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李白《蜀道難》原文及翻譯

李白《蜀道難》原文及翻譯

李白《蜀道難》這首詩是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淩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了李白《蜀道難》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閱。

原文

噫籲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石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註解

1、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古代的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公元前三壹六),始與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嶺主峰,在今陜西周至、太白縣壹帶。舊說因其冬夏積雪,故名。太白山在當進京城長安之西,故雲“西當太白”。

3、鳥道:極言山路險窄,僅能容鳥飛過。

4、地崩句:相傳秦惠王嫁五美女與蜀,蜀遣五個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見壹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結果山崩,五人皆被壓死,五女上山化為石。

5、六龍回日:相傳太陽神乘車,羲和駕六龍而駛之。此指高標阻住了六龍,只得回車。

6、高標:立木為表記,其最高處叫標,也即這壹帶高山的標誌。

7、捫參句:意謂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壹路所見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壹區域,都劃在星空某壹分野之內,並以天象所示來占蔔地上屬邑之吉兇。秦屬井宿分野,蜀屬參宿分裏。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8、子規:杜鵑鳥,蜀地最多。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後其魂化為子規,啼聲悲淒。

9、錦城:即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0、咨嗟:嘆息。

譯文

唉呀呀,多麽危險多麽高峻偉岸!

蜀道真太難攀簡直難於上青天。

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

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

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

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

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嵋山頂端。

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

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

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

下有激浪排空紆回曲折的大川。

善於高飛的黃鵠尚且無法飛過,

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於攀援。

青泥嶺多麽曲折繞著山巒盤旋,

百步之內縈繞巖巒轉九個彎彎。

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坐下來長嘆。

好朋友呵請問妳西遊何時回還?

可怕的巖山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

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

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

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蕩的空山!

蜀道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

叫人聽到這些怎麽不臉色突變?

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壹尺;

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

水石相擊轉動象萬壑鳴雷壹般。

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

唉呀呀妳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

為了什麽要來到這個地方?

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雲端,

只要壹人把守,

千軍萬馬也難攻占。

駐守的官員若不是皇家的近親;

難免要變為豺狼踞此為非造反。

清晨妳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

傍晚妳要警覺防範長蛇的災難。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妳膽寒。

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

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於上青天;

側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李白的'故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是唐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壹位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說法不壹。有說他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在現在蘇聯境內,唐時屬中國管轄),五歲時隨全家遷居到綿州昌隆縣青蓮鄉(在現在四川省)。也有說他出生在四川。李白熱愛祖國,對大好河山感情很深。他盼望為國出力,卻遭到統治者的排斥。但是,他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詩,想象豐富,感情奔放,語言清新,風格雄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受到人們的喜愛。他也被尊稱為“詩仙”。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壹天逃學下山,經過壹條小山澗,見到壹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壹根粗鐵棒要磨成壹根細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從此以後李白就打消逃學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文又習武,專門學習劍術。決心要做壹個滿腔俠義的“遊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壹天,李白家中來了壹位客人,風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壹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壹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壹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後是贊嘆,最後竟是擊節拊掌了,他說:“小家夥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寫吧,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誌趣遠大,稟性高潔。當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壹輩子只當壹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壹天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壹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壹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壹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壹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回到家後愈想愈覺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 上一篇:幼兒園教養筆記大班短篇[10篇]
  • 下一篇:魯迅的野草題辭中:野草,地面,地火的象征意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