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蘇祖飛筆下的人物生活

蘇祖飛筆下的人物生活

1898 10 10月23日出生於上海。

1912—1915畢業於上海市李玟女子中學。

1915—1924就讀並畢業於上海清新女子中學,兩次輟學。

1924—1927上海滬江大學學習畢業。

1927—1932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習畢業,紐約州立大學博士。

1928獲上海滬江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32—1934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兒科住院醫師。

1934—1937曾是湖南長沙湘雅醫院的兒科主任。

1937—1940擔任上海困難兒童醫院醫務主任。

1940-1953,上海兒童醫院醫務主任,上海同德醫學院兒科兼職教授。

1947—1948赴紐約大學醫學院深造。

1953—1982曾任上海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兼醫務主任,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兒科副主任、教授。

1982—1998上海兒童醫院名譽院長。

1998 8月2日因肺炎在上海去世。

蘇祖菲,1898,10月23日出生於上海。曾祖父從福建汀州遷到上海,經商三代。爺爺是福建同安人,也是做生意的。她出生在1898年改革運動的時候。她的父母接受新思想,渴望改革,熱衷於教育。她的父親仰慕俄國革命家索菲亞(1853 ~ 1881);索菲亞壹翻譯“索菲亞”,在排名中就被命名為“祖菲”,她爸爸給她取名叫祖菲。後來,她的大學同學經常把她的名字誤寫成“蘇祖佩”,但寫成“蘇祖佩”的郵件卻能被郵局準確投遞,寄給“蘇祖佩”的匯款也能順利代收。她在家裏排行老三,但是她的雙胞胎兄弟姐妹還不到壹歲就已經斷了。她有六個弟弟。她的父親也是壹個商人,渴望公共利益和正義,熱心教育,傾家蕩產,促進學業。他和叔叔創辦了李玟上海中學,並資助嬸嬸創辦了李玟女子中學。我母親有強烈的求知欲。30歲後,她去了壹所女子學校,開辦了壹所私立幼兒園。

1915,蘇祖菲畢業於李玟女子高中。當我在李玟女子中學的時候,我向偉大的詞曲作者吳梅學習中文,並且壹度熱愛文學。畢業後,因為英語水平不好,再次進入清新女子高中,又因為母親生病和父親去世兩次休學。1924畢業,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但因江浙戰爭造成交通堵塞,被轉入滬江大學。滬江大學學風嚴肅和諧。她中學沒學過化學,數學也學得很少。進入大學後,她努力趕上課程。生物很優秀。她媽媽患有內痔,因為失血過多心率壹度加快。庸醫被誤診為心臟病,給了洋地黃溶液,母親藥物中毒死亡。內痔手術後又出現高燒。流感肆虐全球。她的四個家庭成員(包括她自己)都生病了,她的父親復發並死於肺炎。這些都促使她下定決心學醫。在滬江大學就讀時,她決定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按照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要求做了準備。如果協和醫學院要求學生學習兩門外語,她會重新學習法語。

1927她謊稱自己24歲(報名最高年齡限制),在上海考場參加協和醫學院入學考試,被錄取。1928獲滬江大學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學年學細菌學的時候,寫了壹篇論文:白喉毒素、抗毒素、類毒素的比較。教授認為這篇論文有臨床應用價值,推薦給《中國醫學雜誌》。這篇文章發表在1930,是她的第壹篇醫學論文。兒科是朱給的。聽完講座,她對課程很感興趣,決心從事兒科工作。1934她畢業於協和醫學院,在協和醫院當了2年住院醫師。她註意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營養不足,身體抵抗力很差,兒童死亡率很高。所以她後來特別重視兒童營養,在以後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中始終以兒童營養為中心。還註意到,如果嬰兒沒有得到充分的照顧,如果整天平躺在床上,很容易患肺炎,而經常改變體位後,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他們非常重視護理工作。

她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時,曾遇到壹位54歲的女性白喉患者,在實踐門診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最後在氣管切開前因喉頭堵塞窒息而死。深感預防和早期治療的必要性,她寫了壹篇短文《白喉可以預防嗎?》,世界期刊副刊——《丙寅醫學雜誌》出版使用;這件事讓她深深意識到預防的重要性。

1934應聘湖南長沙湘雅醫學院工作。從1937開始壹直在上海工作。65438-0950年,中華醫學會總會遷址北京,她當選為上海分會會長,並主持了上海多個分會的成立。該聯合會在上海留下了大量書籍。由於蘇祖飛的努力,這些書屬於上海分館,面向全市和全國的醫務工作者開放。上海分館的藏書數量在全國醫學圖書館中僅次於中國醫學科學院。當時上海醫療機構傳染性肝炎的檢驗方法不統壹,上海分院組織專家討論編寫了《肝炎防治手冊》,由姚光碧執筆,蘇祖飛作序。1954-1985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副會長,1985後任名譽顧問。

1952年參加第三批誌願醫療行動隊,赴長春幫助提高長春軍醫大學兒科質量,負責兒童營養學教學。

“文革”期間,蘇祖非被定性為反動學術權威,經常遭到批判。她每個月只收到40元生活費。她家長期請保姆幫忙做家務,月薪25元。造反派命令保姆壹分都不能少付,所以她只有15元生活費。她的家被抄了兩次,壹些珍貴的紀念品被拿走;她的私人住宅被沒收,她祖先的墳墓被摧毀。直到粉碎了“四人幫”,才恢復了原來的工資。1982上海兒童醫院名譽院長。

她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曾在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上海市衛生工作者協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紅十字會、上海市生物化學學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優生保護法專家顧問團、上海市兒童世界基金會、上海市育嬰協會、上海市醫療衛生海外聯誼會、上海市靜安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全國兒童食品學會營養臨床組、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會、上海市宋慶齡基金會、上海市兒童營養基金會、滬江大學校友會、中國婦女聯合會、上海市婦聯等機構。 1998 8月2日因肺炎在上海去世。

蘇祖飛終身未婚,把三哥的兒子趙薇當成親生兒子。趙夫婦也是兒科醫生,都是主任,都是教授。

湘雅醫院

1934湖南湘雅醫學院聘請她為長沙湘雅醫院兒科主任。在決定接受新工作之前,她征求了協和醫學院衛生學教授格蘭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前執行主席)的意見。格蘭特堅持要她接受這份工作,於是她去了湖南。當時湘雅醫院兒科處於起步階段,有壹個30張床位的兒科病房。但是因為沒人管,病房裏全是成年病人,而不是給孩子治病。蘇祖飛上任後,正式建立了兒科專科和名副其實的兒科病房。她不僅負責門診和病房的臨床工作,還負責醫學生的教學和護士的培訓。她培養的梁覺如博士和楊賢素博士後來成為兒科的骨幹。經過她的整改,湘雅醫院的兒科工作走上了正軌,贏得了家長的信任。醫院附近教會學校的中美員工子女生病,都來醫院治療。兒科醫療質量逐漸提高,三年內只有三個住院患兒死亡。

1936年冬季,長沙流行性腦膜炎,患者多為兒童。當時沒有抗生素,治療主要靠抗血清。醫院為此開設了第二兒科病房,蘇祖飛主持了兩個病房的工作,帶領幾名醫生日夜奮戰,幾個月後疫情被撲滅。她寫了壹份治療過程的總結報告。她還成立了兒童保健協會,已有超過65,438+000名兒童加入。每人每年交壹元會費就可以看病12次,每次都測身高體重。醫院還對加入俱樂部的孩子進行預防接種和健康知識宣傳。她整理了這些生長發育測量數據,寫了壹篇論文《湖南兒童生長發育》。她在湘雅醫院的時候,很忙。除了在門診部和病房工作,她還要給醫學院和護理學校的學生上課。周日,她進行了壹項關於湖南橙柚維生素C的研究。

兒童醫院

1937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同意蘇祖菲去深造。她向湘雅醫院請假,準備經上海去美國。她於8月12日回到上海。日軍第二天進攻上海,就是“八·壹三事變”。上海的難民收容所收留了大量難民,她決心留在上海為孩子們服務。1937 65438+2月,兒科醫生傅文壽創辦了壹家擁有100張床位的兒童醫院,任命蘇祖飛為醫務主任。當時的困難兒童體質極差,易患各種疾病。難民收容所每天都會送5-6個孩子去醫院。這些孩子大多病情嚴重,醫院開業後第壹個月就有60個孩子死亡。她上任後,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盡力使醫院工作正規化。她發現困難兒童中有很多不健康的疾病,這讓她深刻認識到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1940年7月,傅文壽將困難兒童醫院改組為上海市兒童醫院,仍擔任院長,蘇祖飛任醫務主任。上海兒童醫院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兒童醫院。招聘了同德醫學院、上海醫學院、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協和醫學院等多所院校的畢業生,建立了強大的技術力量。醫療質量可以和當時的教會醫院相媲美,醫院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醫院重組後遷至香山路,建國後曾稱香山路兒童醫院。

抗戰結束,她開了自己的診所。建國後,她有很多社會活動,她的診所經常倒閉,很快就倒閉了。

1946傅文壽赴美深造,蘇祖飛代理上海兒童醫院主任。6月65438日至7月0947日,蘇祖飛作為中國代表之壹,赴紐約參加第五屆國際兒科大會。會後,代表團參觀了美國中西部的兒科中心。然後去了紐約大學醫學院兒科深造。在舊金山,她被交給傅文壽。抗戰時期,信息交流閉塞,看到聽到美國的各種新進展,她感到耳目壹新。她渴望學習新知識,並努力向生化實驗室學習技術,準備回國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我們還學習了3∶2∶1溶液(3份5%葡萄糖溶液,2份生理鹽水,1份1/6M乳酸溶液)治療嬰幼兒腹瀉的方法,在國內推廣。我在紐約法律醫院學的是“嬰兒發育診斷”。1948九月回上海兒童醫院。

她在美國學習用鏈黴素和噻唑碸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化療,回國後帶回了壹些噻唑碸。她在上海嘗試了這種新療法,治愈率達到90%。這是我國首次治愈結核性腦膜炎。治療體會寫入論文《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綜合治療》,發表於中華兒科雜誌第壹期1950。20世紀50年代,她是中國兒童結核性腦膜炎科研項目主任。

1953,上海市兒童醫院申請由政府接管,與上海市兒童保健醫院合並,遷至康定路新址,成為上海第二醫學院兒科系學生的實習基地——上海市兒童醫院。蘇祖飛是副院長兼醫務主任。曾任上海市第六和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顧問,上海市兒科總顧問。20世紀50年代初,上海缺少兒科醫生。衛生局委托上海兒童醫院培訓60名條件合適的護士長擔任兒科醫生,傅文壽、蘇祖飛負責教學。她從協和醫學院畢業後壹直承擔著教學任務。1940至1953任上海同德醫學院兒科兼職教授,後任上海第二醫學院兒科副主任、教授。1978上海兒童醫院兒童營養實驗室成立後,年過八旬的她依然親自帶兩個研究生。

20世紀50年代,血吸蟲病在中國南方嚴重流行,其中兒童占1/3。從1954到1955,蘇祖飛帶領上海第二醫學院兒科的學生在上海和浙江農村從事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證實酒石酸銻鉀20天長期治療最有效,南瓜子糖漿無效。我也試過肌肉註射銻58,證明療效不明顯。基於400多個病例,她和同事們寫了壹篇論文《兒童血吸蟲病》,詳細分析了兒童血吸蟲病的分類和預後。後來,她被選為國家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成員。1985年,上海宣布消滅血吸蟲病,她作為壹個偉大的功績被人們銘記。1957-1958全國麻疹流行,上海市兒童醫院開設麻疹床位80張。因為之前從未收治過麻疹病例,所以很多兒科醫生從未觀察過麻疹的全過程。蘇祖飛認為麻疹傳播不了的原因是心血管功能差,於是大膽給這類孩子用了毛果蕓香堿k這種毒藥,服藥後皮疹傳播,孩子全身情況好轉,不再出現肺炎等並發癥。這壹經驗已在上海、浙江等地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5438到0959,她在全國急性傳染病會議上宣讀了論文《麻疹的治療》。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號召西醫在職或脫產學習中醫。從65438到0958,蘇祖飛參加了壹個學習班學習中醫,然後與中醫許合作編寫了《兒科臨床手冊》。該書於1959年出版,深受讀者歡迎,多次再版。65438-0963,蘇祖飛與復旦大學遺傳學家譚合作,對壹例先天性白癡患兒進行染色體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中華兒科雜誌》上,為國內首例。“文革”期間,蘇祖非和知識分子壹樣,受到迫害,難以正常工作。“文革”後期,她查閱了大量中外文獻,寫了11篇綜述,涉及營養、代謝等問題。

  • 上一篇:師德師風事跡
  • 下一篇:南寧哪裏可以學象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