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合肥在明代叫什麽,以前叫什麽?

合肥在明代叫什麽,以前叫什麽?

合肥明代叫廬州,合肥古稱合肥。在商周時期,它被稱為胡坊和胡藝。秦漢時設合肥郡。隋朝以後稱為廬州、廬陽,壹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合肥古為懷壹之地,商代稱虎坊,西周稱夷戶。

西周時期,周王把燕國分為魯國和趙國,其中魯國位於,在今天的合肥西北。

秦漢之際,合肥正式建立“合肥郡”,隸屬九江郡。

東漢末年,合肥幾經戰亂終於被曹操控制,並在此設立揚州刺史部,管轄曹操實際控制的揚州江北部分。曹操、孫權以及後來的吳偉在合肥打了很多仗,史稱“合肥之戰”。

西晉屬淮南郡。東晉在此安置汝陰(今阜陽市)僑民,故改名汝陰縣。劉宋時期設立南汝銀郡,管轄汝銀郡。南齊改南汝陰縣為汝陰縣。梁肖設南禹州,治於汝陰,後改賀州。

西晉太康元年(280),九江縣改淮南縣,合肥縣屬淮南縣。

隋朝初年,合肥郡重建,賀州改為廬州。唐朝的建制基本保持不變。

北宋時,瀘州建制不變。新設淮南西路,轄淮西各地,包括壽春、合肥,合肥設立淮南西路運輸部、昌平廣匯倉庫部、兵馬司。南宋時期,合肥是抗金前沿,有安福部和淮南西路轉運部兩個部門。

袁在此設廬州道,轄合肥、梁(今肥東縣)、舒城三縣及賀州、武威、六安三縣,並設淮西道宣慰司、淮西河北路懲檢司(以下簡稱淮西河北路肅政聯訪司)統管淮西道。

明朝由瀘州政府統治。清朝由江南省瀘州府統治。

擴展數據:

合肥壹詞起源於秦統壹天下後,實行郡縣制,分為36郡,其中壹郡叫九江郡。漢武帝時期,九江縣設合淝郡,這是合淝這個名字第壹次出現。

因為兩條河流,東賀飛河和南賀飛河,都發源於這個地區。南淝河古稱“水敷”,東淝河古稱“肥水”。兩條河都有“肥”字,合起來簡稱合肥。

合肥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成為壹個繁榮的城市。曹操命令劉福在合肥進行城市建設,因為合肥當時是揚州的首都。但在古代的行政區劃中,合肥壹直是縣級。

合肥不僅是揚州的首府,而且自隋、唐、宋、元、明、清以來,廬州府所在地壹直在合肥縣。民國元年廢廬州名,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辛亥革命後,合肥迎來了新生。民國元年(1912),撤銷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開始以合肥為名稱改革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安徽省會遷至合肥縣,合肥成為安徽省會。

民國之所以棄廬州而改合肥,其實與壹場重要戰役有關,那就是東晉的淝水之戰。

西晉後期的腐敗政治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動蕩。在南方,金郎邪王司馬睿於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靖)稱帝,建立東晉,占據漢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

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有許多爭端。狄創建的前秦先後滅了、岱梁、梁倩等割據國家,統壹了黃河流域。

公元383年,秦王苻堅率軍攻克東晉,在今天的南淝河展開了壹場重要戰役,史稱淝水之戰。戰爭的結果是,東晉只用8萬軍隊就打敗了80多萬的前朝秦軍。

擁有絕對優勢的先秦被東晉打敗,國家因此衰落滅亡。北方各民族脫離了先秦的統治,分裂成後秦、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東晉利用這次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黃河,東晉幾十年沒有外敵入侵。

這場戰役是漢政權反抗少數民族政權的壹場戰役,以少勝多,多為漢族士人所稱道。也正是因為這場淝水之戰,南淝河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也更加堅定了民國政府廢廬州,提高合肥地位的決心。

1949年6月淮海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合肥縣,分析合肥縣新設肥東、肥西兩縣,在合肥設立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皖南兩府合並,成立安徽省,合肥正式定為省會。

百度百科-合肥

  • 上一篇:八年級歷史備課組工作計劃
  • 下一篇:什麽是配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