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利用基準面變化分析塔北地區構造和沈積演化史

利用基準面變化分析塔北地區構造和沈積演化史

塔北地區沈積基準面變化曲線可分為6個壹級升降旋回,分別對應6個巨層序,即元古界巨層序TS(Z-O1)、TTP-TKA(O2+3-D)、TKB-TLA(C-P)和中新生代巨層序TUA (T-)。基準面壹級旋回變化反映了塔裏木盆地發展演化的不同階段。

1.巨型層序TS的形成階段

在巨層序TS形成過程中,塔裏木盆地由大陸裂谷發展為被動大陸邊緣。超層序TSA在曼加爾凹陷發育大規模低水位沈積,是盆地形成早期深裂谷沈積充填的反映。在超層序TSA頂部,發育大規模的前進積超沈澱,這是壹個大規模的海侵特征。反映在基準面變化曲線上,表現為壹個快速、持續的上升過程,壹直持續到超層序TSC的形成。雖然有小幅下降(對應地震上的頂進積序列)和停滯,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在TSC沈積早期(相當於早奧陶世早期)達到最高水位。隨之而來的是海平面的大幅下降。

在巨層序TS的發育階段,基準面變化曲線存在三個明顯的二級旋回。第壹個旋回主要是壹個持續穩定的上升過程,對應於塔裏木北部地區,以淺水、陸地和近海碳酸鹽臺地和潮坪相沈積為主。第二旋回,塔北發展為被動大陸邊緣,自西向東為碳酸鹽開闊臺地相-陸棚相-深盆相。臺地相區發育多期進積層序,層序間進積角大,頂超,進積和加積交替出現。在大陸架相區,隨著海平面的升降,大陸架的棱角向海洋或陸地遷移。在地震剖面上,有多期丘狀礁,內部反射混亂。在深盆相區,發育低位體系域,低位體系域頂部可見進積和底面,具有典型的海相層序結構特征。第三旋回是塔裏木海北部最大和最高水位時期,曼加爾坳陷存在欠補償沈積。西部臺地沈積地層相對較厚,東部深盆迅速變薄。

2.巨型層序TTP—TKA的形成階段

巨型層序TTP-TKA (O2+3-D)的發育階段是盆地向活動大陸邊緣和弧後前陸發展的轉化階段。由於南天山洋(?),北疆洋向南俯沖,塔裏木北緣出現奧陶紀大陸火山島弧帶,東部庫魯克塔格弧後盆地出現砂質、泥質板巖夾薄層生物灰巖韻律層。孔雀河海槽區發育厚度近3000米的水下扇,以及海槽盆地中的濁積巖和遠洋暗色泥巖。

在基準面變化曲線中,地震超點曲線與可容納空間變化曲線具有良好的壹致性。可以分為三個次級循環。第壹旋回(相當於O2+3),底水位最低,對應壹個大的層序界面。在地震上,中、上奧陶統的特點是發育了壹個大規模的低水位體系。地層西薄東厚,自東向西為上層建築明顯的楔形體。根據南北區域剖面分析,在塔中隆起東南區,在NS585地震線上看到壹個從東南延伸至曼加爾坳陷的大型下切河谷,並看到壹個由南向北的高角度大規模進積,表明曼加爾坳陷中-晚奧陶世大型盆底扇是東南物源的結果。

第二旋回和第三旋回分別對應TTPB(S)和TKA(D),現有鉆井位於誌留-泥盆系邊緣相帶,揭示沈積環境為淺水背景的陸源碎屑沈積。但是,根據地震層序分析,在Mangar深凹中,存在以上述頂相為特征的低水位沈積,以及隱約可見的指示最大洪泛面位置的下頂面,這表明誌留系Mangar凹陷已發育深水沈積,具備形成含油層的條件。

3.巨型層序TKB—TLA的發育階段

TKB—TLA巨層序相當於石炭紀—二疊紀。早海西運動從根本上改變了石炭紀相對於震旦紀-泥盆紀的古地理格局,開始了全新的沈積旋回。在這壹運動的影響下,庫魯克塔格拗拉槽和塔裏木前陸盆地閉合並隆升成陸,而西南地區發生扭曲和斷裂,形成內部克拉通盆地,與塔裏木克拉通西南地區的周邊盆地相連。塔北地區繼承了晚泥盆世以來的海退沈積格局,海水大規模向西南方向後退。

在地震過沖曲線上,石炭紀表現為兩個二級旋回,二疊紀為壹個二級旋回。在測井可容納空間曲線上,石炭系也是兩個二級旋回,其中包含四個三級旋回,二疊系曲線缺失。第壹個二級旋回發育於早石炭世早期,其最大水淹面對應“雙峰灰巖”段,塔北地區低水位體系不發育或發育很薄。主要為海侵體系域和高水位體系域。在海侵過程中,形成了厚層的海侵砂層,成為石炭系的主要目的層。在第壹旋回中,塔北地區還發育潮坪相和蒸發巖相。第二旋回對應於早石炭世晚期和晚石炭世,其最高水位出現在早石炭世末期。與這壹旋回相對應,塔裏木北部發育河流-三角洲沈積體系。

在盆地西南部,沿和田河剖面可見多期、長距離的下鉛產物(圖2-23),構成了石炭系的主要生油區。

二疊紀沈積旋回主要發育在盆地西南部,分布在塔巴北部Sha10井以西。地震以進積高頻序列為特征,有大面積火成巖發育。

4.巨序列TUA的發育階段

巨層序TUA對應三疊紀和侏羅紀。塔北僅發育下侏羅統,因此TUA巨型層序上部不完整。

經過三疊紀晚二疊世的充填和充填,塔北地區進入中新生代陸相盆地發展階段。阿瓦提-曼加爾地區被柯坪-巴楚古龍、新河-輪臺低山丘陵和庫爾勒-尉犁古龍所包圍,成為壹個北高南低的坳陷型內陸盆地。阿瓦提地區受阿恰斷裂和沙井子斷裂影響,具有坳陷性質,成為塔北地區早三疊世的沈積中心。

在基準面變化曲線上,這壹時期發育了兩個次級旋回。第壹旋回下部處於低水位,對應的沈積範圍局限於阿瓦提斷陷,沈積地層自西向東疊置。早三疊世中晚期達到最高水位,地震上出現代表致密剖面的具有穩定特征的連續強反射。隨著三疊紀地層的形成,阿瓦提地區逐漸擡升,湖泊由西向東移動,沈積中心向曼加爾地區移動,發育了壹個小規模的低位體系域。到侏羅紀,沈積中心進壹步東移,塔北地區只看到盆地邊緣的沈積相區。

5.巨型序列tz-tte的發育階段

塔裏木北部白堊系及以上地層分布穩定,產狀平緩,在地層上很難找到超點,該階段的超點曲線與全球海平面變化曲線沒有可比性。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白堊系及以上地層,上超點曲線的可靠性降低。測井得到的可容空間變化曲線與地層巖性的旋回性有很好的對應關系,雖然與全球海平面變化曲線差異較大,但有壹定的可比性。曲線體現為兩個二級循環,整體變化緩慢。對應Kapshaliang群,有壹個峰值水位。

  • 上一篇:北京銀杏觀賞地+門票價格
  • 下一篇:我發現德國歷史就是壹部虐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