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滬江大學歷史

滬江大學歷史

1900義和團運動期間,南方浸信會華中傳教會(江蘇傳教)和美國浸信會傳教士聯盟華東傳教會(浙江傳教)的成員都來上海避難。在此期間,他們達成諒解,決定在上海聯合創辦壹所高等學府(兩家俱樂部對從事教育這樣的副業都不是很熱心)。

1902年,傳教士白和另壹位傳教士萬應元分別代表各自的傳教團,在楊樹浦路共同籌建並購買了165畝土地,修建了第壹座校舍,即著名的四眼堂。

1906年,上海浸信會神學院在四川北路北端首次開辦,校長是來自南方浸信會的傳教士R.T.Bryan博士。

1909年,上海浸會學院開學,校長是北美浸信會傳教士J.T.Procter博士。學校的校址選在滬東龔俊路,建成了壹個綠樹成蔭、黃浦江畔風景優雅的美麗校園。

1911年,兩部分合並成立“上海浸會學院和理論神學院”(上海浸會大學),弗朗西斯·約翰·懷特任校長。此後,學校事務發展迅速。

1914年,中文學校命名為滬江大學,校訓為“信、義、勤、愛”。校園面積從160畝增加到300多畝,擁有校舍30棟,體育場館19個,遊泳池1個,圖書館、體育館等。,使它成為壹所規模龐大、設備齊全的高等學府。1917,註冊於美國弗吉尼亞州。1921年招收四名女生,實行男女同校,在中國基督教大學中尚屬首創。

1927神學院被分離;滬江大學剛成立時,宗教課程壹直被列為必修科目。民國16年,國民政府規定學校不得將宗教課程作為必修課,便於學校將宗教課程改為選修課,重新指定神學院專門進行宗教教育。但是學校的宗教氛圍還是很濃厚的,基督徒占了學校師生總數的三分之壹。

滬江大學的使命是在基督的庇護下建立壹所高等教育機構,以培養青年男女走上人生道路,特別是供應為中國基督教運動服務的中國浸信會領袖。同時,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中國的基督教大學中,滬江大學是最早開展社會學實驗和社會工作的學校。1913楊澤坡社會中心成立於楊樹浦梅州路,是壹所以宣傳基督教教義為主,同時兼營社會福利的教育機構。191509,楊樹浦路(楊樹浦路與梅州路交叉口),購買壹處原教會房產作為湖東公社新址,“供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實驗用;同時也是教育、宗教、經濟等部門的實習場所,也是提高當地社區文化和生活質量的社會服務中心。劉占恩當上校長後,湖東公社有了進壹步發展。除了建立幼兒園,還建立了工作區兒童的中小學、醫院和診所,為工人和附近的農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受到社會的歡迎。

20世紀20年代末,壹場全國性的“恢復受教育權”運動展開。滬江大學重組了董事會,增加了八名中國人。1928 65438+10月,重組後的滬江大學聘請了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年僅31歲的劉占恩博士擔任校長,這是滬江大學歷史上第壹位華人校長。劉占恩任校長後,主張滬江大學“更加中國化”。

3月1929,18,滬江大學向中國市政府備案,成為上海第壹所教會大學,英文名改為“University of Shanghai”。學校的設置是:大學部、中學部、小學部、城中區商學院、湖東公社、農村服務部。本科部最初設置了教育、宗教、社會和自然科學,之後是工商管理和醫學的選修課。後來根據國民政府的規定,建立了文、理、商、教四個學院。後來教育學院並入文學院,中學部和小學部分別更名為附屬中學(現上海北郊高級中學)和附屬小學。

9月22日,1931,上海30多所高校代表齊聚上海大學,成立領導上海學生救國運動的上海抗日救國社團聯合會,號召在南京請願,無限期罷課。滬江大學的學生代表也積極參與南京的請願活動,表達抗日救國的堅強決心。

該商學院旨在培養工商人才。因為滬江大學的校區遠離市區,劉占恩校長在圓明園路真光樓創辦了滬江商學院,1932,離市中心很近。也叫城中區商學院,是滬江大學最負盛名的學院,校長是朱伯權。晚上就開始上課了,方便在職年輕人業余時間學習。這是當時壹所經營良好、卓有成效的夜大,開學後招生熱情高漲。不久,龔俊路本部商學院搬遷合並,更名為“滬江大學中區商學院”。城中區商學院是劉占恩在“職業化”下進壹步推進“大眾化”的嘗試。其目的不僅僅是方便滬江商科學生實習,更是為社會提供多種形式的職業補習教育,幫助那些窮的好的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提高效率。

劉占恩任校長後,主持修建了大學圖書館、教師宿舍樓、女生體育館、男生新食堂和禮堂,使校舍由原來的四眼堂等3棟增加到懷德堂、四雷堂等44棟,辦學規模得到很大發展。增加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學生人數也大大增加。

65438-0933年,應劉占恩之邀,中國建築師學會莊軍等人計劃成立滬江大學商學院建築系,為兩年制學院,主要招收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在職人員,培養有工作能力的建築師。該課題壹直得到中國建築師學會的大力支持。學院的許多成員主持或參與了教學工作。辦學之初,黃家華任學院首任院長,組織學院成員、哈、等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1935年秋,黃家華離職,由哈熊文繼任部門負責人。從1939開始,吳子昂擔任系主任,直到1946建築系關閉。建築系是當時上海最早的建築教育基地之壹。

劉占恩校長不僅是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堅定的愛國者。1937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當選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協會理事,上海各大學抗日聯合會負責人,中國基督教難民救濟委員會主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和國際俱樂部創始人之壹。他做了大量宣傳抗戰、支援前線、救濟難民、安撫流亡學生的工作。1938年4月7日上午,劉占恩被日偽特務暗殺,壯烈犧牲。這壹消息震驚了中外人民,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和悲痛。國民政府官員、中國駐上海代表、各校代表、滬江大學全體師生等各界人士3000余人,為這位傑出的愛國主義教育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海內外知名人士和團體也紛紛致電吊唁。

4月7日,1938,範接任校長。

“八·壹三”淞滬會戰爆發後,滬江大學因地處戰區,校園損毀嚴重,被迫撤離。位於租界內的城中區商業學校,作為全校臨時校舍使用。由於城中區的大學、附中、商學院都擠在壹起,我們要三班倒上課,規定上午中學,下午大學,晚上商學院。後來隨著學生的增多,我們租了圓明園路上的廣水樓三樓和亞洲文學樓五樓。上海大學撤離後,楊樹浦校區立即成為侵華日軍的兵營和軍用機場的設施。經過美國駐上海總領事和日本方面的多次交涉,直到6月1938 11,學校才從校區運出區區80卡車的教材,包括2萬冊圖書、14架鋼琴和少量實驗設備。

1938年夏,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之江大學在公共租界組成上海基督教聯合大學(又稱華東聯合大學)。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基督教聯合大學解散。

6月5438+0942 65438+10月15,滬江大學被迫做出無限期關閉學校的決議。6月65438+10月21日,滬江大學校友會在港路銀行公會召開常委會議,會員朱伯權、俞炳勇、陳春寶、、超集美等出席。滬江大學校長鮑哲慶、俞壽春、齊,上海大學校長鄭、鄭世查、林卓然、李山。根據各方面的意見,為了保存滬江的“火種”,會議建議“校友會出面組織新校,繼續辦理,但必須避免使用母校的名稱,學校經濟必須獨立於學校管理委員會之外。”最後決定成立“滬江書院”,並選舉出九人書院理事會,朱伯權當選為理事長。

1943年2月25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準成立東吳滬江聯合法學院,由重慶滬江大學和大後方東吳大學的部分校友與亨利·顯揚共同辦學。林為商學院院長。兩校在重慶市中心寶安路214號衛理公會堂共建共享校舍。3月8日入學考試,6月5438+05開課。1944年9月,李顯揚。林當選為滬江大學代校長,開始為戰後的全面恢復做準備。

1945春,之江大學遷至重慶,並入“東吳滬江之江法商工商聯合學院”。4月,滬江書院所在的真光樓被日軍征用,書院不得不遷出,住進虎丘路50號原猶太會堂和圓明園路206號原YWCA宿舍,直至抗戰勝利。

1945年8月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上海滬江大學董事會隨即恢復活動。其於8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即日起,學校恢復滬江大學繼續辦理。”歷時4年的滬江書院,完成了保存滬江“火種”的歷史使命,宣告終結。重慶滬江商學院也是1946開頭搬回上海。

抗戰勝利後,滬江校區荒涼荒涼,曾被用作遣返侵華朝鮮士兵的營地。經過半年的簡單恢復,基本符合復學條件。1946年2月,滬江大學遷回楊家堡龔俊路舊址,與楊憲益。林正式成為最後壹任總統。

1946年4月,滬江大學的教職工和900多名學生開始“回家”。4月22日,學校舉行開學典禮。165438+10月,滬江在校園裏慶祝成立40周年,蔣介石親筆題寫校訓“信、勤、愛”,以表祝賀。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不久之後,亨利.仙陽總統。林引咎辭職,並指示總經理馮家生按庫存交出所有學校財產;滬江成立了由學生代表組成的校務委員會,由余日宣和蔡尚思任主任。

1949年9月,滬江解放後第壹學期開學,在校生1234人。到1950,全校用地面積為341畝(含沿河新增用地12.3畝)。1951 2月,滬江大學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俞、主持。

1952年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滬江大學院系並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交通大學,地點移至第壹機械工業部上海機械制造學校、上海工業管理學校。1958兩校合並升格為上海機械學院,1960升格為上海機械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

  • 上一篇:如何培養高中生閱讀歷史材料題的能力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最牛逼的聖旨出自哪位皇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