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繅絲的歷史

繅絲的歷史

原始社會,中國就已經有繅絲了,人工繅絲是在野生和家養的蠶繭上進行的。進入文明社會後,繅絲技術有了發展。絲線從蠶繭中抽出,纏繞在框架上形成絲線。出土商代絲織品(獨壹無二),經緯線均為平行撚制,撚度為2500 -3000撚/米。當時出現了帶錠輪的手動紡車的雛形,這說明緞絲綢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商周時期使用H、I、壬繅絲架作為緞絲工具。江西貴溪崖墓出土了壹批春秋時期的紡織工具,包括3臺繅絲機和2個陶瓷錠。周代的絲線是用綢緞振動蠶繭,在溫水中抽絲而成。所謂“夫人淡綠,三盆手”,就是泛濫時用手搖壹搖,以此來畫線付絲。“擴成繭,團成袍”是指西周時期用繭制成的絲袍,實物已在遼寧朝陽出土。作為西周絲織品原料的蠶絲經實物鑒定,其恒定厚度繭粒數分別為14、18和21。據分析,選繭、剝繭、緞絲的工序,在周朝已經有了劃分。緞絲的繭數多為10-21,少量50個繭的粗絲用於縫紉和刺繡。商周時期選繭是將黴爛小繭除去,剝繭衣制成絲綿。繭結完了,及時生,及時發,發了水,可能就用了浮付的辦法或者煮繭,然後收絲發絲。戰國秦漢時期,隨著縫絲技術的發展,沸水煮繭已經非常普遍,工具仍然是手持絲和卷軸式絲燈,這就決定了以後手動緞車的基本形狀。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手紡車上已經裝上錠子,固定纏繞加撚。絡車是由絡架和調絲擺渡組成的,這壹點都為晉出土實物所證明。當時絲綢裝飾的景象是“趙敏鹹趨向緞”,絲綢的質量標準是“柔如凝脂,白如伊雪”。

根據唐朝以前的史料記載,車的名稱並沒有正式出現。直到唐代,綠(繅絲)車、繅絲等才在詩詞中被頻繁吟誦。這些繅絲車指的是現在流行的手動繅絲車,不是九踏板的。絲車結構由偏心橫動導桿交叉卷繞,使絲分層。宋代繅絲技術迅速發展,出現了更為復雜的腳踏緞車,包括架、集撚鞘、卷繞和其他三部分。框架為四邊形立體框架,承載大線和雙線;聚線包括錢眼和鎖星(鼓輪);卷繞裝置比較復雜,包括階梯連接手柄、繞組、導線M和傳動裝置。這是從手搖發展而來的創新成果。從此繅絲工人可以騰出手來繅絲加線,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宋代的緞絲綢可分為生絲和熟絲。生絲是指立即繅絲鮮繭。熟是在做緞前儲存鮮繭(日曬或鹽浸)的過程。繅絲時要多註意用水的質量,同時,繅絲後要立即用火烘幹,以利於下道工序,保持絲的新鮮潔凈。煮繭時,要求“湯如蟹眼”,使氣泡微微翻滾,湯溫80℃左右。

元代的繅絲工藝是在宋代南北差異的基礎上進壹步完善的。鮮繭的幹燥處理可分為曬制、鹽制和籠蒸三種,其中籠蒸法為最佳,創制於元代。元代的繅絲車分為南繅絲車和北繅絲車兩種。北方繅絲車的車架略低,部件比較齊全,絲的導程較短,通常2-3根線是連續的,與南方繅絲車的原理大致相同。繅絲技術經過南北交融互補,統壹了工藝要求,即“繅絲配方細、圓、勻、緊,使之不偏、慢、濟(合)、核(疽)、不勻。”繅絲水溫分為熱壺和冷盆兩種。“熱水壺必須是綠色的,煮多了就會損壞。有太多繭的人應該用這個水壺...水溫以蟹眼湯為標誌”。冷盆也是火溫,和今天的湯的水溫差不多。熱鍋可用於粗絲的單、雙繅,冷鍋可用於細絲的全繅。中繭可以卷下來。從工藝上看,冷盆的速度略慢,但質量高,比火鍋裏繅絲更堅韌。

到了明代,北方繅絲機和冷盆的結合成為後世繅絲技術的主流。腳踏繅絲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部件如竹針孔、鼓輪、螺旋送料鉤、偏心盤等也得到了改進和完善。還有五個人,壹個人,壹個爐子,兩個俄式水壺,兩個管盆的人,做壹個大緞車,每天緞繭30斤,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燃料。在技術上,明朝註重制絲用水的選擇,以清水為原則,總結出“山川不如河流,水不如流水”的規律來提高絲綢質量。繅絲在結繭烘絲的基礎上,還采用加熱實現“水烘”的方法,使蠶絲隨繅絲壹起烘幹,提高品質。明代,浙江南德生產的蠶絲被(胡俟)因太湖流域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良的蠶種而聞名於世。它們細、圓、勻、白、有彈性,關鍵是水質、繭質和織造工藝。清代采用的是以前的腳踏連續繅絲車制,沒有大的改革,但非常重視繅絲技術和傳統經驗,提高生絲產量和質量。在松弛與蛹齡的關系、蠶品種和繅絲工藝對質量的影響、絲色與制絲用水的關系、操作時如何保證條幹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清代的土產絲綢有三種:細絲、肥絲、粗絲。精絲包括中絲,由6-7個精繭和11-17個精繭組成。肥絲用上中繭,粗絲用二雙繭,以24-35繭為度。清末機械送絲業興起後,工廠的絲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蒸汽煮繭的優勢明顯,與手工制作的土產絲相比相形見絀。

  • 上一篇:滑冰包括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奧運會的滑冰比賽是什麽?
  • 下一篇:中國有哪些英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