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魏晉南北朝的瓷器是什麽樣的?

魏晉南北朝的瓷器是什麽樣的?

東漢以後,魏、蜀、吳分裂,東晉西晉,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陳相繼。這個時期從200年持續到581年,統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這4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大動亂的時期,但陶瓷的發展並沒有停滯。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工業發展迅速,浙江蕭山、上虞、余姚等地出現了越窯、甌窯、吳窯、德清窯。湖南的湘陰窯;四川青羊宮窯、古驛窯;江西羅湖窯等名窯遺址註重品質,產品加工精細,可與金銀媲美,成為當時名門望族的生活用品。

三國時期的青瓷還保留著前代的許多特征。其胎質堅硬細膩,淺灰色,釉汁純正,以淡青色為主,施釉均勻。器物上常見的裝飾是弦紋、水波紋、鋪地頭、方格子紋、紋紋印在耳朵上,谷倉裏堆著各種人物、鳥獸,極為生動。

從墓葬中可以看出,青瓷逐漸取代了青銅器和漆器。漢墓中發現的許多隨葬品主要是青銅器和漆器,而江南六朝墓中的器物多為青瓷,可見青瓷已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具。

西晉青瓷的制作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皿,如碗、雙耳壺、四耳壺、盤口壺、雙刃壺、圓柱壺、蛙形水壺、油燈、無、雞頭壺、羊頭壺、牛頭壺、扁壺、滿嘴痰盂、三足盤、平底盤、長方形多格子盤、雕花孔等。

西晉時期的青瓷明器有谷倉罐、羊形器皿、神獸、熊形雕像、火爐、犀牛形墓獸、雞籠、狗窩、豬圈、男女俑、部落人物等。

這壹時期發現的瓷器與漢代的陶瓷、青銅器有著密切的傳承關系。比如西晉時腹部有花紋,兩邊貼第壹圈,有明顯的漢代特征。有大量這樣的綠色釉洗墓。

西晉時期的制瓷技術更加精良、實用、美觀,青瓷的使用也擴展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酒器、餐具、潔具等。東晉人口南遷,南方出現城市繁榮,進壹步增加了社會對瓷器的需求。

此時南方青瓷的造型趨於簡單,裝飾性減少。有些物體只是由簡單的棕色斑點組成。南朝時期,青瓷上出現蓮花花瓣裝飾;北方壹度戰亂,但北魏遷都洛陽後,瓷業又發展起來了。

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與南方青瓷不同。壹般尺寸較大,以雕像、瓶罐、碗居多。胎體厚,胎色灰,釉厚,玻璃性強,流動性大,器面常有玻璃珠。器物多以蓮瓣、金銀花圖案裝飾,裝飾方法有堆砌、壓印、描繪等。

西晉青瓷胎質較漢、三國制品細膩,坯體薄而細膩,色澤淺灰。裝飾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壹條寬的裝飾帶,印在裏面,雕刻小的對角線方格圖案、菱形圖案、串珠圖案,或者粘貼模型印章的頭部;雕刻雞、羊、虎、龍等。在器具上,主要在手柄上。

此外,西晉青瓷在香薰等物件上用刻孔裝飾,用竹刀在碗、壺、洗等器皿上刻海星、水波紋,這是戰國以來江南青瓷的傳統工藝。

這壹時期的瓷獸雕像通過雕塑、人物塑造等技術,被制成壹種神奇的野獸形象。頭像獅子,身體像熊。水生動物的鰭長在背上,兩側雕刻著有力的翅膀,嘴裏銜著珍珠。日常生活和民間傳說中的神奇形象被集中在壹部作品中,並被埋在墳墓中,以保護精神和驅鬼。

西晉時期的青瓷倉廩罐結構比三國時期更為突出。肩背之上,堆積著奴隸、衛士、好人、孝女、拜佛、祭祖、悼念死者的各種形象。闕樓亭,長廊鱗次櫛比的房屋,鳥獸六畜,既體現了墓主人的富貴和權勢,也表達了後人和六畜興旺發達的願望。內容雖多,但布局有序。

西晉晚期,青瓷上開始出現醬褐色斑點,突破了青瓷單色釉的傳統,豐富了裝飾效果。

東晉青瓷制作數量增多,造型也不是很有創意,但神奇的造型大大減少,風格趨於實用。很多船只的尺度增大,造型結構也從矮胖鼓發展到高瘦。沒有西晉作品中的奢華裝飾,棕色裝飾更受歡迎。

從最具代表性的雞頭壺罐的演變中,不難看出各個時期瓷器造型和紋飾的特點。

西晉的雞缸頭,肩上有雙系,雙系之間裝飾著雞的頭和尾。西晉早期,壇子最大的腹徑在中間,然後重心上移,最大的腹徑在肩。肚子直徑和壇子的高度大致差不多,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又矮又胖,肩膀是浮雕的。

東晉雞頭壺的特點是壺身加大,雞頭由裝飾品變為開口引頸的實用壺,短尾改為圓形長柄。東晉晚期,壺的曲柄上出現了龍頭柄。

黑釉出現於漢代,東晉繼續燒制,但只有浙江余杭、德清兩窯燒制黑釉,兩窯也都燒制藍釉。以浙江德慶窯為代表,除了雞頭壺,還有羊頭壺,數量比雞頭壺少,也有碗、碗、盤、罐、鍋等日用器皿。它的燒制歷史很短,從東晉到南朝初期,大約有100年。

東晉時期,彩色斑點裝飾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在碗的蓋子,嘴,碗和盤子的核心和外壁,以及香薰,罐子和瓶子的嘴。

有壹個東晉點彩罐,高8厘米,直徑7.5厘米,底徑7厘米。它有壹個張開的嘴,壹個圓唇和壹個平底。通體施藍釉,晶瑩剔透,釉面有微小冰裂紋。四耳堆砌,器身飾兩弦,均為褐色點彩,反映東晉瓷器已由單壹釉發展到五彩釉。

金代墓葬中也發現了瓷器香薰。西晉的造型繼承了漢代的特點,球體上刻有孔,球體與承板之間有三尺。東晉時用柱子連接球體和承板。

晉南朝制作的陶俑,多為貴族官僚和世家大族所擁有的官員和武裝力量,以及反映權勢家族經濟生活、文化教育的內容,如雞籠、狗窩、羊圈、倉庫、汽車、多子等。

湖南長沙郊區楊家灣、巖瓦池、彈藥庫、金盆嶺、左家塘等西晉墓葬中發現的青瓷俑很有代表性。內容包括頭戴高冠、身披木板的騎馬官員,手拿簡單書籍的文學官員,擺弄各種東西的侍從,手持刀盾的武士和在馬背上演奏的樂隊。它的做法很簡潔,用泥塑造人物的身體,裝個球當頭,捏捏頭頂,刻幾道痕跡當帽子,戳幾個洞當眼、鼻、口;圓泥紮成肢,兇器往往是壹小塊泥。

東晉南朝的瓷俑沿襲了西晉的傳統,但隨葬品數量有所減少。壹般只有壹個男仆和壹個女仆,有的還有牛頭形的墓獸,或牛車、鞍馬模型、三蹄足等。,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

南朝以後,彩點裝飾逐漸減少。青瓷釉著色技術的方法是用刷子在釉面瓷坯上塗上黑褐色的色料,在窯中幹燥,然後烘烤。窯內煙花升至壹定溫度,釉層熔化,色料不流動,不浸泡,融入釉層。青瓷燒制後,器物上出現黑褐色斑點。

青瓷的釉下或釉下顏色為棕黑色,其呈色原料均為氧化鐵,有的取自土壤中的鐵錳結核,有的取自含鐵量較高的紅壤。經粉碎研磨,去除雜質,可制成繪畫原料。

六朝時期,江南地區也發展了青瓷的高溫釉彩工藝。這種裝飾始於西晉後期浙南的甌窯,有的零散,有的連成簡單的圖案。

南朝青瓷窯作坊的建立比金代更為廣泛,技術也更趨於簡單實用。常見的器皿造型有碗、碗、杯、杯架、小碗、大腹開碗、雙耳鍋、雞頭鍋、平底或圓餅腳痰盂、背蓋蓮瓣紋鍋等。

南北朝時有蓮花造像、貼花壺等。其中頭壺較長,柄向上發展,紋飾出現雙線蓮瓣。盤口鍋的鍋體逐漸細長,鍋口增大,鍋碗腹部加深,圓餅的形式較為常見。圓形青瓷硯從3尺變為6尺以上。

南北朝時期,盛興修建了大量寺廟和佛像石窟,佛教盛行,僧尼人數激增。帶有佛教色彩和寓意的裝飾隨處可見。比如在建築裝飾上用飛天、蓮花等標誌性圖案。反映在陶瓷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蓮花雕像”。

陶瓷也廣泛用於文具,如筆筒、水碗和硯臺。水碗的作用只是盛水磨墨,但它的形狀非常豐富,有蛙形、鳥形、兔形、牛形等。陶瓷文具的廣泛使用,與這壹時期提倡讀書、崇尚儒學有關。這壹時期的裝飾特征明顯,尤以三國西晉越窯最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現生活場景的圖案,細膩逼真,真實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面貌。

  • 上一篇:融資租賃的發展歷程
  • 下一篇:歷史重演,美股泡沫破滅。全球股市崩盤還會遠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