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崇禎歷書的內容是什麽?

崇禎歷書的內容是什麽?

《崇禎歷書》是明代崇禎年間為改革歷法而編撰的系列書籍。編纂從1629年9月成立歷局開始,到10月1634 165438完成全書。

該書主編徐光啟,後由李天敬主持。德國人、賈科莫·羅、瑞士人鄧和意大利人龍華敏參加了編纂。

《崇禎歷書》從多方面介紹了歐洲古典天文學知識。這種歷法在清代被改為“李世賢”,並在清初前後使用了80多年。

明初使用的歷書是元代郭守敬等人編撰的計時歷。明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名為《大同歷》,沿用至今。到明朝崇禎時,這份歷書已經運行了348年,錯誤逐漸增多。

自明初以來,根據大歷推算的天象預測多次不準。20629年6月21,65438日日食期間,秦的預報再次出現明顯錯誤,但禮部侍郎徐光啟根據歐洲天文方法作出的預報與天象相符,崇禎皇帝因此嚴厲批評了秦。徐光啟等人因情況需要提出更改日歷,得到批準。同年七月,在宣武門首山書院開設歷局,徐光啟督歷。

徐光啟很清楚,西方天文學的很多內容在中國古代是聞所未聞的,所以要學習西學,參考中國傳統理論,使歷法的編制更加完善。因此,他根據西方的方法制定了壹個日歷改變計劃。

在編撰過程中,歷局邀請了德國人、葡萄牙人賈科莫·羅、瑞士人鄧、意大利人閔龍華等參與歷法編撰工作。

這些西方耶穌會傳教士參與了中國歷法的編纂,將歐洲的天文知識帶給了渴求新天文知識的中國天文學家,開啟了中國天文學發展的壹個特殊階段,即在傳統天文學的框架內構建歐洲的天文知識組件。

在徐光啟的領導下,歷局從翻譯西方天文資料入手,力圖系統全面地介紹西方天文學的成就。西方學者與歷法局的中國天文學家壹起翻譯書籍,對哥白尼、第谷、伽利略、開普勒等歐洲著名天文學家的著作進行編譯或刪節。這是歷法局的中心工作。

歷法編纂工作從1629到1634歷時六年,完成了浩繁的《崇禎歷書》。徐光啟死於1633年,105卷由他定稿,其余32卷由歷學家李天經定稿。

《崇禎歷書》貫徹了徐光啟基於西法的思想,基本納入了“融他者材於大制之模”的規範。是全面介紹歐洲古典天文學的重要著作。

《崇禎歷書》壹書介紹了地球和地理經緯度的明確概念,以及球面天文學、視差、大氣折射等重要的天文概念和相關的改正計算方法。它還采用了西方壹些流行的計量單位,如壹周中的壹天分為360度;壹晝夜分為96個季度和24個小時;度,以下時使用十六進制等。

從內容上看,《崇禎歷書》共有***46種,137卷,分為“基本五項”和“節六項”。

基本的五個項目是法律淵源、法律編號、法律計算、工具和交流。在這壹部分中,天文學基礎理論的篇幅最大,有40卷,約占全書篇幅的三分之壹。

另外,除數是壹張天文表,分子是必要的平面、球面、幾何等數學知識。乘數是天文儀器及其用法,會是中西計量單位的換算表。

節氣六階是根據這些理論計算出來的天文表,分別是日晷、星宿、月出、日月相交、五緯星、五星星。比如計算太陽視運動的程度,記錄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等參數,月亮的運動程度,太陽和月亮的交會時間,金木的水、火、地星進出黃道的情況等。

雖然當時哥白尼體系在理論和測量上並不十分成功,但《崇禎歷書》介紹了哥白尼學說,引用了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中的大量章節。哥白尼也被認為是歐洲歷史上除了伽利略和開普勒之外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壹。

事實上,《崇禎歷書》在1634年編好後並沒有馬上出版。關於新歷法優點的爭論已經持續了10年。《明史》記載了日食、月食,木星、水星、火星運動等八次中西天文學的較量。

最後崇禎皇帝下定決心,在八月頒布新歷法,1643。然而,在頒布崇禎歷書的命令實施之前,明朝已經亡了。此後,留京的湯若望將《崇禎歷書》修訂為103卷,清朝順治皇帝將其改名為《西方新法歷書》。

其中《四庫全書》收錄了100卷《西方新法歷書》,但因有忌諱而更名為《西方新法算術書》,並根據其資料編纂了壹部歷書,稱為《李世賢》。近代使用的舊歷法是《時縣歷》,通常稱為“夏歷”或“陰歷”。總的來說,《崇禎歷書》是中國西方天文學的產物,是明代天文學發展的壹大成就。

  • 上一篇:為什麽學歷低的人經常研究或討論國事、歷史、軍事?
  • 下一篇:2008年PICC的捐贈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