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尹航街的歷史演變

尹航街的歷史演變

尹航鎮建於明朝。自清乾隆年間起,沿用原有名稱,即“尹航廠”、“尹航鄉”、“尹航區”。

1960 10成立吳淞區銀杏路街道辦事處。

1964年4月,吳淞區撤銷,劃歸楊浦區。辦公室同時被註銷。

1980恢復吳淞區,1984 5月重建尹航街道辦事處,9月恢復吳淞區和楊浦區。

1985年4月,楊浦區尹航街道辦事處成立。

明、嘉靖年間,上林苑書記尹清辭官歸李。他經營的企業形成了壹個集鎮,叫做尹航。尹航位於益州池(原黃浦江畔的土池,現龔俊路)內。那是壹條東西走向的街道,不到壹裏長,袁長河徑直從中穿過。

大小店鋪40多家,早市很少。日落之後,他們將開始交易。所有的茶、菜、魚、肉都是隔天采購,雖然夏天比較熱,所以叫夜市。同時形成了丁家寨、朱家寨、席家門、崔家浜、小浜口等10多個自然村。清代形成了馬家寨、東西黃家寨、天都紮寨、鹿鼎巷等20多個自然村。

境內有錢家浜、毛家浜、徐河浜等6條河流,自東向西流淌。有壹條南北走向的隋棠河。很多河流被堵塞,遇到暴雨會發洪水,遇到幹旱很難灌溉農田。

清雍正十年(1732),為抵禦潮汐入侵,修建了晾衣塘。土塘第壹段的“京”字號,在東北沖的時候,被反復修困。光緒十年(1884)13巨船其實是土石造的,沈在塘外,固結。第八段,用了“聖”字。常東向西升起,然後坍塌。土池外另築平行堤岸加固,逐漸穩定。

堤防穩定淤積,形成灘地,俗稱隱沙,面積3.236平方公裏,占總面積的40%。光緒三十壹年,設立蒲軍局,並在吳淞口修建石脊。沙灘漸漸變成了良田,土塘也充當了車馬的通道。從東到西還有五條天然河流,如楊淑紅。民國初年,農民來到這裏開墾土地,出現了翟汪、金寨、陸寨等七個自然村。

民國八年(1919),與益州唐吉修壹條軍路。由於其廣闊的腹地和便利的交通,尹航地區開始城市化。在龔俊路之後,又修建了四條路,包括銀杏路、五泉路(現在的民興路)和世界路。15,閘銀路建成商業閘北水電公司。19年建成閘北電廠、澄城制酸廠。同時,水力發電廠還修建了200間員工宿舍。

抗日戰爭爆發,侵華日軍從虬江碼頭登陸,沿途居民慘遭殺害。在尹航鎮及其周圍的68個自然村,有4903所私人住宅,連同1所小學,6座寺廟和祠堂全部被燒毀,沿河的海灘被占領為海軍農場。尹航鎮人口從9月22日的3629戶3425人* * * 42219人減少到29日的4130人和20114人。

抗戰勝利後,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吳淞總廠建在農場舊址,恢復為制酸廠,改名中華酸堿廠。

解放後,各項建設事業有了很大發展。閘北水電廠分為水廠和電廠。吳淞機械廠改為上海柴油機廠,中華酸堿廠改為上海化工學院第壹實驗廠。還有上海第三試劑廠和上海鹽廠***14。倉庫庫房***10。

1953起,新建中原路、嫩江路,嫩江輪渡站至浦東。

1961 ~ 1965河陽鐵路支線貫穿陸地東部,是壹條貨運專線。線路附近有市物資部中心倉庫、何家浜油庫等倉庫。

自1937起,先後建成水電東村、水電南村、水電西村,建成平房177間,建築面積13300平方米。自1952以來,已建成135棟2-5層建築,面積6.92萬平方米。上海柴油機廠俱樂部建於1964。

隨著改革開放,街道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從1980開始,邊境地區是城市最大的居住規劃區。自1987以來,先後建成了尹航村1、尹航村2、工農村2、工農村3、開魯村4、5、6、國和村1、2、3、4、民興村1、2,占地面積270萬平方米,均為多層建築穿插高層建築。住宅獨立性強,配套設施完善,綠化占總面積的25%,約85萬平方米。所有房屋建成後,可容納25萬人。

  • 上一篇:山東地方名酒——景芝白幹的歷史
  • 下一篇: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秘密(附分級閱讀清單)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