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詩與成都》屬於哪種散文?

《詩與成都》屬於哪種散文?

詩歌與成都抒情散文

詩歌與成都

與其他壹些城市相比,成都與詩歌有著特殊的關系,不僅僅是因為這裏有杜甫草堂。說它是詩城,是有傳統淵源的。

曾經聽過壹個民間傳說,明朝新都狀元楊勝安少年時就是個天才。七歲時,他遇到了壹個想測試這個神童的縣爺爺。他正在旁邊的壹根古樹枝上曬衣服,就指著那棵古樹隨口說:千年老樹是衣架。沒想到,楊勝安年紀輕輕就脫口而出下壹句對聯:長江是浴缸。這是壹個巧合,有些勢頭是好的。

能證明成都是壹座詩的城市的,是詩對這座城市的影響,是詩在這座城市如水般傳播的水分和人氣。

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在成都最受歡迎的茶館裏,人們自發地熱衷於寫詩。有些好事者拿著自己的詩去茶館貼,第二天又去看。響應者已如雲,詩人們在茶館裏互相獻殷勤。喝茶的人壹邊看,壹邊武斷地評論利弊。詩讓人自得其樂,沒有壹個地方能找到成都茶館這樣熱鬧的詩景。想象壹下,它和紅樓夢大觀園的詩詞比賽壹樣充滿活力。

我還看過壹個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期,半邊街賈偉祠堂對面有壹家餐館。戰爭期間,經濟吃緊,人們害怕吃飯不給錢不賒賬。飯前要錢,我覺得不好。怕得罪人,怕傷面子。店老板寫了壹首詩貼在墻上:“進門如韓信,出門競蘇秦,掏錢買桃園,請孔明掏錢。”句句用典,通俗易懂。每個人都笑了,很開心。在成都,詩不僅僅是詩人中優雅的唱和,還有踏實的實用,還有居家過日子的幾分平淡與狡黠,還有苦中作樂。

我也聽說過這樣壹首民謠,作者不詳,但在成都很流行,也是關於成都人的。前兩句是:明朝無宮,薛濤有井。據說唐朝的唐玄宗被流放在成都,他失去了自己的宮殿。但同在唐朝的薛濤,自有壹番美景與美名,歷久彌新。對歷史的嘲諷和贊美都在短短的詩句裏,體現了成都人的智慧和幽默。

我在成都圖書館查資料時,翻到書架上壹本不起眼的小書,是退休老人何以若寫的《錦城支竹詞舊事》。老先生潛水多年,在竹枝上寫了100多首詩。他寫的是世界各地的成都民俗。他不僅有歷史之筆勾住過去,更有詩意之心表達鄉愁。是壹部不可多得的成都民間歷史民間編年史。

也許以上這些都不足以讓人相信成都壹定是壹座詩的城市。再比如,在成都,連乞丐都能寫詩。或許,這樣的乞丐在乞丐團夥中並不多見,屬於各有本事的那種,但他們確實存在過,也為成都留下了他們的好詩。這在其他城市真的是聞所未聞。

在過去的歲月裏,乞丐們過著艱苦的生活,尤其是在深秋和冬季,寒風刺骨,他們饑寒交迫。晚上,商店關門後,他們會把剩下的炭火倒在街上。這時候乞丐就會圍上來,抱著殘火取暖。老成都人稱之為“曬籠”。看過壹個乞丐“烤籠”寫的詩:“煙籠迎殘月曉,碗碎風吹深秋,兩腳踏過人間路,壹杯飲盡古今愁。”詩真的寫得很好,很有文學精神,能把寒夜鬥殘火的蒼涼寫得這麽詩意。讓人不得不嘆服。乞丐中有詩人,這不是天方夜譚。

1913年,成都慈善家曾在北門壹座破廟的舊址上修建了壹排瓦房,為寒冬裏的乞丐提供了棲身之所,取了壹個優雅的名字,“人居”。沒過多久,壹個乞丐在門上貼了壹副對聯:“我是士紳工商的朋友,我是鬼的鄰居。”對聯穩重俏皮,不亞於楊勝庵和流沙河。

只有平民化的城市,才能把詩歌從高雅的殿堂拉下來,讓詩歌與自身平起平坐。壹個有詩的傳統城市,可以讓乞丐有詩的天賦,讓詩真正走進民間,有了煙火,遍地開花。

清末有這樣壹首竹簡詩:“石馬巷有石馬,青羊宮有青羊,青羊宮有碑刻,詩人老草堂隔壁。”我這裏說的是,到處都是詩,到處都是詩人,就在隔壁。

成都的詩歌傳統得益於杜甫和他的草堂。如果杜甫沒有來成都,而是在別的地方建了草堂,那可能就是另壹回事了,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飛到哪裏,就會生根發芽。詩歌的傳統實際上是壹種文化遺產。它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打磨,變成了這座城市的血液和基因。

我記得同樣是詩人的馮至先生曾經說過:“人們提起杜甫,可以忽略杜甫的出生地和去世,但絕不會忘記成都的草堂。”這真是成都之福。成都人特別珍惜這份福氣,把杜甫當做自己的詩神,把草堂當做詩的殿堂。每年正月初七,人們都要去草堂祭拜,這已經成為成都人悠久的傳統和歡慶的節日。如今,草堂裏的公爵廟前,還掛著何題寫的對聯:“金水春風為公所居,我日必回草堂。”今年是杜甫誕辰1300周年。自然成都人更關註,會有更多人來草堂。詩歌的傳統在壹個城市裏已經走過了壹千多年。這個城市應該是什麽樣的品質?

安史之亂後,杜甫帶著小兒子,從甘肅銅鼓走了壹個多月,才到達成都,在成都投奔了當時任建南我們時代的朋友嚴武。但幾天後,杜甫堅持搬出了條件優越的燕公館,住進了簡陋的寺廟。將來,我們要在浣花溪旁建壹座草堂,我們現在稱之為草堂,並寫下《唐城》詩,其中壹句寫道:“暫鳥數子,勤喚新巢。”講述了草堂修建時的情景和心情。才看到“細雨中魚出,清風中燕斜”,“秋水不過四五尺深,狂帆不過兩三人影”,“我自來梁,相親近水中鷗”...就這樣,我們司空見慣卻充滿了興趣,讓我們明白,也讓任何人都容易明白。我壹直認為,正是因為杜甫自身的共性,才使得杜甫的詩膾炙人口,也正是成都詩歌傳統的共性,才使得詩歌與這座城市的人民聯系在壹起,才使得詩歌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詞和壹個詩人的專利,而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大眾和每壹棵樹每壹朵花。

成都不僅是壹座茶城、花城、美食城,更是壹座詩城。

  • 上一篇:路易斯安那州有名的食物是什麽?
  • 下一篇:形容老師才華的成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