敬的《日本儒學的教訓》、薛儼的《中國音韻學的演變》等。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65438+年2月底,中正大學從寧都長生遷至王成剛,原是國民黨軍政部門修建的營房。

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5月26日,解放軍接管學校,文學院開始譜寫新的篇章。

中正大學文學院本科畢業生6人,其中85人,1949。1年8月,國立中正大學更名為國立南昌大學。有五個學院,包括文學藝術學院和體育專業課。文學藝術學院位於原淩豹女子中學和張羽中學。1950 2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將南昌市城東舊飛機修理廠東側近千畝土地及附屬建築劃撥給南昌大學作為永久校區。11年6月,文學藝術學院搬遷至新校區。

文學院下設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教育系(含實驗小學)、歷史系、地理系五個系。

1950,文學院與法學院合並為文法學院,由南昌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魏東明任校長,校務委員會委員楊任副校長。魏東明參加1942延安文藝座談會。抗戰勝利後,他在東北日報當記者,所以能長期教專業課。法律和科學學院有四個系:文史系、外語系、教育系和經濟系。歷史學家顧繼光教授是文史系主任。

文史系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文學理論(魏東明教授)、中國文學史、教授的《歷代文選》、邏輯學(吳世東教授)、駢文研究、元明清小說(許教授)、唐傳奇(姚明達先生夫人巴壹南教授)、元曲(朱毅教授)、考古學(謝康教授)。1952 10、文史系主任顧繼光、熊華奇老師參加中南地區教案、課程、教材研討會。

在科學研究方面,張翔的《詞解》和屈、朱彜的《詞六十首》影響較大。

學生鄧清友畢業後,在《紅樓夢》研究方面有所創新,曾擔任紅樓夢研究所副所長。彭引沖畢業後在上海萬虎中學任教,投身中學教育,成為上海著名的特級教師。

1951年7月,學校派法科學院外語系主任蔡文賢、附屬業余中學主任許參加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吊唁團訪問朝鮮。6月165438+10月14日,為配合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校董事會決定,法科學院文學、歷史、教育、經濟系和師範系教育、中文系停課參加土改。

為了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中央政府決定在全國範圍內調整高校院系。調整從6月1951開始,6月1953基本完成。南昌大學所有院系並入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院校,師範系僅保留語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7門學科。1953,10年6月,南昌大學撤銷,學校更名為江西師範大學。學校性質由綜合性大學改為培養中學教師的高等師範學校。—、1953—1966

江西師範學院創辦時,設有漢語言、歷史等七個專業,並設有高中數學教師短訓班,郭任中文系主任。1954 6月17,郭調任歷史系主任,熊華奇任中文系系主任。當時只有6個正、副教授,11講師和助教。專業課有漢語言、中國文學;蘇聯文學,文學基礎知識等等。中文圖書資料3萬余種,訂閱期刊約40種。

中文系出版的著作有的《曹植研究》、鄧的《唐變論》、許的《元明詞曲史》、漢語教研組的《漢語短語如何劃分》、外國文學教研組的《兒童文學概論》、如何貫徹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作品分析原則等。

1954中文系畢業生33人,1955中文系畢業生61人,1956中文系畢業生62人。

9月,1955,中文系更名為中文系,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熊華奇是中文系的系主任。

65438-0956中文系接管江西師範函授學院中文系,錄取627人。是江西師範學院最早開展函授教學的院系之壹。

1958中文系按照“服務政治、結合生產、緊密聯系中學實際”的原則,增設“毛澤東思想著作選讀”和“民間文學”兩門課程,將“現代文學選讀與寫作”改為“閱讀與寫作”,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同年,65438年2月4日,賴被任命為中文系副主任。

1959年6月,中文系成立黨支部。在此之前,語文和歷史是學院的第八黨支部。鄭光榮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1959年8月,中文系黨總支委員會成立,周子任黨總支書記,鄭光榮任黨總支副書記。1961,周子被調離,鄭光榮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此時的中文系有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漢語、寫作、外國文學、文學理論、中學語文教學七個教研組。

1961—1962為貫徹落實高校六十條精神,中文系調整課程設置,新開“語言學概論”和“漢語教學法”,將“漢語”分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同時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有益的探索。

在科研方面,由文學理論組編寫的《毛澤東文學思想講義》在全國師範大學中文系進行了交流。中文系蘇聯文學史編寫組編寫的《江西蘇維埃文學史稿》於1962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補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壹項空白。這本書是壹些中文系老師和1959畢業生努力的成果。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周揚、、郭小川、巴人、田漢等全國著名文化專家學者先後來校講學,活躍了學術氣氛。

為提高學生水平,中文系制定了“基礎訓練八大項及實施辦法”,重視基礎理論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陳、徐萬明、周、肖土泰、吳海等人在校期間從事文藝創作、文學批評,並在《人民文學》等刊物上發表作品。1951中文系學生郭新日出版小說《小紅星》,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56學生黃以平津戰役為背景創作《打開民權之門》,上海文藝出版社6月出版1956。潘鳳祥、劉煥輝、嚴巨漢在教育方面成績突出。《報春》是由中文系學生編輯的月刊,創辦於1959和1。主要發布本系師生的論文、短評、創作,* * *發布12期。中文系話劇團排演的大型話劇《雷雨》《兵臨城下》在江西藝術劇院公開演出,受到社會好評。57級“海燕班”被評為江西省優秀班集體,61級“新海燕點”為學院先進班集體。從65438到0958,中文系共招收新生340人,創下了高校招生史上人數最多的紀錄。1963 65438+2月高壹、高二、高三中文系的學生和部分老師在鄭光榮書記的帶領下,到鳳城縣橋東公社參加為期六周的社教運動。中文系四年級學生和部分老師於6月1964和6月1到鳳城縣四個公社參加社教。

9月,1965,江西師範學院靖安分校正式開學,沒有中文、歷史、農業等專業。靜安分校中文系副主任兼中文系負責人賴負責教學管理。1966年7月,因“文革”影響,中文系師生返回校園,靜安分校關閉。

二、1966-1976

“文革”給教學和科研帶來巨大沖擊,中文系系主任熊華奇先生甚至被迫害致死。從65438年到0968年,大部分中文系教師被釋放到宜黃、玉山、燕山、博陽等農村地區工作。

1969年1月,撤銷江西師範學院,以江西師範學院為主體,江西教育學院,江西大學政治、宗教、中文系等。,井岡山大學成立,校址在井岡山下溝附近的南山* *生產勞動大學分校。這時,部門建制改為公司建制,中國部改名為中國公司。

中國連長曾東水,指導員陳正康。副連長、呂桂娥、,副指導員彭、張訓德。從1971開始,下放教師調回學校。1971年4月,中國公司招收第壹屆工農兵,學制兩年,1973年8月畢業。

1971年11月,連更名為部,曾東水任部副主任,胡卓群任黨總支副書記。1972年,鄭光榮調回江西師範學院,任中文系總支。65438至0973,鄭光榮任黨支部書記兼中文系系主任,劉方圓任中文系副主任。

1972 165438+10月6日,江西省革委會決定恢復江西師範大學,學校遷回南昌。井岡山大學用了三年半的時間走完了這段路程。

從1973到1976,中文系三年連續招收四屆工農兵學員。

張梅生在1976畢業時自願回到家鄉當農民,吳玉初、邱、郭京喜、鄒四位同學主動到西藏工作,受到全體師生的稱贊。

1956開始的函授教育,1962中斷,1974恢復,創辦《中國函授》雙月刊。

中文系有老師編過《魯迅專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等教材。

三。1976—1983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迎來了教育的春天。1976鄭光榮被調到醫院,鐘義偉是中文系負責人,主持工作。1979至10,鐘義偉任中文系黨總支副書記。1981 9月,被任命為中文系系主任,賴、劉方圓被任命為中文系副主任。

1977《漢語函授》更名為《漢語教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並成立《漢語教學》編輯部負責編輯出版。1984年《語文教學》更名為《讀寫月刊》,面向全國中學師生公開發行。

1977中文系招收第壹批恢復高考的本科學生。

從65438到0978,中文系開始有研究生教育。當年,胡守仁招收了5名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於新樂招收了7名中國歷史專業的研究生。從65438到0979,張招收了兩個世界文學專業的研究生。

19811 2月,教育部發布國務院批準的第壹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中國古代文學中文系是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導師是胡守仁教授。當時,江西省只有4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2前後,壹批中文系的科研成果相繼問世,其中陶的《唐詩三百詳註》、王木蘭的《蘇區文藝》是真正的文藝,宛平的《論傻大姐》是傑出的。壹.組織系統

1983 10月,由省人民政府批準;江西師範大學標誌著江西高等師範教育進入了壹個新的發展時期,也為文學院(中文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1994 10經省教委批準,學校決定撤銷原中文系和歷史系,兩系合並組建文學院。1996,學校決定將歷史系從文學院分離出來,恢復直屬系建制。此後,文學院形成了統壹的院系建制(中文系)。

文學院目前設有11教研室、語言文學學院(成立於1987)、文學藝術學院,此外還有學院黨總支和學院行政系統。

從1984到1987,胡守仁是中文系的名譽主任。1984年2月至1984年5月,胡誌勝任副主任並主持工作,陳定儒、任副主任。因胡誌勝調任江西省教委,6月1984,陳定儒副主任主持工作,、盧任副主任;陳安平任黨總支書記,歐陽忠祥任黨總支副書記(1985 65438+10月1日65438+5月0987)。

65438年9月至0987年9月,王木蘭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大國、陸繼續擔任副主任。

1988下半年,王木蘭擔任部門主管,沈、葛根貴(來自1983)擔任副主管;李水根任黨總支書記,王訓龍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現任黨政班子任職至6月1993。

1993年7月,傅秀艷任部門負責人,熊樹龍、葉樹發、賴達仁任副主任;朱希漢任黨總支書記,唐甘貴任黨總支副書記。

1994 5438+00年6月文學院成立後,傅秀艷任院長,賴達仁、葉樹發任副院長;王祖德任黨總支書記,唐甘貴任黨總支副書記。

1996年底,賴達仁任文學院院長,劉松來、邱國楨、趙偉宏任副院長。葉樹發是黨總支書記,唐甘貴是黨總支副書記。邱國珍調到學校科研部(1998年9月)後,趙偉宏也因故離職(1999年9月),增補亞·敏為副校長(1999年2月),戴勛為院長助理(1999年9月)

二、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

1983以來,為適應我省教育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中文系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的辦學方向,同時兼顧開辦其他專業,為社會培養各領域人才。師範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每年招生規模在120至160之間,為我省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大批合格教師,其中不少教師成為所在學校的骨幹教師。許多在其他行業工作的畢業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些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1993-1996,為適應社會需求,還成立了公關與文秘學院,招生4人,共計116。這些學生畢業後都被錄用了。1999在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擴大的新形勢下,設立了非師範類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已招收兩個學生,形成了漢語言文學兩個本科專業齊頭並進的辦學格局。目前兩個專業在校人數為818。

自1984起,中文系恢復招收漢語言文學專業函授學生,至今已有5000多名函授學生畢業。

新時期以來,中文系研究生教育不斷發展。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專業,從1978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迄今為止,已有65名學生入學,49名學生畢業。中國歷史專業從1978到1989 * * *招生,招收培養13屆研究生;世界文學專業從1979年開始招生到1991年,* * *招生培養18屆研究生;1994,文學藝術專業授予碩士學位權,專業招生35人(含原隸屬古代文學專業),已有19人畢業;1998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招生15人(含原屬文藝類專業),畢業11人。語文教學法專業隸屬於教育學專業,從1996開始招生培養研究生。已經招了兩屆兩個人,其中1已經畢業。此外,漢語教學法專業還承擔了教育碩士的培養任務,已實施招收20名教育碩士的計劃。在研究生學習中,已有20多人獲得博士學位,有的成為優秀學者、教授和學科帶頭人。

此外,經國家教委授權和省教委批準,文藝專業從1996開始舉辦研究生課程和助教課程,共招收五屆139人(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及省內高校學生),其中四屆108人已完成學業。自1998起,中國古代文學、文學藝術專業獲準招收在職人員同等學力攻讀碩士學位。目前有18這樣的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的蓬勃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

1993經省教委批準,受省師範大學培訓中心委托,中文系舉辦了我省高校漢語教師“專科本科”培訓班,48人參加學習並取得全日制本科畢業證,有力地促進了我省高校教師隊伍建設。

1988經省教委批準,中文系與省文聯聯合舉辦作家班。這些學生都是在全省文學創作中取得壹定成就的青年作家。* * *招收40多名學生,學制兩年,並授予本科畢業證。經過兩年的在校學習,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文學素養得到了進壹步的提高,為他們的創作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後,許多學生成為省內知名作家,有的在全國文壇也有壹定影響。

在努力完成計劃內辦學任務的同時,按照國家面向社會辦學、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精神,中文系從1993開始大力發展計劃外學校,先後開設了公關文秘工作、全日制和業余制兩類專業自考班。壹大批省內外自考學子在這裏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實現了他們的自考理想。

第三,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

師資隊伍是辦學的基礎。歷屆中文系領導班子都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他們根據不同時期社會變化發展的實際和辦學的變化,調整了思路和政策,保持了師資隊伍的穩定,不斷提高整體水平。1983,教職工8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講師32人,助教9人。90年代初,中文系的教學工作者人數最多,達到100多人,師資力量相當強大。比如1991這壹年,系裏有專業教師6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2人。此後,壹些中青年教師陸續調離,壹批教師陸續退休,教師隊伍逐年減少。1994有教職工70人,其中專業教師5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3人,17講師,助教4人。到90年代末,全系教師人數繼續減少到60人左右,專業教師人數穩定在45人左右,但教師隊伍結構更加優化,整體水平和實力大幅提高。目前全院教職工60人,其中專業教師43人。從職稱結構看,教授11,副教授18,講師18,助教4。從學歷結構來看,博士5人,博士生3人,21碩士,本土生4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名,中青年骨幹教師3名。此外,全系還有33名退休教師,其中不少是在省內外有學術造詣和壹定影響力的知名教授。他們為中文系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文學院的進壹步發展中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無論是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還是在當今學校的整體架構中,文學院(中文系)都是學生人數最多、師資力量最強、科研和學科建設成果顯著的重點院系之壹。文學院(中文系)壹直堅持教書育人與學科建設並重,以教學為先導,以科研促教學。在搞好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全系的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蔚然成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8月1984,18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省屬高校14學科和專業被確定為重點學科,其中江西師範學院的中文是全省唯壹的文科重點學科。1988 1月,江西師範大學語文學科被江西省高校重點學科專業評估評為合格重點學科。在90年代初的省重點學科建設規劃中,中文系當代文學藝術學科被列為省“441”工程重點支持學科。1996期間,省重點學科評估,文藝學被評為省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被確定為省重點建設學科。1997年文學院被評為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受到國家語委表彰。據不完全統計,1984以來,全體教師共發表學術著作6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和著作1100余篇,承擔國家科研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4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獎勵56項。壹批學科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壹定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陶、劉方元、周德範、劉士南等老壹輩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古代文學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我省為數不多的被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20世紀80年代以來,朱安群、唐滿賢、陸、姚、宛平、王琦珍等壹批中青年學者保持了本學科的優勢,不斷取得進展。目前,該學科仍是文學院數量最多、學術團隊和實力最強的學科之壹,擁有4名教授和5名副教授。十年來,本學科共發表學術著作17篇,學術論文300余篇,承擔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項目16項,獲得省級獎勵12項。現在,大家都在齊心協力,為早日實現重點建設學科規劃設定的目標而努力。

文藝學學科是80年代中期文學院(中文系)的壹個頑疾學科。陳定儒、熊達才、周崇坡為這門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壹定的基礎。隨後,在學科帶頭人陳、傅秀艷的帶領下,經過十余年的建設,本學科中青年教師艱苦奮鬥,在中國詩歌批評史、文學敘事學、文學美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本學科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人,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出版學術專著23部,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承擔國家課題18項,省課題18項,獲得省部級獎勵30余項。曾主辦1996中國古代文論國際研討會,整體實力和學術影響力在文藝界得到了良好評價。作為省重點學科和學校重點支持的學科,正朝著更高的建設目標努力。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曾是中文系最有實力的學科之壹,在蘇聯文學和中國現代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壹定的特色和優勢。在周從秀先生的領導下,齊新與王木蘭、、鄒、宗子寅等共同努力,建立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專業學位,為該學科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壹批中青年學者正在繼續努力,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進。

於新樂領導的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和張、、領導的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學科也是中文系的強勢學科,取得了壹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新時期以來,他們已經培養了幾名研究生。幾經沈浮,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雷、嚴森、宋以林為首的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和以傅秀巖為首的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學科及時調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力量。2000年,這兩個學科都被列為碩士項目。

語文教學法學科在俞應元先生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語文教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有特色的成果,為學科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備了培養研究生、教育碩士的實力和基本條件。2000年與兄弟院系合作,申請學科教學論碩士,已獲成功。

此外,寫作學科的教師不僅研究寫作理論,還致力於文學創作,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文體的創作上頗有建樹;同時,本學科教師還積極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作水平,培養了壹批在省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創作人才。

  • 上一篇:誰知道壹些世界名著的作者和主角?
  • 下一篇:安靜的圖書館裏有哪些文藝的句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