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中國書籍的起源

中國書籍的起源

中國春秋以前,所有的書都在所謂的?歷史?在誰的手中?歷史?他是主管圖書、檔案、書籍的官員。書籍被極少數統治階級貴族私人擁有,普通人根本看不到。春秋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書生?階級,他們想打破知識的壟斷,於是書籍就擴展到了士大夫的中間。這些?書生?後來變成了政府官員的預備隊,這時書籍生產開始由政府來寫。

第壹,秦始皇禁書,漢武帝藏書

到了秦朝,由於秦始皇的禁書,私人無法藏書,更談不上生產。所以在秦朝,中國的出版機構還是以官編為主。書籍的生產是在簡單的策略和絲綢上手工書寫的。

秦始皇的禁書壹直影響著漢初。漢高祖不重視詩詞書法,藏書之法猶存。直到漢惠帝統治時期,才解除了禁止藏書的法令,民間才可以開放藏書。

漢武帝時(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87年040年)下令藏書,這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次由政府收藏書籍。當時在官署裏建立了藏書的圖書館,還設置了專門抄寫書籍的國家圖書館和官員。這個國家收藏機構可以說是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起源。

經過漢武帝時期的廣泛藏書,政府的藏書增加了很多。漢成帝(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到了,又下令藏書,讓秀才劉向主持大量藏書。劉向和他的兒子劉欣編輯了中國歷史上第壹部圖書分類和書目《七觀》。

其內容包括:紀略、劉壹律學、齋藤優子律學、詩歌律學、軍事謀略律學、命理律學和季芳律學。《七律》已失傳,後班整理《漢書》,根據《七律》改編成《藝文誌》,* * *錄六本,38種,596冊,13269卷。

《七略》是中國目錄學和校勘學的開端。漢初大規模的藏書和指定專人整理圖書,為中國古代出版業的早期繁榮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第二,西漢書店的出現是中國發行史的開端。

西漢皇帝劉解除了禁書令。這個時候允許私人收藏書籍,然後就可以寫書了。當時的出版機構不僅有官方編書,也有私人編書。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很強的私家修史趨勢,如《後漢書》、《三國誌》、《金史》、《十六國史》、《南北朝史》,每壹類都有好幾種。

隋唐以前,官書和私書統稱為?寫書?這是廣義上的?出版?概念。唐朝以後,由於雕版印刷的發明和使用,圖書出版有了官刻、家刻和作坊刻,統稱為?版本?。

中國的圖書出版歷史悠久,舉世公認。然而,中國圖書發行的悠久歷史仍然不為人知。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圖書的交換和交易,中國也出現了早期的書店,拉開了中國出版史的序幕。

中國西漢時期就出現了書店,這是中國發行機構的開始。此後,中國的出版發行機構從建立到發展逐步擴大,使中國古籍出版初具規模。當時世界各國的圖書生產都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在用泥板和羊皮做書,所以不可能有書店。即使是經濟文化發展迅速的歐洲,在書店的建立歷史上,也比中國晚了至少四五個世紀。

三、漢代書店出現的原因

在古代,書店被稱為書坊,也稱為書局、書店、書店、書屋、書店、書鋪、書鋪、典籍店等等。

書店的出現有兩個基本條件:

第壹,看書的人多了,需要的書多了。是由社會需求決定的;二是圖書產量增加,圖書可以作為商品在市場上交易和交換。也是出版業快速發展的產物。鑒於上述情況,中國早期書店的建立有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歷史原因。

西漢大始祖劉邦執政時,制定了?和人民壹起休息?這壹政治政策為漢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到漢武帝時,為了鞏固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加強上層建築的工作,實行?獨尊儒術?該政策使得官學和私學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當時首都的官學主要是國子監,以吳敬梓博士為導師,50名正式學生稱為博士弟子。地方官學稱為郡學。

隨著漢代政治、經濟的發展,國子監迅速擴張。據統計,西漢初中期,僅北京師範大學國子監的博士弟子人數;漢昭帝時有100名學生,漢宣帝時增至200名,漢元帝時增至1000名,漢成帝時猛增至3000名。其他如地方官學、私立學校,學者較多。

漢武帝采用提問的方法,即考試,鼓勵儒生讀書做官。各地的文人、儒生、學者為了名利,都必須閱讀儒家經典,促進了書籍的大量生產、廣泛交流和貿易。

另外,漢初經濟發達,商業繁榮,以長安為中心,包括洛陽、邯鄲、臨沂、萬、成都。隨著市場上大宗物資的銷售,書籍逐漸成為商品。據班固《兩都賦》、張衡《西京賦》、《三府黃圖》記載,當時長安有九城,其中六城稱為路西側的西市場;路的東邊有三個城市叫東市。東西市場外還有壹個淮市場,在國子監附近。每月初壹、十五,太學學子在槐樹林下相聚兩次,交流家鄉特產、聲情樂器、經典。

起初,學生們將儒家經典作為必需品買賣。後來書籍被復制出售,書籍開始成為商品。書籍的需求和供給與日俱增,有壹家書店是賣書的。

中國最早關於西漢時期書店出現的記錄見於楊雄的《法眼》?我的兒子”。楊雄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詞學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他博覽群書,學識出眾。”法語單詞?我的子章節有:

?好書不在仲尼,書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

意思是說,如果妳愛書,不按孔子的指示去學,那就不是讀書,而是開書店。這說明西漢時期的書店已經開始建立。

西漢時期的書店出現在長安,隨後在洛陽、邯鄲、臨沂、萬、成都、範甌等城市出現。到東漢時期,各地逐漸建立起書店,不僅大城市有,中小城市也有。根據《後漢書》?《王充傳》記載,王充年輕時,

?我家窮,沒有書。我經常在洛陽周邊旅遊,看我賣的書,看到就能背下來,可以借鑒。。

在洛陽這樣的大城市,書店很常見,書的種類很多。開架賣書?讀者可以隨意閱讀。就這樣,壹貧如洗、無書可讀的王充得以在書店裏成為壹名自學成才的學者,後來成為漢代傑出的思想家和文藝理論家。他寫了85篇《論衡》,將永載史冊。

那時候的中小城市呢?據範文瀾的《中國簡史》說:

?東漢時期有專賣書的店鋪,如劉良,在寧陽縣(山東省寧陽縣)賣書。?

也就是說,在寧陽這個小縣城,有人擺起了書攤,開起了書店賣書。

綜上所述,中國漢代各地書店的普遍建立,既是中國出版業的興起,也是中國圖書出版業繁榮並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參考資料:

“文藝聚會”引自《三夫黃圖》

中國出版簡史。參見《出版工作》第8期,1981,中國出版家協會編。

  • 上一篇:初中好的數理化輔導書
  • 下一篇:漸進卡通插畫——如何把照片畫成插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