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800篇侵華戰爭論文

800篇侵華戰爭論文

摘要: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考慮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中國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宣布放棄日本政府的損害賠償,但沒有說明也放棄對受害者的損害賠償。中國受害者向日本政府要求損害賠償是完全正當的。日本法院不應剝奪中國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賠的權利。

關鍵詞:侵華戰爭;戰爭賠款;政府補償;民事賠償;國家賠償法

1999年9月22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作出駁回侵華戰爭中國受害者索賠案的首例判決,引起廣泛關註。雖然日本司法部門對其決定駁回訴訟的“理由”做了詳細說明,但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其所謂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本文將從國際法的角度對此進行如下分析:

壹、侵華戰爭的性質和戰爭損害賠償範圍

壹方面,日本法院承認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的歷史事實和原告的悲慘遭遇;另壹方面,他們認為戰爭造成的人身損害應該通過國家之間的和平條約和其他外交途徑解決,甚至說受害者在和平條約締結後提起訴訟會擾亂和平條約建立的友好關系。為了防止兩國回到戰爭狀態,否定個人訴訟權利是合理的。從表面上看,東京司法部門做出的判決中的上述理由似乎是合理的,但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這些理由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拒絕中國受害者的個人訴訟請求是濫用法律和不公平的。日本政府發動的反人道侵略戰爭的性質早已有了定論。即使在上述駁回中國受害者訴訟的判決中,也不得不承認“日本對中國人民的戰爭沒有任何借口,只能是基於帝國主義和殖民意圖的侵略。”②

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早已承認,壹個國家違反國際法侵略他國,違反戰爭法對他國犯下不人道暴行,必須承擔國家責任。根據現代國際法,犯下侵略戰爭的國家的國家責任主要形式是懲罰戰犯、限制國家主權、賠償和道歉。除了依據國際法嚴懲戰犯,其所屬國家還應向受害國及其國民支付戰爭賠償。戰爭賠償的範圍包括兩部分:壹是對國家主權、軍隊、國有財產和歷史文物損害的賠償,即政府賠償;二是戰爭期間受害國國民因敵人濫殺而遭受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賠償,即民事賠償。戰爭賠償的範圍分為政府賠償和民事賠償兩部分,這是國際法上不容置疑的規範。作為發動侵略戰爭的國家,不僅要賠償受害國政府,還要賠償受害國國民。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其中規定:“日本政府對過去戰爭給日本人民造成的巨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反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它將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中國國家對《中日聯合聲明》中關於日本政府放棄戰爭賠償的表述進行了深入的解釋和闡述。1992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公開表示,民事賠償和政府賠償不是壹回事,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通過正常渠道提出索賠是完全正當的。1995年3月,日本副總理錢其琛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再次明確了日本政府的嚴正立場:“中日聯合聲明沒有放棄日本人民以個人名義向日本政府索賠的權利。”(3)因此,所謂放棄戰爭賠償,是指中國政府放棄戰爭賠償,不包括中國民間受害者對日本政府侵華暴行所造成損害的索賠。總之,中國政府已經明確說明,放棄戰爭賠償的範圍不包括私人受害者的損害賠償。

二、解決內戰賠償的法律途徑

如上所述,日本對華戰爭賠償的範圍包括兩部分,即政府損害賠償和民間損害賠償。在中日聯合聲明中,中國只承諾“日本政府放棄戰爭賠償”,顯然不包括放棄民事損害賠償。作為受害者,中國的私人有權向日本政府索賠。然而,民事追索權不同於國家追索權。壹國作為國際法的主體,可以通過索賠國與被索賠國的談判協商、第三國的調停與調解、國際調查與調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法律方法,如國際仲裁或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等政治外交途徑向他國索賠。然而,私人個人使用不同的方式要求對戰爭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主要是因為私人個人不具備國際法的主體資格。國際法院只受理政府間的爭端,無權受理壹方是政府,另壹方是個人的訴訟。民事被害人的索賠只能向被請求國法院提出,按照被請求國國內法即國家賠償法處理。

法學界有壹種觀點認為,民事被害人向被請求國法院提起訴訟,應當適用被請求國的民事法律規範,而不是國家賠償法。其實起訴適用的法律是日本的民事法規還是國家賠償法,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有特定的被告,而被告的侵權行為沒有得到政府(即公權力)的授權,這種情況下,原告只能依據管轄地的民事法律法規追究被告的民事賠償責任。但日本私人個人的起訴對象不是自然人,也不是企業法人,而是日本政府授權的行為,中國建立了國家賠償制度。因此,原告應依據日本國家賠償法,通過行政訴訟解決此案。

從本質上講,壹國的國家賠償法或行政訴訟法沒有理由剝奪外國國民對其行使國家公權力造成的損害提起訴訟的權利。根據國際慣例,被請求國依據其國家賠償法對外國受害國民提起的訴訟,應當按照國民待遇原則處理。

-希望能幫到妳。別忘了點擊接受答案,給它壹個點擊。-

  • 上一篇:簡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
  • 下一篇:武陟:古城記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