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壹年級歷史:科舉制度在封建統治中起到什麽作用?

壹年級歷史:科舉制度在封建統治中起到什麽作用?

科舉是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之所以稱之為科舉,是因為它采用的是以科選士的方法。隋朝大業元年(605年)實行科舉制度,直到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舉行最後壹次進士考試,歷時1300多年。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1300年,對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和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科舉最初的目的是從民間為政府提拔人才,打破貴族世襲現象,整頓官制。相對於世襲和推薦制,科舉無疑是壹種公平、公開、公正的方法,完善了用人制度。起初東亞的日本、韓國、越南都在中國舉行科舉,越南廢除科舉是在中國之後。16、17世紀,歐洲傳教士看到了中國的科舉制度,並在遊記中介紹到歐洲。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很多英法思想家都稱贊中國的公平。

和公正的制度。19世紀中後期英國確立的公務員錄用辦法,規定政府公務員通過定期公開考試錄用,逐漸形成了被歐美國家效仿的公務員制度。英國文官制度采用的考試原則和方法與中國科舉考試非常相似,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科舉的優點。所以有人把科舉稱為中華文明的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制度在壹定程度上還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從宋代開始,科舉就不分出身、貧富。這不僅大大拓寬了政府選拔人才的依據,也讓中下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通過科研流向社會上層。這壹政策對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明清進士中,有近壹半是祖上不讀書,或雖讀書但不做官的“貧寒之家”。但只要能“登上龍門”,自然就“身價十倍”了。這些年來,成千上萬的學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希望壹舉成名,孝敬祖先。可以說,科舉考試是網絡和控制士人以鞏固統治的有效途徑。

科舉為中國歷代王朝挖掘和培養了大量人才。1300年間,科舉產生了近10萬進士,百萬士子。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識之士,但絕大多數都不是閑著沒事幹的。宋明清時期,漢人名臣、國家棟梁中,進士出身的占絕大多數。明朝英宗以後的慣例是“不進士不入翰林,翰林不入閣”,科舉成為高官必經之路。利瑪竇在明朝中期來到中國,負責治理整個國家的士大夫是由科舉制度產生的。

科舉考試對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也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提升是因為普通人對名望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中國的文風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因為科舉成為了壹種時尚。明清時期,中國讀書人的數量大部分時間都不低於50萬。算上孩子,有幾百萬。除了少數能在仕途上更進壹步外,大部分都成了生活在各地的基層知識分子,起到了壹定的普及知識的作用。而且,由於這些士子都是同壹體制下的產物,學的都是同樣的“聖賢書”,間接維護了中國各地文化和思想的團結和向心力。

科舉的不良影響主要在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上。明代以來,科舉考試的內容變得僵化,只要求考生創作符合形式的文章,而不註重考生的實際知識。大多數學者為了參加科學考試,被狹隘的四書五經和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視野、創造力還是獨立思考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大多數人讀書的唯壹目的是為了通過科考,而讀書只是為了做官,為了祭祖。此外,科舉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大多數在文學創作或各種技術上有突出成就的名家都在科場失意。可以推斷,科舉制度在為政府挖掘人才的同時,也埋葬了其他方面的優秀人才;壹個世紀以來,各種各樣的精英被困在考場上,虛度光陰。為了奴役漢人,清政府對科舉考試的內容進行了嚴格的約束。清代科舉制度日漸衰落,弊端越來越多。雖然清朝統治者對科舉作弊的懲罰非常嚴厲,但由於科舉制度本身的弊端,作弊愈演愈烈,科舉制度最終消亡。

即使在科舉被廢除後,它仍然在中國社會留下了許多痕跡。比如孫中山創立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五權分立,其中的“考試院”源於中國的科舉傳統。此外,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仍然可以看到科舉考試的壹些習慣。比如分省錄取,將試卷擡頭與考生身份信息綁定,防止考官與考生串通,將高考最高分稱為狀元等。,都是科舉考試的殘余。

  • 上一篇:關於閱讀文言文的思考
  • 下一篇:唐朝建築和日本古代建築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