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天氣 - 宋太祖遷都為何沒有成功?

宋太祖遷都為何沒有成功?

宋太祖想遷都洛陽,歷史上記載過的反對人,主要有三個。

第壹個是當他浩浩蕩蕩準備奔赴洛陽考察的時候,起居郎李符上書“陳八難”,也就是提出了不適合遷都的八條理由:“京邑雕敝,壹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但是趙匡胤並沒有聽他的,而是壹以貫之起行到達洛陽,並舉行了郊廟祭天等等這樣的儀式。有趣的是,當他正在準備祭天的時候,之前還是壹片陰雨綿綿,在舉行儀式的時候,突然陽光燦爛,萬裏無雲,這讓趙匡胤非常高興,直說這是遷都的好兆頭。不過也就只有他壹個人那麽說,沒有人接他的腔。

第二個反對的人是都虞候李懷忠。因為李符上陳了八條,都沒有被趙匡胤采納。所以雖然大家對遷都這個事兒有意見,但是都不敢再說。李懷忠是趙匡胤的老部下,他說的話,是等到趙匡胤空閑下來,兩人壹起喝茶的時候說的。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壹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當然了,聽了就聽了,趙匡胤並沒有說什麽,仍然繼續做遷都的準備。不過他看到大家很不積極,心裏面也有些犯怵,於是把晉王趙光義找來商量。他本來想讓趙光義支持他,於是說了壹通洛陽如何險峻,如何易守難攻,如何作為幾朝古都,歷史文化積澱很厚等等這樣壹些話。沒想到他說完以後,晉王趙光義只是淡淡的說了壹句。他說:“在德不在險。”

這壹句話壹下就讓趙匡胤卡住了,他半天說不出話來,只得取消遷都的打算。不過畢竟心裏不服氣,等趙光義出去以後,他對身邊的人說,晉王說的有道理,但是百年之後,咱們開封就危險了。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有遠見的,確實在壹百多年以後,金兵南下,直殺開封。開封無險可憑,最後被金兵攻破,金兵把徽宗欽宗擄到北方。

趙匡胤遷都沒有成功,這件事情在後世有過廣泛的討論。大家普遍認為,遷都沒有成功的關鍵點,在趙光義身上。由於趙匡胤放任他的兄弟趙光義,並且給了他很大的權力,讓趙光義在開封網羅了壹大批死黨,形成了壹個龐大的強力的利益集團。包括之前反對遷都的李符、李懷忠,這些本來是趙匡胤身邊的人(壹個是起居郎,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秘書,壹個是皇帝的老部下),都已經加入到了趙光義的利益集團之中。

趙匡胤之所以想到遷都,除了洛陽比較險峻,有皇都氣象這些外,還有就是想跳出趙光義的天羅地網,甚至逐漸削弱趙光義的權力,把皇位傳到他的兒子身上。

這些說法雖然也有壹些道理,不過有壹點是說不服大家的,就是趙匡胤既然看出趙光義的權力太大,甚至還有廢黜他王儲的想法,那他就不可能僅僅只是做遷都這件事,還應該有其他壹些做法。可是他從來沒有做過想限制趙光義的任何壹點兒事情,包括趙普跟趙光義鬧矛盾,他首先就是批評趙普,把趙普的宰相之位給奪了。而且,果真趙匡胤遷都的目的是想打擊趙光義,他就絕對不可能去問趙光義對於遷都的意見,更不可能因為趙光義表示反對,就取消了遷都的打算。

所以我認為,趙匡胤遷都是為了收拾趙光義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趙匡胤遷都為什麽沒有成功?我覺得,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自己決心不夠大,心不夠狠。

我們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次遷都,壹次是盤庚遷到殷,還有壹次是魏孝文帝遷到洛陽。兩個人下了多大的決心,打了多少仗,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魏孝文帝從平城遷到洛陽的時候,他是使了壹個計謀的。他先是對將軍們說,走,咱們去攻打南方。等走到洛陽的時候,他說,哎,這地上濕滑難行,陰雨連綿,咱們幹脆就在洛陽住下來。在洛陽住下了以後,他就不走了,就說他要遷都到這裏。貴族們當然不幹了,連他的太子也公開反對他。這種情況,和趙匡胤想遷都何其相似!但咱們看魏孝文帝是怎麽做的?太子反對,把太子也給殺掉。殺掉太子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反對了。

趙匡胤這個人,厚道老實,從陳橋兵變開始,到杯酒釋兵權,他沒有殺前朝皇室的人,沒有殺功臣,他的心壹直是溫暖的,手段壹直是溫和的。他何嘗看不出趙光義已經有壹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何嘗看不出定都開封有多麽大的危害,但是他不願意流血,不願意殺人,所以最後沒有成行。

但是在極權社會,如果壹個人心是溫暖的,手段是溫和的,他是不適合坐在皇帝這個高位上的。他對兄弟趙光義那麽好,最後在斧聲燭影中,和趙光義喝酒的時候,卻莫名其妙就去世了,留下了千古慨嘆!

  • 上一篇:怎麽讀DS1302的秒位顯示85
  • 下一篇:電子教案的格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