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關於教育,我們所相信的

關於教育,我們所相信的

前言班主任孫老師邀請我把家長會上分享的PPT行成文字。感謝這份信任與認可,我認真地做了壹些思考,把我對於教育的理解做了壹些梳理。顯然,教育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有智慧的家長都有自己獨特的智慧。常常感恩遇到進北12班這樣的集體,老師和家長如此擰成壹團,班裏的孩子們常常在各方面給我們帶來驚喜,常常讓我覺得這裏藏龍臥虎。如果借著這次機會,這份思考能引起更多有價值的探討,將是我莫大的榮幸。作為壹個獨生孩子的媽媽,父母這個生理角色是被老天賦予的,但父母這個心理角色卻是我需要終生主動學習和踐行的。

在長篇大論之前,得先說壹個非常重要的點:人的認知模型。壹般來說,人的價值觀決定信念,信念決定選擇,選擇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通常人們最容易關註到的是“結果”,因為結果層面的事壹目了然。在“結果”背後,人們普遍關註的是“行為”,很少有人再往更背後的“選擇”或“信念”去探究,但其實這些才是真正的核心。鑒於此,這裏所講的更多不是“行為”,而是“信念”,在我看來,家長相信什麽比壹系列建議的行為清單更關鍵。同樣的,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也是這樣的認知模型,那麽當我們想要改變結果的時候,我們就要從孩子的信念層面去關註,從而關註不同的行為。

每個父母,無論他們自己是否有意識,都是在把孩子往他自己認為的好的方向去教育,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比如,某些農村的父母教育自己的閨女“女孩子學那麽多沒用,早點嫁個好人家才有用”,這也是壹個他們認為的“好的方向”——嫁個好人家。如果妳覺得這麽想很荒謬可笑,那麽接下來就有幾個很關鍵的問題:

1) 妳是否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

2) 如果妳有,那麽妳頭腦中教育“成功時的樣子”是怎樣的?

3) 如果妳沒有,那麽妳是否知道妳在“自動駕駛”狀態下使用的是哪套標準?

我們曾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在我們心目中,教育成功時孩子的樣子是這樣的:

1) ? 自信

2) ? 有能力建立良好的關系

3) ? 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4) ? 有屬於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5) ? 其他壹些普世的優秀品質,比如善良,勇敢,堅毅等等。

寫到這裏,我自己也發現了,顯然我們把教育和成長這件事看成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賽跑。初中,最多就是人生的第三個五公裏而已。因此培養長跑型的選手,才是我們認為父母真正需要做的。

首先,我相信,學校負責成才教育,家庭負責成長教育。成才教育是指了解外部世界,包括掌握知識,技能,社會的規則等;成長教育是指學會了解內部世界,包括學會愛與被愛,建立安全感,自尊感等。家庭和學校這兩個機構是相輔相成,但彼此是職責獨立的。如果兩者混為壹談,那麽父母的角色會非常混亂。

自信的心理學意義是有高自尊感,通俗來說就是始終相信自己是好的,以及值得被愛的。什麽樣的人會有底層的自信?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被允許做自己。

這部分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被允許做自己的人永遠相信自己是足夠好的,是值得被愛的。我們相信每個孩子生來就是壹棵獨壹無二的小樹苗,我們沒有機會去把孩子變成理想中的蘋果樹和橘子樹,父母唯壹能做的是慢慢鑒別這到底是棵什麽樹,然後細心呵護,允許他成為那棵樹。最需要考驗父母的時刻,是妳知道目前市場上流通最好的是蘋果,而妳發現妳的孩子本質是壹棵酸棗樹的時候,妳是否能依然保持這份相信。

允許包括很多:允許性格的外向內向,允許自己對自己的吃喝拉撒做選擇,允許自己有自己的節奏,允許他們跟我們有不壹樣的成功定義,允許他們有自己的隱私等。孩子被允許做自己,就不會存在“叛逆”壹說,因為叛逆都是源自不被允許做自己。認識到青春期心智模式的特點是向內追求答案,也就是說“做自己”的本能最強的時候,所以才會有那麽多叛逆的說法。很高興,目前我們孩子跟我們關系比較親密,沒有特別感覺到叛逆。

2)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自信壹定得基於能力。能力壹定包括智商,而那部分是先天的。難的部分是我們如何去鑒別哪些是智商決定的,哪些不是。如果我們相信天才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的5%,那麽,我們就必須接納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不屬於那5%。只有接受了這個,我們才不會給孩子設置不切實際的目標,比如為了5%的天才目標而奮鬥,然後註定失敗或者浪費太多時間。在我看來,奧數的佼佼者就是那5%。目標管理中常說,學會設置跳壹跳能夠的著的目標,這個目標才會有激勵效果。而經常達到自己的目標,便會讓人感受到力量感。

智商跟成績之間還差了如何去運用智商,就是學習習慣。掌握知識點並熟悉的運用這些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過程,這部分是學校教育的主要職責。根據學校的節奏,完成作業以掌握知識點這件事情則是孩子自己的責任。父母應該時刻留意猴子在誰的肩上。其實,如果孩子上的是絕大多數通才教育的學校,特別是在上海這樣高文明水平的地方,我們其實根本不用操心教育局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不懂得如何去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設置課程節奏。他們遠比我們經驗豐富的多。所以跟著學校的節奏走就可以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是最節省資源的。很多時候我們過多插手孩子的學習知識教育,其實是對專業資源的浪費,是屬於主動把猴子背到自己的肩上。家長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節奏,孩子有他自己的,大家各自管好自己的事兒就好了。壹件事只能壹個人做主,做主的人多了就容易產生矛盾,既然妳對他太多操心了,那他潛意識裏為了避免沖突,當然自己得放棄操心。有的人說不管不行啊,不管他就不做作業,他就拖拉。我覺得那是因為在錯的軌道上跑的太久,就算馬上停下來,也有壹段慣性。不過這裏要提醒壹下,這裏所說的“不讓猴子到自己的肩膀上”是說,彼此清楚最終負責人是孩子自己,但家長在學習這件事情上絕不是不管不顧,而是適度的參與。比如孩子遇到難題或者孩子需要好的參考書,以及孩子需要壹個安靜的獨立的學習環境,這些當然是需要家長給予支持和參與的。

如果孩子在相對合理的目標下,經過自己的努力常常達成目標,那麽他勢必感受到力量感,自信便會在底層生成。

良好的關系是決定壹個人幸福指數的重要原因,心理學早就證實了這點,哈佛大學也曾經對此有過深入的研究。青春期是孩子在原生家庭裏的重要時間段,也可以說是孩子飛向自由和獨立前跟父母接觸比較頻繁的最後階段。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力必須基於他體驗到什麽是好的關系。孩子更多的時候是看父母怎麽做,而不是怎麽說。孩子是父母最真實的鏡子,當我們看到鏡子裏的影像有問題,最明智的人壹定是調整鏡子前的這個人,而非伸進鏡子去糾正那個影像。所以常常問問自己:

? 父母的親密關系質量?

? 父母如何對待學習?

? 父母如何對待沖突?

? 父母如何對待他人?

? 父母如何對待健康?

簡而言之, “用力”去做壹個好父母,不如“用力”去活好自己。當然,除了做好榜樣,幫助孩子去認識情緒,面對情緒,理解關系這些也很重要,就不壹壹贅述,有壹些好的書或好的課程可以去學習這些知識。幫孩子報個情商夏令營之類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裏說的健康不僅僅是指不生病,不生病只是底線。真正的健康是身體平衡性,靈活性,力量,柔韌性,耐力等綜合素養較高。如果這麽去看,其實這才是壹個大目標,要做的事情很多,我們家在這方面花的精力其實是比較多的。比如,引導孩子了解飲食,睡眠等對健康的作用,培養對運動的興趣等等。

在這點上,我們家的做法是,我們自己閱讀了較多健康方面的書籍,經常跟孩子去分享這些理念,以及自己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時壹日三餐,不吃宵夜,不暴飲暴食,少吃不健康的食品,正確認識疾病,不要壹生病就去醫院,讓身體有個自我修復的時間等等。這些,如果是父母壹以貫之的做法,孩子耳濡目染自會知道。關於孩子的運動愛好,我們從小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去培養和陪伴。包括小時候的輪滑,遊泳,長大後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籃球,如今孩子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運動習慣,除非天氣原因,否則每周壹定會有固定時間去打籃球(周六上午)也會擇機帶著羽毛球拍去學校打羽毛球。孩子從小到大確實很少進醫院,小學裏有壹次班級爆發流感,他是那小部分沒病倒的孩子。感冒發生每年都會有,但基本都是在家裏自愈。即便如此,孩子的站姿坐姿還是比較糟糕,這也是我們比較苦惱,也是不斷需要提醒他努力修正的地方。為此我們還在家裏裝了壹根單杠,希望他經常能拉伸自己。

活得有趣是壹個比較高的人生境界,比活得有用更重要,特別是對千禧後這物質豐富條件中出生的壹代。有趣和有用往往沖突,有些有趣的事可能就是沒什麽用的。所以,興趣的“功能性”少壹些,“放松性”多壹些,興趣的培養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如果人是壹根橡皮筋的話,伸縮自如的橡皮筋和壹直拉得很緊,無法放松的橡皮筋,哪根更好,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學音樂,音樂本身就是美好的,任何壹個人如果能接觸到真正美好的音樂自然就會被感染到。但音樂壹旦變成任務,那麽其中的美好性就會被打折很多。我曾聽到同事的孩子在小學畢業考出鋼琴10級後,告訴媽媽這輩子我都不想碰鋼琴了!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初衷。因此在孩子學習小提琴這件事上,我們對他的強迫性較小,因此難得他到現在還對音樂保持著比較濃烈的興趣。他的日常生活中,音樂已經成為比較重要的壹部分。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都會想到音樂。對音樂的敏感度也比較高。他第壹次在交響音樂會聽到《教父》的主題曲就覺得很好聽,回來搜著反復聽;他覺得《藍色狂想曲》是最好聽的音樂;有壹次,電視裏播放兩段不同人演繹的黃沾的《滄海壹聲笑》,他說第二段沒有鼓做背景,明顯沒有第壹段好聽,我們倆聽了如夢初醒,因為我們都有這個感覺,但不知道差異在哪裏;看完了《菊次郎的夏天》會嘗試去拉那首著名的summer……

書籍,電影這些其實都是。因為這些整體都是美好的東西。父母需要做的只是悄悄地把相對合適的範圍在合適的年齡開放給他。等他有了自我鑒別到能力,他自然懂得如何去分辨好壞。孩子小時候,給他準備書單和電影清單是我比較認真對待的事。這壹年他最喜歡的書是《三體》,不是我給他買的,是他自己找來看的,我意識到孩子長大了,也了解到《三體》是壹種全新的宇宙觀和認知及想象力邊界。

我們家裏傳統的周末節目是family movie,精心挑選壹部適合三個人看的電影壹起欣賞,是我們特別溫馨的時光。

1)相信人性本身就是善良而美好的。

如果不加“毒害”,善良應該是人的天性。因此這部分不必刻意培育,作為家長,妳只要虔誠地相信,然後不加以破壞(自己不做壞榜樣)就行。還比如探索其實是小孩的天性,因為兒童期心智模型的特點就是探索外部世界,如果在孩子小時候探索的時候我們不粗暴地因為“危險和麻煩”而加以喝止,而是讓他區分危險和安全,但充分鼓勵他探索的動機,相信孩子就會保留勇敢的因子。諸如此類。

2)底線意識是靠父母建立的。

正因為孩子小時候,分不清輕重,所以有時候可能會過分。這個時候,底線的設置很重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不可以逾越的雷池,無論基於什麽樣的原因。如果逾越就會被懲罰,而且壹定要及時進行懲罰。至於哪些是底線,這是每個父母自己的價值觀而定,在此不做詳細探討。

在底線意識的培育中,我覺得電子產品需要作為壹個話題來探討。

我相信這個時代的孩子,如果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他會變成壹個孤島。

同時我也相信,如果對電子產品不加以限制,設計遊戲和各類APP的人充分研究了人性的弱點來讓人無法自拔。因此,跟孩子約定好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幫助他壹起抵禦“難以自拔”是目前我們采取的方法。而且我們覺得非常有必要。

很多時候,人們想的和做的之間其實充滿矛盾。最常見的,人人都覺得健康重要,但妳要問,在健康這件事上做了什麽?妳會發現其實他什麽都沒做,甚至,他在做壹些相反的事。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是經常回頭去看看我們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所希望的目標的和我們努力做的方向是否壹致。

也許對有的人來說,做父母就是自動駕駛,但我認為,盡量還是要有壹定的導航圖在腦海中。自然做不到每時每刻,但大體上,我們對自己要去往哪裏,和現在在哪裏必須是清晰的。

最後我想說,如果妳對教育的成功跟我所理解的成功不壹樣,很正常,因此妳采取的方式跟我所采取的方式不壹樣,那也很正常。妳萬萬不必馬上對妳相信的東西開始動搖,並且充滿焦慮。但是假設妳對於“成功時的樣子”跟我所描述的是差不多的,而妳目前采取的行為跟我說的是完全不壹致的,那妳倒需要留意。

如果妳要問我,妳所相信的這些,是否絕對正確?坦白說,我不知道,而且適合我們家孩子的真的未必適合妳們家孩子。畢竟“絕對正確”在教育中本來就不現實,因為,人生本身就是壹段在不斷校準中前行的路,而每個孩子就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 上一篇: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區劃文昌市文城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 下一篇:新鄉市第壹衛生學校現在叫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