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初二的幾個歷史問題

初二的幾個歷史問題

第壹個問題:

董存瑞,1929 10 6月15出生於察哈爾省(今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壹個貧苦農民家庭。他7歲上過幾天學,後來因為窮輟學了。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的家鄉成了抗日遊擊區。13歲的他,曾經罩著八路軍幹部,當上了少年團團長。年輕的董存瑞精明能幹,很有骨氣,被稱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於同年7月加入當地抗日自衛隊和八路軍。1946四月初,在察北重鎮獨石口的遭遇戰中,機智地拿下壹挺敵人的機槍,被授予勇敢勛章。

1947年初,長安嶺遭到狙擊手襲擊。在班長犧牲,副班長重傷的情況下,他挺身而出,擔任班長,如期完成狙擊任務,再次立下大功。去世前,他三次立功,四次輕微行為,獲得三枚英勇勛章和壹枚毛澤東勛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黨。毛澤東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後,各戰略要地的部隊紛紛進行城市作戰。

當時解放軍沒有飛機,缺乏坦克,主要依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實施爆破。董存瑞帶領的班被師、團領導譽為“董存瑞訓練標兵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範爆破手”稱號。

五月初,1948,董存瑞的軍隊參加了熱熱查戰役。隆化縣是熱河首府承德的金庫。敵人事先在這裏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壹些專門修建的碉堡也被稱為“模範工事”。

5月25日,1948,攻打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清除敵人的核心陣地——龍華中學。臨行前,擔任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獲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就算我死後化為泥土,我也要把它填在龍華中學的外溝裏,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龍華搞垮!”他帶領戰友連續炸毀了敵人的三座炮塔和五個碉堡。在打開龍華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後,敵人隱藏在墻外主河上的橋形碉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造成部隊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壹個個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猛烈炮火,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向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碉堡底部離幹涸的河床還有壹點高,河兩岸的護堤又陡又滑,他埋的炸藥兩次因為沒有木質支撐而滑落。此時,沖鋒號已經響起,妳再耽擱壹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死去。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撐,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點燃導火索。隨著壹聲巨響,敵人的橋形碉堡被炸飛,紅旗插入龍華中學。董存瑞用年輕的生命為軍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死時才19歲。

2.董存瑞的軍隊為什麽會在吉林省延吉市?

16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軍區司令部:吉林長春原代號:81021著名部隊:“模範紅五團”——第四十六步兵師第136團模範紅十二團,“平江起義第壹團”——第四十六步兵師第139團。

部隊前身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軍區1縱隊。它是在南昌起義、平江起義、湘南起義、閩西起義等革命武裝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其中,原四十七師139團前身為井岡山紅四軍三十二團和彭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榮獲“模範紅十二團”榮譽稱號。46師136團前身是紅1兵團2師5團,在中央蘇區反圍剿中被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模範紅五團”榮譽稱號。抗日戰爭時期發展成為冀魯豫軍區的壹支部隊。1945 10冀魯豫軍區部隊組建晉冀魯豫軍區1縱隊,下轄1、2、3旅,楊得誌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史稱“楊蘇縱隊”。1縱隊成立後,從河北、山東、河南參加平漢戰役,改為冀遼軍區司令部,轉戰熱河地區。2月,1946,65438回冀魯豫軍區成立。1947年3月,與晉冀魯豫軍區第七縱隊合編為新的1縱隊,下轄1、2、19、20旅,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軍長。8月隨野戰軍主力躍入大別山,參加皖西、確山、豫東、鄭州等戰役。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壹的黃維兵團18軍。1949年2月9日,1縱隊在河南沈丘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16軍,編為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尹先炳任司令員,王輝球任政治委員。原1、2師改為46、47師,1師由豫皖蘇區部隊組成。4月,他參加了渡江戰役。8月,作為第5兵團的先頭部隊進入西南,於114解放貴陽。然後進軍四川,參加了成都戰役。1950 1回到貴州執行剿匪任務,到1951 1時,已擊斃土匪1余萬。解放戰爭中,16軍及其前身部隊共殲敵212000余人。1951四月,16軍北上河北整訓,48師留守貴州,原62軍轉入186師。1952、165438+10月,186師轉入東北軍區,原11軍(當年是太行縱隊主力)32師轉入16軍,65438+2月。朝鮮停戰後,軍隊於4月1958返回沈陽軍區。1964年8月,46師136團9連被國防部授予“紅九連”榮譽稱號。1969年,全軍重新安排番號時,32師改稱48師。1976第46步兵師參加唐山抗震救災。1985陸軍16軍改編為陸軍16軍,編入第4坦克師和10炮兵師(該師前身為第48軍143師,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

第二個問題:

第三,轉型成功。

第三個問題記不太清楚了。

  • 上一篇:八論歷史復習大綱。
  • 下一篇:細數中國歷史上的七個“南京”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