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和平縣的歷史文化

和平縣的歷史文化

明鄭德十三年(1518)建縣前夕,“太平廣洞,積善成千上萬”。縣域經濟是農業自然經濟。當時,居民們辛勤勞動,開發了年收獲1000噸糧食的“玉米窩”和“千丹巴”,至今留下了遺產。後來由於連年天災人禍,農村荒蕪,各業雕零。崇禎十五年(1642),全縣人口1994人(這是丁年的人口,實有100人,下同)。清初壹些高瞻遠矚的縣令,實行穩稅不稅增加人口,鼓勵居民開山種糧種豆。修路架橋,建倉庫(社會倉庫)救災;辦公樓、興義大學、培養人才等措施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康熙六十年(1721),縣內丁口人2252人。開發農田、池塘30797畝;征收稅款6359兩。隨後,經過雍正、乾隆兩代(1723 ~ 1795)至清朝中期,社會相對穩定,大量“客家人”因戰亂、饑荒或官職搬遷,不斷從福建、贛南遷入定居發展。他們用自己的科學、文化和技術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建立商埠和典當行。當時的家庭造紙、陶瓷、釀酒等產業初具規模,縣城食鹽年營業額為654.38+10萬噸(500噸)。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憂外患,挨打落後,社會動蕩,郡縣不寧,經濟發展緩慢。民國元年(191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縣城人利用豐富的粘土、竹子資源,興辦陶瓷、竹木加工等手工業,有時有上百個作坊(戶),從業人員1000多人。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大埔、潮汕、星美的商人都在這裏開店。惠州、廣州等地的鹽、魚、百貨、轉口洋貨等大量湧入;贛南的米、豆、土特產也流入縣城,或就地交換,或轉口外銷。當時每年和平進出口25000噸鹽、50000噸自制紙、20000至30000噸大米。於是和平成了南北交通的要道和貨物的集散地。全縣以東江上遊的陽明、翟鵬、東水、下車為中心,形成大小鄉鎮20個,市場28個,私營店鋪2000余家,從業人員3000余人。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全縣人口發展到17.6萬人;已開發土地面積190934畝;收稅611.4萬銀元。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實行減租扶持民族工業的“二五”政策。此外,廣州失陷後,和平成為全省大後方,本縣人民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修建了中(新)定(南)公路。民國28年至31年,在宋慶齡和國際友人艾黎的指導下,成立中國工業合作和平事務所,創辦造紙、松香、織造、印染等合作企業60余家,從業人員800余人。和平竹、東莊紙、松香、茶葉、香菇等產品遠銷廣州、香港、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縣政府實行蔣介石的“查亂”、“剿”遊擊區政策;官商勾結,操縱市場,通貨膨脹,導致許多工商企業倒閉,農業雕零,經濟嚴重受損。至民國38年(1949),全縣耕地面積24.49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91500畝,總產量41452萬噸,畝產216.46公斤。全縣人口165785萬,是壹個嚴重缺糧縣。和平的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物質文明,同時發展了文化事業。清朝以前進士7人(其中1武進士)。民國初,徐福林,本縣人,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著有《中國法制史》和《刑事訴訟法》,在中國有壹定影響。抗日戰爭時期,省城部分機關、學校、醫院遷至本縣,極大地促進了本縣的文化發展。當時,這個縣有230多所中小學,萬友是粵北著名的文化鄉鎮之壹。但由於經濟落後,文教設施少,簡陋,文盲還很多,農村缺醫少藥,流行病時常流行。愛好和平的人民淳樸堅強,有著英勇反抗壓迫和侵略的光榮傳統。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明朝鄭德時期池仲容領導的著名農民起義,如嶺南春雷、閩粵贛衛鎮等,有力地打擊了明朝的封建統治,促進了郡縣的和平建立。民國15 (1926)年春,中共黨員劉亞佛(時任和平縣政府書記)來和平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政綱和“聯俄聯共助農工”三大政策,支持成立“新和平青年團”,推動工農運動發展。民國21 (1932)年,在震驚中外的淞滬“十壹·二八”甲午戰爭中,50名日本軍人為國捐軀。民國二十八年(1939)五月,成立中共和平縣委,以方華(羅翔)為書記,領導成立農民協會和抗日自衛隊,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成績卓著。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延安大。民國三十四年(1945)夏,曾源(曾鏡湖)率第三東縱支隊進入九連地區,震驚了國民黨省政府。民國35年(1946)冬天,吳儀、王彪、林靜秋點亮了聯合人民自衛軍(九連遊擊隊)的旗幟,積極開展武裝鬥爭,鞏固和發展了九連革命根據地,在艱苦危險的鬥爭環境中,培養了“理想、堅定、團結、廉潔、奉獻”的精神。和平人民為抵抗外來侵略、尋求解放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將永載史冊。
  • 上一篇:在古代,關於誠信的故事大概是50個字。
  • 下一篇:為共建和諧家園求演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