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本拉登的信息

本拉登的信息

據英國廣播公司今天報道,本·拉登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他是壹位沙特阿拉伯建築大亨的65,438+08個兒子之壹。他曾在壹家家族企業工作過壹段時間,但這份工作沒能取悅這位年輕的穆斯林理想主義者。

上世紀80年代初,本·拉登聯合數千名阿拉伯青年,前往阿富汗對抗自1979以來壹直占領阿富汗的蘇聯侵略者。

起初,他參與了為聖戰者建造軍火庫、醫院和道路,但他也參與了戰鬥。

壹直在調查本·拉登影響力網絡的作家福登說:“後來,他開始帶領壹群士兵,親自參與了多次軍事行動,包括壹次著名的圍攻賈拉拉巴德的戰役。這是壹場反對蘇聯占領的重要戰役。在這次戰鬥中,他繳獲了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從那以後,他就帶著它到處跑。”

除了給他帶來幸運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他在阿富汗的時間還為他提供了接觸世界各地伊斯蘭激進分子的機會,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來西亞甚至美國的人。

1989年,蘇聯軍隊撤出阿富汗,本拉登回到了他在沙特的家鄉。然而,此時發生的事情讓他震驚。

1990年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時,沙特國王法赫德拒絕了本·拉登提出的軍事援助,轉而向美國求助。

沙特反對派領導人法基(Al-Faki)表示,本拉登無法接受50萬美國士兵踏上沙特阿拉伯神聖土地的事實。

法基說:“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當時他的想法是,這是對伊斯蘭教使命的重大背叛,是對沙特政權的歷史性重大背叛。”

本拉登隨後去了蘇丹支持其他穆斯林戰士,比如那些反對埃及和阿爾及利亞政府的人。

埃及記者達爾維奇說,本·拉登在這裏起到了後勤作用。

“本·拉登沒有提供任何意識形態上的靈感,”達維奇說。他實際上提供的是壹個金融和供應網絡,通過壹個非常復雜的銀行和投資系統從也門延伸到阿爾巴尼亞。"

1996,蘇丹要求本拉登離境。當時剛剛被極端伊斯蘭組織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成了他最後的避難所。

在阿富汗,本拉登的地下網卡IDA開始擴張。

調查本·拉登影響力的作家福登稱,該組織在約25個國家擁有多達5000名成員。

福登說:“基地組織是壹個非常松散的網絡,由士兵、訓練有素的爆破專家和各種支持者組成,包括壹些金融提供者。他們接受了本拉登的指示。雖然這個網絡看起來有很多指揮層級和壹個架構,但情報機構很難破解。”

這個網絡使本拉登得以置身於任何暴力活動之外。但他壹直是壹個有名無實的領袖,將他的生命和金錢都獻給了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鬥爭。

這使得本·拉登登上了美國的最高通緝名單,美國懸賞500萬美元捉拿他。

美國指控本·拉登參與策劃了1998使館爆炸案和去年美國科爾號驅逐艦遇襲事件。

1998,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被炸,200多人遇難。去年,美國軍艦科爾號在也門遇襲,造成17名美國士兵死亡。

本拉登已經44歲了,還在招募士兵進行他的聖戰。

他最近出現在壹個招募士兵的宣傳視頻上。視頻背景顯示,壹群蒙面男子正在阿富汗沙漠中的壹個訓練營接受訓練。

本·拉登在視頻中說:“這次訓練的結果是對唯壹的上帝的聖戰。妳在巴勒斯坦的兄弟期待妳摧毀美國和以色列。”(HPZ)

  • 上一篇:召陵區地理環境
  • 下一篇:上輩子,阿明作家張岱故居。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