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香火戲花鼓戲大合並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香火戲花鼓戲大合並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很久以前,揚州老百姓有在廳堂陳放香櫃的習俗,據說香櫃是專為燒香敬神王所用。

到了清代初期,由祭祀酬神的擺案燒香火發展到兼有表演娛樂的做香火會,他們的表演發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來表演完整故事的時候,就成了戲劇,因為它起源於香火,所以人們就稱之為“香火戲”。

其劇目大多數由神書改編,曲調有三四十種之多。古代揚州人很喜歡吹唱香火戲,也愛看香火戲。到清代嘉慶年間,江都就建起了近30個專供演香火戲的萬年臺。

香火戲分內壇和外壇兩種。內壇多演神話故事,如《目連救母》和《秦始皇趕山塞海》等;外壇多演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

揚州自古即為花鼓之鄉,各鄉鎮逢年過節都有打花鼓、蕩湖船、漁翁捉蚌、老漢推車、舞龍燈、踩高蹺、送麒麟等習俗。

有不少精此技藝的民間藝人。花鼓就是在這壹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開始由“打對子”、“踩雙”,衍變為“二小”、“三小”即小生、小旦、小醜的花鼓小戲。花鼓戲在揚州城鄉很流行,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幾句。

古老的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為“小面”和“包頭”。小面就是小醜,包頭就是小旦。演出時先由全體演員下滿場,表演壹種集體歌舞,然後由小面和包頭對歌對舞,稱為打對子或踩雙。

這種花鼓戲從1736年至1795年就形成了,在民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徽班和其他劇種的劇目,可以演40多個情節簡單的劇目,如《探親家》、《種大麥》、《借妻》、《僧尼下山》、《蕩湖船》和《王樵樓磨豆腐》等。

1919年,揚州花鼓戲第壹次由農村到杭州演出,獲得成功,並引起京劇界的註目。第二年,又登上上海大世界舞臺,轟動了各遊藝場。

為了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演員就把淮揚小曲裏的唱本如《王瞎子算命》和《小尼姑下山》等改成劇本上演。音樂方面除了梳妝臺曲調外,又加入了淮揚小曲中的壹些曲牌。

揚州花鼓的曲調在戲劇性的舞蹈表演中產生,音樂節奏明朗,適宜刻畫喜劇人物,具有歡樂、明快和幽默的風格。

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種麥》中的種麥調、《王小樓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調、《瞎子算命》中的算命調等,均為後來形成的揚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時的花鼓戲已發展到盛極壹時的地步,演員胡大海首先感到,花鼓戲這個名稱已不適應當時的演出。在他的倡議下,改稱為“淮揚文戲”,以區別於淮揚大班。

淮揚文戲在上海站住了腳,開始招收女徒學藝,首批優秀女演員有筱蘭珍、筱招娣、陳桂珍以及著名坤角小生金運貴。

女演員的增加對揚劇的進壹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因為花鼓戲的唱腔只用絲弦伴奏,不用鑼鼓,所以觀眾把淮揚文戲叫做“小開口”。

雖然小開口是花鼓戲與清曲結合而成的壹種表演形式,但卻不同於花鼓對子戲和清曲坐唱曲藝。早期角色只有壹小面和壹包頭,就是壹個醜和壹個花旦,後來發展為三包四面,就是3個醜和4個花旦,多角同臺。

小開口戲的內容大多為生活小戲,如《探親相罵》、《小上墳》、《小放牛》、《瞎子觀燈》、《王道士拿妖》和《打城隍》之類。

劇目從兩大兩小,就是《種大麥》、《大煙自嘆》、《小尼姑下山》和《小寡婦上墳》發展為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的《分裙記》、《孟姜女》和《柳蔭記》。

小開口曲調輕松活潑、委婉悠揚,主要有大鑼板、相思調、隔垛垛、青紗扇等。原來唱淮揚大班的演員改唱淮揚文戲的較多,淮揚文戲增添了武場鑼鼓,淮揚大班也采用絲弦伴奏。

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兩者互相吸引,慢慢融合在壹起,並且不斷吸收民歌小調和揚州清曲的優秀唱段,內容與形式日臻完美。

1920年左右,也就是揚州花鼓戲到上海演出的時候,香火戲也到了上海。香火戲在新民戲院首次演出時,改名為“淮揚大班”,在民間有不小的影響。

香火戲用鑼鼓為伴奏樂器,曲調有七字句、十字句、鬥法調、七公調、娘娘腔、水瓶調等,高亢質樸,粗獷雄壯,於是觀眾就把淮揚大班俗稱為“大開口”。

揚州香火不用絲弦樂器,以大鑼大鼓伴奏,主要曲調有七字唱、十字唱、風宮搖櫓、趕山塞海、劉決子等30多種,均粗獷有力、高亢激昂。

除此之外,揚劇還從民歌和其他戲曲劇種吸收並改造壹些曲調,如打牙牌、十杯酒、揚柳青、武城調等,它們都已成為揚劇音樂的組成部分。

當時,專演大開口的戲園相繼開張,有閘北新民戲院、虹口慶長戲館、太平橋同慶茶樓等。此外,安納金路上的淮揚大舞臺也上演大開口,來上海演唱的演員逐漸增多。

上演劇目漸漸以世俗的家庭題材為主,如《琵琶記》、《牙痕記》、《合同記》、《柳蔭記》和《三元記》,有“十戲九記”之說;化妝也有了發展,花旦用披紗包頭,並改穿戲衣;表演則模仿京戲,並能演武戲。

1935年,淮揚文戲和淮揚大班終於正式合並,稱為“淮揚戲”,揚劇從此產生了。同期,蘇北香火戲和揚州花鼓戲演員在上海同臺合演的《十美圖》是這個新劇種破土而出的標誌。

早期揚劇雖有闊口、窄口,就是大、小嗓子之分,卻同調同腔。自女演員出現後,針對男女音域的差異,樂師江騰蛟等人創造了同調不同弦的路子,解決男女同臺合演的問題。同時吸收了京劇和昆劇的鑼鼓經和吹奏曲牌,豐富了場景音樂。

揚劇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有來自揚州清曲、揚州花鼓戲和揚州香火戲等三個方面的100多種曲牌,揚州清曲占主導位置,其中滿江紅、梳妝臺、剪靛花和銀鈕絲等均為揚劇的主要曲牌。

揚劇音樂對於曲牌的運用,大致有壹曲多唱、曲牌組合、摘句連接和舊曲變體4種方式。壹曲多唱是指同壹曲牌,在節奏和旋律上作適當變化,以表現多種感情。

曲牌組合是采用揚州清曲的套曲格式,根據劇情需要,將調性相近的曲牌有規律地組合,多用於人物的大段敘事和抒情;摘句連接是根據唱詞內容的需要,摘取若幹曲牌的樂句,組成新的唱段,更好地體現詞意,使詞、曲結合得更為貼切;舊曲變體是對原曲牌進行翻新。

揚劇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文場以高音二胡為主,中音二胡或四胡為輔,佐以琵琶、揚琴、三弦、月琴、竹笛、嗩吶;武揚有板鼓、大鑼、鐃鈸、堂鼓、堂鑼等;揚劇的韻以大鼓、大鑼等打擊樂為主;鑼鼓經和吹奏曲牌不少同京劇鑼鼓經、吹奏曲牌相似,另外還吸收利用了揚州清曲的吹奏曲牌。

以上多種來源的音樂曲調,經過長期舞臺實踐,已逐步形成和諧統壹、完整的音樂體系。

  • 上一篇:BIM技术在投标阶段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 下一篇:hp打印机报故障怎么解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